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及改善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及改善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e68bb1114791711cc791784

计、产品推广、文体活动等形式的文化上,只注重内部和短期的企业文化,而没有注重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发掘和继承发展,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①一股独大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该问题产生的关键是股权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都是由原国有制企业转化而来,国有股权的高度集中,按照股份制原理,是有利于所有者控制从而保证其利益。问题是国有股本身存在代理问题,出资者代表不明确(即各级政府部门、国有控股公司以及各类国有产权代表,虽然通过一定的方式被明确为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履行资产所有者职能,产权关系也有了明晰的界定,但他们仍不是真正的所有者,致使国有产权的代表外在形式上的更替,各类国有产权代表的背后仍然缺少所有者真正的严格监督和硬约束),仍然沿袭

[17]计划经济的控制方式,股权集中的结果强化了原有的政企不分。政府由企业外

部直接进入企业内部。使得实为政府凭借股东身份指派的董事会成为一个凌驾于股东大会之上的权力机构。因为社会股东持股量较小且分散,加上上市公司对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股份额的限制,使得无能力的个人股东完全失去对董事会的约束与制衡,而表现出极大的投机性。由于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利益趋向。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出于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就会造成代理人之间的“合谋造假”,侵吞国有资产和利润的现象。更进一步讲,国有产权代表在利益目标上与真正的所有者并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他们更加关注政绩、声誉及其影响,对会计信息的关注也主要是基于其个人的利益目标,这样在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时仅仅是关注机械性错误,而对于蓄意操纵盈余及造假行为则会因上面权力所迫而显得无能为力。

②董事会缺乏对经理人员的有效约束

在国有股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股东大会实际上成为国有股东会议或国有股控制下的股东扩大会议,董事会成员、总经理的聘任都是由国有股东或原主管部门指定,多数情况下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这时,首先是身兼二任者不可能自我监督,反过来倒是总经理决定董事会人选。其次,总经理不由董事会任命便扭曲了董事会与总经理之间的雇佣关系,总经理不再对董事会负责而直接对政府大股东负责。这就架空了董事会和股东会两个法定机构的权力。而国有大股东不是人格化的股东。代表国有股的部门或机构因为代理问题的存在,其中的官员一般权责不对称,潜在的“寻租”动机明显。他们与经理人员合谋或被贿赂较容易,这决

定他们不可能尽心尽力地去对董事会实行监督。这样,董事会的受托职能削弱,压力减少,责任心不强。即使董事长不兼任而只聘任总经理,也不可能完全依据管理才能。而主要以与自己私人关系的亲密程度为标准选任总经理。总经理在接受董事会的委托后,由于未受到股东和董事会的有效监督,个人前途与公司经营状况联系不强,其经营积极性也就不高。这样,当企业会计行为的价值取向受制于经理人员的利益偏好时,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就无法以兼顾各利益集团为核心,而只能是以经理人员利益为核心。会计不再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系统,而成为经理人员直接操纵反映其意图的工具。

③监事会的功能受限

我国公司采用的是单层董事会制度,与董事会平行的公司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无权任免董事会或经理班子的成员,无权参与和否决董事会与经理班子的决策。由于我国《公司法》等法规在违反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以股东价值为导向,因此重视了董事会的作用,而忽略了监事会的地位,使监事会实际上只是一个受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起不到监督作用。

④独立董事并不独立、任职能力缺失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绝大多数是由公司领导拉来或请来的“人情董事”,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只是做表面功夫。管理者素质和道德修养不高,直接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执行。管理者享有的权利往往大于承担的责任,弃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于不顾,内部控制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内部控制无法来限制管理者素质和道德修养。

