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7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ef5a29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65

的作用力有关,故C正确;D.D错误;故选D。

易分解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键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

21.在催化剂作用下,用乙醇制乙烯,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生成乙烯的物质的量与乙醇转化的物质的

量的比值)随温度、乙醇进料量(单位:

)的关系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在410~440℃温度范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升高 B.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不一定增大 C.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 D.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 【答案】A

【解析】A.根据图像,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逐渐升高,但温度高于430℃

后,乙烯选择性逐渐降低,故A错误;B.根据图像,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逐渐升高,但温度高于430℃后,乙烯选择性逐渐降低,因此,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不一定增大,故B正确;C.根据左图,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故C正确,D.根据右图,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故D正确;故选A。 2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0.2 mol H2SO4 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镁反应,转移电子数大于0.2 NA B.25 ℃时,pH=3的醋酸溶液1L,溶液中含H+的数目小于0.001 NA C.任意条件下,1 mol苯中有C—H键的数目一定为6 NA

D.a mol 的R2+(R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的核外电子数为a(A-N-2)NA 【答案】B

【解析】A.0.2 mol H2SO4与镁反应,若生成氢气,转移0.4mol电子,若生成二氧化硫,转移0.4mol电子,

因此含0.2 mol H2SO4 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镁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大于0.2 NA,故A正确;B.25 ℃

++

时,1L pH=3的醋酸溶液中c(H) =0.001mol/L,溶液中含H的数目等于0.001 NA,故B错误;C.苯

2+

的化学式为C6H6,1 mol苯中有C—H键的数目一定为6 NA,故C正确;D.R(R的核内中子数为N,

质量数为A)的核外电子数为A-N-2,则a mol 的R的核外电子数为a(A-N-2)NA,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硫酸与金属镁反应可以生成氢气,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硫,可以利用极限的思维

方式极限解答。

23.25 ℃时,在“H2A—HA-—A2-”的水溶液体系中,H2A、HA-和A2- 三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

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在含H2A、HA-和A2- 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α(HA-)一定增大 B.将等物质的量的NaHA和Na2A混合物溶于水,所得的溶液中α(HA-)=α(A2-) C.NaHA溶液中,HA-的水解能力小于HA-的电离能力

D.在含H2A、HA-和A2-的溶液中,若c(H2A)+2c(A2-)+c(OH-)=c(H+),则α(H2A)和α(HA-)一定相等

24.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连苯三酚的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

易被O2氧化。拟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上述两种溶液和KOH溶液逐一吸收混合气体(由CO2、CO、N2和O2组成)的相应组分。有关该方案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上述3种吸收剂,气体被逐一被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O2和CO B.其他两种吸收剂不变,O2的吸收剂可以用灼热的铜网替代

C.CO 的吸收必须在吸收O2后进行,因为CuCl的盐酸溶液会被O2氧化 D.在3种气体被逐一吸收后,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Cl 【答案】B

【解析】A.根据题意,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因此需要在CuCl的盐酸溶液能

定量吸收CO之前吸收氧气,防止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被氧化,二氧化碳能够与连苯三酚的碱性溶液反应,因此需要在连苯三酚的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O2之前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被逐一被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O2和CO,故A正确;B.CO和O2在通过灼热的铜网是能够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C.根据A的分析,因为CuCl的盐酸溶液会被O2氧化,CO 的吸收必须在吸收O2后进行,故C正确;D.CO的吸收在最后,,由于使用的是CuCl的盐酸溶液,盐酸容易挥发,在3种气体被逐一吸收后,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挥发出来的HCl,故D正确;故选B。 25.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②取少量滤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A.K2SO4、Ba(OH)2、Na2CO3 B.Na2CO3、AgNO3、KNO3 C.K2CO3、NaCl、Ba(NO3)2 D.KNO3、MgCl2、NaOH 【答案】C

【解析】A.K2SO4、Ba(OH)2、Na2CO3硫酸钡和碳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水盐酸,不符合③,故A错误;

B.Na2CO3、AgNO3、KNO3三者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不符合③,故B错误;C.K2CO3、NaCl、Ba(NO3)2三者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滤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滤渣碳酸钡能够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而溶解,符合上述实验过程,故C正确;D.KNO3、MgCl2、NaOH三者能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没有气体放出,不符合③,故D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可以按照各选项提供的试剂进行实验,符合题中实验现象即可。需要注意的是②,白色沉

淀可能为硫酸钡或碳酸钡,也可能为氯化银。

26.A与CO、H2O以物质的量1︰1︰1的比例形成B,B中的两个官能团分别具有乙烯和乙酸中官能团的

性质,E是有芳香气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

(1)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2)D→E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

(3)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

A.可用金属钠鉴别B和C

B.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C.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也可生成E

D.与A的最简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为78的烃一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 (1)CH≡CH;(2)加成反应;(3)CH3CH2COOH+CH3OH

ACD;

【解析】A与CO、H2O以物质的量1︰1︰1的比例形成B,B中的两个官能团分别具有乙烯和乙酸中官能

团的性质,说明B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根据B的结构简式CH2=CHCOOH,则A为C2H2,为乙炔;E是有芳香气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E为酯,根据流程图,C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C为CH3CH2COOH;D与氢气加成生成E,D为CH2=CHCOOCH3。 (1)根据上述分析,A为乙炔,结构简式为CH≡CH,故答案为:CH≡CH; (2)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3)C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OOH+CH3OHCH3CH2COOH+CH3OH

H2O+CH3CH2COOCH3,故答案为:H2O+CH3CH2COOCH3;

H2O+CH3CH2COOCH3;(4)

(4)A.CH2=CHCOOH和CH3CH2COOH都属于羧酸,都能够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乙炔中含有碳碳三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产物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与A的最简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为78的烃可能是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选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