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f24c5c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b

【考点】细胞的分化.

【专题】模式图;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解答】解: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体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但卵细胞的DNA含量减半,A错误;

B、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各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B错误;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C正确; D、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不能产生CO2,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据图分析,甲图DNA→RNA,表示转录,图中共有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核苷酸的种类8种;乙图中的A表示腺苷,一分子腺嘌呤和1分子核糖组成,丙图中的A表示腺嘌呤;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五碳糖,包括脱氧核糖和核糖;化合物丁二糖,动物体内应该是乳糖.

【解答】解:A、图甲中DNA中有4种脱氧核苷酸,RNA中有4种核糖核苷酸,共有8种核苷酸,A错误.

B、乙图为ATP,含有核糖,B错误.

C、丙可能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也可能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所以组成丙物质的单糖可能是脱氧核糖,也可能是核糖,C正确.

D、蔗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人的体细胞内不会检测到蔗糖,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转录、ATP的化学组成,核苷酸的化学组成、二糖等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难.

4.某20肽中有天冬氨酸4个(R基为﹣CH2COOH),分别位于5、6、15、20位(如图);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冬氨酸氨基端肽键.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13

A.该20肽至少含有20个肽键

B.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20肽的分子量为20a C.肽酶X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共含有氨基酸19个

D.肽酶Y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O原子数比20肽多4个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

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脱出一分子水后形成肽键将两个氨基酸连接起来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天冬氨酸的R基为﹣CH2COOH,结合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每个天冬氨酸含有4个氧原子.

【解答】解:A、该20肽应含有一条肽链,则含有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0﹣1=19个,A错误;

B、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20肽的分子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20a﹣19×18=20a﹣342,B错误;

C、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X完全作用该多肽链后,多肽中的第6位天冬氨酸会脱离多肽链,即肽酶X完全作用该20肽后产生的多肽共由20﹣1=19个氨基酸构成,C正确;

D、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肽酶Y完全作用该20肽后,共断开4个肽键(分别位于第4和5、5和6、14和15、19和20位氨基酸之间),其中的第5位和第20位天冬氨基酸会脱离肽链,每断开一个肽键增加1个氧原子,故增加4个氧原子,又因为第5位和第20位天冬氨酸的脱离(每个天冬基酸中含有4个氧原子),共减少8个氧原子,所以肽酶Y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该20肽少4个,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某20肽的结构图解,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特点、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形成出芽小泡是内质网在结构上与其他生物膜相联系的唯一方式

C.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产生的ATP,都可以用于主动运输中吸收Mg2+

14

D.动物细胞也能渗透吸水或失水,其原因之一是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型的细胞核,除核糖体外,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内质网内连核膜的外膜,外连细胞膜,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半透膜结构和浓度差.

【解答】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

B、内质网内连核膜的外膜,外连细胞膜,可以不通过囊泡与细胞内的其他膜结构联系,B错误;

C、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为其他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

D、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类似于半透膜,同时细胞质的浓度与细胞外的浓度存在浓度差,因此可以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A.细胞核体积缩小 B.细胞内水分减少 C.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 【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本题是细胞衰老的特征的应用,分析题干可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个体衰老的表现,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然后回忆细胞衰老的特征,对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细胞衰老,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不会出现细胞核体积减小,A正确;

B、衰老细胞内水分含量的变化是减少,因此细胞萎缩,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B错误;

C、衰老细胞内许多酶的活性降低,如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头发变白,C错误;

D、衰老细胞出现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衰老细胞的特征,熟练记忆细胞衰老的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基础.

7.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存在的生命活动是( ) A.线粒体内膜上O2和[H]结合生成水 B.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D.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15

【分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A错误;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和核孔,B错误;

C、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都能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C正确; D、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核的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等,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功能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在线粒体中只能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叶绿体通过囊状结构增大膜面积,线粒体通过内膜凹陷形成脊扩大膜面积.

【解答】解:A、在线粒体中不会发生C6H12O6→C3,该过程发生于细胞质基质,A错误; B、ATP和[H]在有氧呼吸的前两个阶段也有ATP与[H]生成C,B错误; C、在线粒体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错误;

D、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线粒体的折叠内膜都增大了膜的表面积,D正确. 故选:AB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叶绿体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同点,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两种细胞器的异同点的理解与记忆,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的识记与理解.

9.酶和ATP是细胞生命活动中两种重要的化合物,绝大多数生命活动都与它们密切相关,但也有“例外”.下列人体生命活动中,属于这种“例外”的是( ) A.肝脏细胞吸收组织液中的氧气 B.线粒体中的[H]与O2结合

C.吞噬细胞吞噬并水解衰老的细胞 D.体液免疫中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

【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酶参与细胞代谢,在细胞代谢过程中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绝大多数生命活动都与它们密切相关.

【解答】解:A、在组织液中的氧气多于肝脏细胞内的氧气,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正确;

B、线粒体中的{H}与O2结合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该阶段中需要酶的参与,同时会产生大量的ATP,B不属于“例个”;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