2.内部审计没有发挥作用

第一我国现行审计法规确定内部审计具有“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这明确提出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必须独立,不能附属于单位的其他职能部门。而一些企业片面强调机构设置权,将内部审计机构撤消,或附属于财务部门;有些企业虽然设立了独立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但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独立;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源于政府审计,初期的内部审计要对政府部门和本单位同时负责,一开始就在扮演“两面人”身份,机构人员经费隶属于本单位,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处于同一利益主体之中,利益上的一致性和关系上的复杂性也使得内部审计难以有效地实现独立,同时业务上又要接受政府审计部门的领导。这些都无疑影响了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大大地削弱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更谈不上

对其他业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协调。

第二内部审计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内部审计主要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生产经营的监督,主要职责仍局限于“查错防弊”,而不是对公司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内部审计的职能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不应仅仅是强化控制、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而应该是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由于控制环境主要是指那些精神层面的事物,因此对控制环境的评价工作与审计项目中的其他工作相比,本身就缺乏严格的是非和优劣标准,加之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关于控制环境的评价规范来指导审计人员,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做出完全正确的评价是相当困难的。

第三内部审计队伍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素质不高。内审人员大多由财会部门转来或由财会部门人员兼任,也未经专门培训,缺乏审计专门知识。许多企业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造成内部审计部门成了养老的地方,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使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弱化。二是审计队伍中人才资源单一,未能优化配置。审计人员结构单一,专业背景主要是财务会计,缺乏工程、管理、信息技术人才。随着内部审计领域的扩展和审计层次的提升,原来单纯的财会、审计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配备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种复合技术人才。

3.内部控制观念落后没有真正建立或融入企业文化

我国的经济体制在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之后,有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文化,造成企业内部组织文化的缺位和混乱。还有很多企业虽然很重视企业文化的创建和培养,但往往过多强调一些诸如形象设计、产品推广、文体活动等形式的文化上,只注重内部和短期的企业文化,而没有注重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发掘和继承发展,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作用。[18]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环境确定了一个企业的基调,它影响着整个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控制意识,是其他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影响着企业程序运用的一致性以及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运用的总体效果。其中,管理当局的态度最为重要,它决定了整个企业的态度和行为。管理当局的控制意识就是企业内部各种条件和环境的组合。如果管理当局强调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遵守已经建立的

政策和程序的重要性,则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执行业务时,就会更加关注这些问题。 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文.A.阿伦斯、詹姆斯.K.洛布贝克合著的《审计学——整合方法研究》中指出,控制环境是其他四个要素的保护伞,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环境,其他四个要素无论质量如何,都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COSO报告认为,控制环境集中反映为董事会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态度。

[19]COSO报告得到广泛认同,控制环境在强化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也得到广泛认同。

要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就要完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从发展资本市场、完善金融市场、完善法制几方面来培育成熟的企业外部环境。然后从改善公司治理环境、加强对管理者的后续教育、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创建现代企业文化几方面来完善内部环境。

四、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 (一)培育成熟的企业外部环境 1.发展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成熟发展是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内部控制与资本市场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一方面,没有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完善的监控机制,出资者就不会将资本的经营管理权让渡给经营管理者,也就不会有委托责任关系,现代资本市场也就失去存在的前提而无法形成。另一方面,规范的资本市场为内部控制提供外部环境和条件,为出资者让渡资本经营管理权提供规范与安全的场所。从当前的情况看,部分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将从竞争性领域 逐步退出,无疑有利于上市公司改善股权结构。资本市场的成熟发展,可以为国有股、法人股的上市流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上市公司新的机构投资者的产生成为可能,从而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趋于合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的弊病,有利于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督制衡机制和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运作良好的资本市场,能为企业筹资提供极大便利,亦可保证股票期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富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上,企业的经营绩效会充分反映在股票价格中,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程度可以通过股票价格来衡量,为检验公司业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客观手段,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披露的信息及公司的市场价值显示出经营者的能力和生产者的努力程度。投资者以自己手中的货币选票表明自己的偏好,企业获得的货币选票多则表明企业内各人力资本的工作得到了投资者的肯定;资本市场的兼并、收购、破产机制将直接威胁到经营者的现有控制权和未来的职业走向。然而,现实的股票市场中,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