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新)试卷17夏精品同步测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新)试卷17夏精品同步测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e3f20e484868762caaed5b6

夏天的旋律是__________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1.阅读文段,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热烈 B.紧张 C.慌忙 D.急促

2.第一句在这段话中的作用是什么?

3.第(2)句如果改成“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中“可是”的意思是__________,请用“可是”再造一个句子,这个“可是”的意思要与文中的意思不同。

5.“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选自__________的《_________ _》,文中引用的作用是 。

6.为什么说“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答案】1.B(和下句中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衔接最恰当) 2.这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总领下文。

3.原文“快割、快割”“快打、快打”短句重复,读起来节奏快,确实使人感到夏天的旋律是急促的。这里语言形式与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

4.“可是”是加强疑问语气,意思是“是否”“是不是”。例:大家虽然很累,可是都很愉快。 5.白居易《观刈麦》,说明在夏季处处体现紧张、急促的旋律。

6.因为在整个夏天里人们不但忙夏收,还要忙着管理秋收的作物。这也与前文所说的“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照应。

【知识拓展】

拓展阅读

秋 思

梁 衡

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拼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爪、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此时,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喧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样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收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