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ef2d0d0360cba1aa811da8c

生态园。

城市公园,规划城市综合性公园15座,市级综合性城市公园服务半径为2000—3000米,区级公园服务半径为1000—1500米。市级综合性城市公园7座:三角洲公园、雪枫公园、运粮河公园、城南公园、沱河公园、龙兴公园。区级综合性城市公园8座:汴北公园、滨河公园、汇源公园、城西公园、拂晓公园、汴河公园、城东公园、东沱公园、环城公园。 街头绿地,将街头绿地分为沿街绿地和滨河绿地两部分。街头绿地服务半径为200—500米。

生产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大力发展城市近郊苗木生产基地,结合防护绿地建设,开展苗木生产。防护绿地,规划建设沿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各50-100米防护绿带。沿汴河、沱河两岸规划建设50-500米的防护绿带,有效保护河流水体。 2、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1)规划目标:依托现有景观资源,突出大环境绿化,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建设独具皖北特色的园林城市,运用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营造“水、绿、城、园”交融为一体的特色城市景观系统。

(2)景观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两河三岸,三园抱城”的城市景观总体结构。“两河三岸”:汴河、沱河“V”字型穿过宿州中心城区,形成了“两河三岸”的独特城市景观。以汴河、沱河沿岸景观作为城市总体景观建设的重点,依托沱河景观带、汴河防护林的建设,保护沿河自然景观,整治滨河岸线,整合滨河开放空间,串联三角洲公园、汴北公园、雪枫公园、汴河公园、东沱公园、龙兴公园等重要滨河景观节点,与沿岸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城市景观共同形成沿河带形景观空间。“三园抱城”:利用采煤塌陷区大型水域和生态园为自然本底,以汴河、沱河、运粮河等水体串联城市公园重要景观节点,结合城市外围绿色隔离带,形成生态绿网。构建以绿色网络为依托,现代城市文明、历史文化积淀相交融的宿州城市园林景

观空间。

(3)景观特色风貌区规划。根据城市布局结构,划分为四大景观特色风貌区,以从整体上控制宿州市景观风貌。主要分为老城特色景观风貌区,沿河景观风貌区,综合生活景观风貌区,现代产业风貌区。

(4)景观带与景观轴规划。城市景观规划形成五条公共景观轴线,联系了城、水景观序列,并与组团中的绿色公共走廊紧密结合,这五条城市景观公共轴线包括:人民路景观轴、港口路景观轴、金海大道景观轴、银河一路景观轴、汴河路景观轴。

十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供水水源:城市供水水源地:西二铺—宿州城区—(向南)桃园地下水分布带;东二铺—东三铺—朱仙庄地下水分布带;符离、鹤山—张庄地下岩溶水分布带。

用水量预测:参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用水量标准,确定规划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为近期350 升/人?天,远期435升/人?天,则宿州市中心城区近期用水量为22.5万吨/天,远期用水量为47.8万吨/天。

城市自来水厂规划:远期2030年,宿州市中心城区新建3处自来水厂,扩建2处自来水厂。共设置5处自来水厂,供水总规模为55万吨/天。

管网规划:规划完善给水系统,形成以环状为主,支状为辅的管网形式。在管网规划时,尽可能考虑建成区现有管道的利用,其中对于配水干管管径在φ300毫米及以上的管道尽量利用,把管径较小的干管改为配水管,以满足城市供水水量和水压的要求。完善建成区现有供水管网,结合新区开发辟建新区管网,保证供水管网有效覆盖率。 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污水工程规划:规划污水量取用水量的85~90%,用水日变化系数区1.15~1.2,考虑部分企业自备水源产生的污水量,宿州市中心城区近期污水量为22万吨/天,远期中心城区污水量为46.7万吨/天。到2030年规划期末,宿州市中心城区共分为3个污水分区,各区设一处污水处理厂。规划期末新建2处污水处理厂,共设置3处污水处理厂。 3、城市电力工程规划

用电负荷预测:根据中心城区远期用地规模,采用负荷密度法计算中心城区负荷。规划负荷取低方案和高方案的平均值,同时系数取0.70,规划预测远期中心城区用电负荷为1356.9MW,取值1350 MW。

电源规划:区域变电站:主要接收来自国安电厂、祁东电厂和秸秆电厂的电力。新建220KV汴河变电所,保证城区北部负荷发展需要。同时根据负荷分布情况,规划新建110KV拂晓变电所、110KV中心变电所和110KV西二铺变电所。

电网规划:规划电压高压输配电线路为电压等级220KV、110KV和35KV。规划形成110KV供电环网,提高供电可靠性。110 KV高压走廊宽度控制为25米,220 KV高压走廊宽度控制为40米。 4、城市电信工程规划

市话容量预测:规划根据单耗指标套算法,预测市装机容量按设备容量的占用率85%计算,远期为27.2万门。

邮政局所布置:规划邮政网点系统由中心局和邮政营业所二级构成,中心局在现状中心局基础上扩建,邮政营业所的服务半径为0.7公里,服务人口为2~3万人,每个邮政营业所面积为250 平方米。居住区和小区内按规定配置邮电所。

电信设施规划:电信线路敷设:本区域电话线路采用管道地埋敷设,需要埋设的有线电视电缆可与电话电缆同管(不同管位)平行敷设,原则上不另设路由。电信线路一般敷设在道路

西、南侧的人行道下。

移动通信规划:规划预测宿州市手机普及率为80%,则宿州市城区2030年移动用户为880000门。 5、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气源选择:规划管道燃气近期以液化石油气混空气为主气源,中、远期与天然气接转,接国家西气东输管道。

输配系统:管网系统的压力级制采用中、低压两级系统,中压管网起点压力:0.06Mpa,末点压力:0.03Mpa;低压管网出口压力:3000 Mpa,燃气灶前压力:2000Mpa。中压管网采用环枝状结合方式布置,以提高供气的可靠性,低压管网在居民用户集中的区域尽可能布置成环状,在居住区密度不大的情况下,布置成枝状。 6、城市环卫设施工程规划

到规划期末,建设完善的环境卫生设施,满足城市不断发展的需求,努力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化、垃圾运输密封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粪便排放管道化、环卫作业机械化、环卫管理科学化、环卫科技现代化,保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十三、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规划

1、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目标

规划至2015年,形成基本符合综合防灾要求的布局形态,满足应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防灾空间和防灾设施系统;2020年,完成从“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的转变;2030年,实现“安全避灾”目标。 2、城市综合防灾设防标准

防洪标准:中心城区近期按照100年一遇设防,远期按照200年一遇标准设防;重大生命线工程设施按照200年一遇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