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都市社工员评定综合能力学习资料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4年成都市社工员评定综合能力学习资料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ee53838804d2b160a4ec030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服务对象的成长,目标陈述要放到介入工作期望建立的积极正向的态度和服务上。目标陈述清楚明确是一方面,第二,要以有利于介入工作,朝积极正面的态度和行为上的角度去陈述。正向的目标是获益性的,而非损失性的,它是一种优势视角,能够激发和调动服务对象的潜能,所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是正能量,要用一种正能量来激励服务对象。教材上面有一个表举了一个例,比如哪一些是负面的目标陈述,怎么样才算正面的目标陈述。

举一个例子,负面的目标陈述是减少指责和批评孩子的次数,指责、批评是负面的,那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正向的目标陈述就把它变成这个样子的了,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增加用正面语言鼓励和表扬孩子的次数,这是正向的目标陈述,所以目标陈述要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要尽量地用正向的目标陈述。

第五,目标要可测量,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我们以服务对象期望达到的行为为介入目标,这样目标就很具体,具体就可以与改变前进行对比,从而能够测量。所以,这是第一,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比如,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有多动症,是一个老不守纪律的孩子,他老要跟同学讲话,那我们现在要制定的一个目标是能够帮助他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前可以有一些机械测量,如他上课的时候,每一节课,45分钟之内,他会跟周围的同学说多少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做一个机械,然后通过我们的介入服务以后,再做一个测量,看他一节课是不是通过我们的介入服务,他能够更好地克制自己,能够更好地遵守纪律,减少,甚至不与其他同学讲话,这样目标就写得很具体,能够进行测量。

第二,目标应该是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或具有现实性的,目标定得再好,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也不行,什么叫具有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要考虑服务对象的动机和能力,他能够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你给他制定得再好,他自身做不到,他没有那个时间、精力和能力来完成,这样也也是不可行的。同时,所谓可行具有可操作性,也要考虑社会工作者的专长,我们力所不能的也没有办法,也不是可行的。

第三,目标是要服务对象容易理解的,有能力达到的,有资源支持的,我们刚刚也讲到,服务对象,你跟他说了半天,你给他制定的目标,他都不能理解,我究竟要做什么呢?我也搞不清楚,我怎么去努力呢?而且服务对象要有能力达到,你给他定的很好,我给(他)定的目标定得很高,他怎么努力都达不到,这也不行。然后这个目标很好,但有没有现实的资源可以支持这个目标的实现?这就决定了目标的现实性了,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在设定目的和目标的时候需要考虑的。

第六,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与服务对象讨论可行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前面也提到,目标过高不容易达到,服务对象的压力会太大,甚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至他可能就放弃,就降低了他的行动动机,但如果目标定得过低的话,他就没有成就感,他就缺少行动的动力,所以适当的目标会增强服务对象行动的动机和信心。那我们怎么来做到这一点?方法是与服务对象进行讨论,帮助他们来思考目的的可行性和利弊。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按照现在你选择的目标去做,你觉得对你会有什么影响?有哪些因素能够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有没有什么障碍会影响这个目标的实现?这样子跟服务对象讨论,可以更加明确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利弊。

第七,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为了确保改变的努力能够实现,社会工作者要和服务对象一起讨论决定执行目标的先后次序,这样子使目标真正成为服务对象的目标,而不是社会工作者的一厢情愿。这是制定服务计划方法里边的第一方面,设定目的和目标。

第二方面,构建行动计划。当我们把工作的目标设定以后,接下来社会工作者就需要与服务对象讨论怎么样来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你要制定一套行动计划来实现目标,这是构建行动计划。构建行动计划的过程也是选择介入方法和介入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决策行动的过程,所以构建行动计划里边,其实最重要的内容是选择介入方法和介入系统。构建行动计划大致包括以下的步骤:

首先选择介入系统。在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当中,系统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域,也包括由这些交流所引发的心理、生理过程,如相互交流域,“场域”的“域”,如夫妻、家庭、邻居等,这都是可以看作一个系统,也包括由这些交流所引发的生理、心理过程,如相应的情感,如夫妻的感情、一些思维等。

所以社会工作的介入系统是前面我们提到的这些关注对象,同时也包括为协助关注对象解决问题而需要介入的其他社会系统,如宏观的社会系统,所以选择介入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选择介入系统根据是什么?我根据什么来选择需要介入、影响和改变哪些系统呢?根据是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预估的结果,还是需求为本,根本出发点还是服务对象的需要与问题。在这里边我们要考虑的介入系统就包括对服务对象正式和非正式社会网络与支持系统的分析,从中来选择与决定正式与非正式社会网络与支持系统的介入策略。

