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文献综述格式具体要求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南财文献综述格式具体要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f3b17d0c1c708a1284a4461

说 明

第一部分 题目(2号黑体)

第二部分 摘要(小4号仿宋体)

第三部分 关键词(小4号仿宋体)

第四部分 正文(小4号仿宋体)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小4号仿宋体,参考文献编排格式参见《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

使用A4纸打印,页边距使用word默认值,行间距固定值24磅。

范例页(请使用正式文稿替换此页):

题目

摘要:×××××

关键词:××× ××

正文:

××××××××××××××××××××××××××××××××××××××××××××××××××××××××××××××××××××。

参考文献: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附:《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结构规范 (一)内容结构

1.题目

2.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 3.正文 4.参考文献 5.附录

(二)内容结构要求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中文摘要字数为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

3.正文:本论应包括基本材料、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结论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理工类的还应包括(1)设计方案论证;(2)计算部分;(3)结构设计部分;(4)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5)方案的校验。结论部分概括说明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于文末。 所列参考文献观点均应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反映出来,直接引用的观点须采用脚注,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所列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部),其中必须有一定数目的近三年的文献。理工类设计可依据专业特点由院(系)另设标准。

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与格式见本《规范化要求》文末。

5.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文本规范要求 (一)字数要求:

文科专业以6000~8000字为宜,理工科专业以8000~10000字为宜。 (二)文字要求:

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三)图表要求:

文中的附图应统一编排序号并赋予图名;除特殊情况,要求采用计算机制图。文中图表需在表的上方、图的下方排印表号、表名、表注或图号、图名、图注。

文中的表格应统一编排序号并赋予表名。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数字使用同一计量单位时,可将该单位从表中提出并置于圆括号内。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 (四)内容层次要求:

正文内容层次要分明,各级序号不得混用,可采用以下序号: 一级标题序号:一、二、三、? 二级标题序号:(一)(二)(三)? 三级标题序号:1. 2. 3.? 四级标题序号:(1)(2)(3)? 五级标题序号:① ② ③?。 (五)排版要求:

电子文档应用Microsoft Word编辑。页边距设置为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0m;行距设置值为28磅;页码统一设置为居中;页眉右对齐的内容是“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字体为五号仿宋体。

文档中,题目用二号黑体,正文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正文(含二级标题及以下所有标题)用小四号仿宋体,摘要、参考文献、注释用五号仿宋体。

存盘时,采用普通视图并存成以学号为名的.doc文件,如学生学号为2020601616,则文件名为2020601616.doc。

(六)装订顺序与要求:

一律采用国际标准A4型(297mm × 210mm)打印纸或复印纸印制,并使用《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封面》单独装订成册。

装订顺序为:封面,目录,题目与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其他材料。 (七)其他要求

各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忌误用和含糊混乱。

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并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同一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文中的公式应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字体大小根据文字美观需要设置,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公式右边居右放置,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下有说明时,应顶格书写“注:”,“注:”后书写说明。较长公式的转行处应选在等号或加、减、乘、除符号处,应在行首出现这些符号。

另外,有关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与格式如下: 一、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一)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

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英文作者请将作者名写全)。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二)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三)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四)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五)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六)文献起止页码。

(七)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二、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

专著 M 论文集 C 报纸文章 N 期刊文章 J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标准 S 专利 P

三、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二)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 (四)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五)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六)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七)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2] 万锦坤.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八)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