社会工作的介入系统可以分不同的层面,如个人、家庭、小组、社区以及宏观社会系统,我们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来决定介入的系统,哪些系统跟他面临的问题、需要满足有直接相关性或影响,这是我们需要选择介入的系统。

其二,在构建行动计划里边,需要选择介入的行动。具体的行动是我们实现目标的手段,那根据问题的性质,介入的行动可以分成主要有这几大类:第一,危机干预,这是社会工作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里边也经常会用到的行动方式。危机干预在什么时候用?服务对象遇到有突发性、紧急性事件的时候,如特大的自然灾害、突发的疾病、车祸、失业等问题的时候,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立即进行干预,这是危机干预。第二,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社会工作者介入行动当中一个常规性的经常用到的,具有普世的性的介入行动。其实,社会工作者的核心工作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第一,助人自助;第二,资源整合。助人自助指明了社会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而资源整合提供了前面实现助人自助目标的方法,资源整合是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说明要建立和串联的资源网络,包括服务对象需要哪些资源,谁可以提供这些资源,怎么样去动员这些资源,什么时候使用,怎么样使用这些资源等。

介入行动的第三种是经济援助,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它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性的经济援助,比如对低收入的服务对象给予正式的制度性帮助,即低保,这是常规性的经济援助。还有一类经济援助是临时性的经济援助,服务对象出现特别需要的时候提供的帮助,如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要去上大学,但他的学费就成了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提供特别的教育补助。

第四种是安置服务,这类服务是指把服务对象带离原来的生活场所进行暂时或替代性安置的服务,安置服务可以依据时间的长短来分,有暂时性的安置,也叫临时安置,短期安置,长期安置,还有永久性安置,如灾后重建是临时安置,还有永久性安置。

从安置的场所来看,有为儿童提供的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领养家庭、少管所等,也有为老人提供的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这些都是属于安置场所,提供的是安置服务。以上是我们第一章第三节计划的主要内容。

四、介入

在前边我们讲了社会工作通用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计划,在制定好了服务计划以后,接下来一个步骤是要介入,即实施行动。所谓介入是指社会工作中与服务对象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一起,为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离不开社会支持系统,共同为满足需要和解决问题采取行动。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及社会支持系统一起共同努力把前面的计划付诸行动,这是介入。

在这一节里边有两个知识点,第一介入的分类,通常可分为这三类,以及第二个知识点是选择介入行动的选择,主要是六大原则需要遵循。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学习这些内容。

(一)介入的分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做介入。所谓介入是指社会工作者为恢复和加强服务对象整体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的社会功能而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一起为实施我们前面制定的帮助服务对象的计划而进行的一个行动,这个行动因为有计划指导,所以它是有计划、有明确目的的这么一个行动,这是介入。

它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把计划变成行动的阶段,是服务输送的阶段,如果没有这个阶段,社会工作最后的任务根本不能完成,目标根本不能实现,服务对象也不会因此而受益。

根据帮助服务对象有许多的介入点,那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介入点要解决的问题和满足的需要不同来界定介入的分类。社会工作者介入有这几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作为关注的对象,针对个人、家庭和小群体采取的直接行动,或它是针对服务对象采取的行动以及直接服务提供和介入。它重点要改变的是家庭或小群体类的人际交往或改变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与其环境中的个人与社会系统的互动方式。直接介入也指针对服务对象采取的行动以及直接服务提供和介入,这是直接介入,这个比较好理解。比如危机介入,我们提供经济援助,提供个案辅导,都是直接介入。

第二,间接介入,跟直接介入不同,它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小区,甚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作为关注的对象和视野更加地广阔,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或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这是间接地帮助他们了,不是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而是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来间接地帮助他们。因此,间接介入通常也称之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称之为中观和宏观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刚刚直接介入更多的是微观,而间接介入是中观和宏观的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

第三是综合介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不同的社会系统构成了人所处的具体环境,而人与他们所处的环境被视为相互依赖,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所以有一个高度概括性的说法是人在情景中,如果我们从这种人在情景中互动的视角出发,那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焦点应该放在哪里?两个方面。第一,人;第二,环境;第三,人与环境两个方面的互动。所以,社会工作的介入焦点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来看就包括了,第一,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人的这个方面,个人的这个方面;其二,也要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这是环境方面,包括环境的改变和政策的倡导与实施等。所以,这样的话,就从人与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介入策略的构建,那就要求我们把直接实务和间接实务活动结合在一起要进行综合介入。所谓综合介入是对各种与服务对象系统有关的系统进行的介入。它体现的是一种综合治理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