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冲刺:化学探究题(基础) 知识讲解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化学中考冲刺:化学探究题(基础) 知识讲解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f6dbd2c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d

4.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和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 ① ② ③ 实验操作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取D中自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反应产物一定有______和______ 反应产物还有______ A中产生大量气泡E中出现浑浊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 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2)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 【思路点拨】钠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

1.产物的验证:①加入稀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CO2与Ca(OH)2发生反应生成了CaCO3沉淀和H2O;

②根据D中发生的现象内壁附着黑色物质说明产生碳,根据G中产生黑色沉淀说明产物中有CO;

③D中固体放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中有Na2CO3。

2.实验反思:由于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防止空气的干扰,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没有装置C,水能与Na发生反应产生H2,对实验产物有影响;

③检验第4种物质的存在,可加入水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使沉淀完全,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仍显碱性,则产物中有Na2O,若溶液不变色,则产物中没有Na2O。

【答案与解析】

(1)①CO2+Ca(OH)2==CaCO3↓+H2O ②C CO ③Na2CO3

(2)①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 ②水 ③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使其沉淀完全,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产物中有Na20;若溶液不变色,则产物中没

有Na2O

--

【总结升华】本题看似复杂,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其实质就是:CO2、CO、OH、CO32的验证实验。 举一反三:

【变式】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 H2O2的

溶液中,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Cu2+),小明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________。 (2)检验实验①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 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________不起催化作用;

在实验③中加入________后,会观察到大量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

(4)小明如果要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 【思路点拨】(1)因为H2O2溶液有水,所以水分子不是催化剂。(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①中,

--

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3)实验②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有SO42,无明显变化,证明SO42不起催化作用;实验③中加入的物质应能提供Cu2+,即加入CuCl2或Cu(NO3)2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证明Cu2+起催化作用。(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答案】

(1)双氧水是水溶液,所以水分子不是催化剂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①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SO42(或硫酸根离子) CuCl2(或氯化铜)或Cu(NO3)2(或硝酸铜) Cu2+(或铜离子) (4)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类型四、分析评价类探究题

5.“绿色化学”强调实验设计应采取有效措施,节约能源,防止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1)如图中A是小欣同学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该实验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体现在:为了防止污染,通过燃烧除去未反应完的________,并充分利用其燃烧产生的热量,节约能源。

(2)写出如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实验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这是因为反应产物会逸散而污染空气,请你就此实验设计一个消除或减小污染的方法________。

【思路点拨】①值得注意的是装置A的优点是省去了一个酒精灯,简化了装置。②对化学实验过程中将

要产生的污染物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消除或减轻:一是从源头上消除,即重新选择不同的化学原理以避免产生污染物;二是将产生的污染物除去,如对可燃性有毒气体可采用燃烧法,对酸性气体可采用碱液吸收法。 【答案】

(1)一氧化碳(或CO) (2)S+O2

点燃 SO2 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可溶性碱溶液均可)

【解析】

实验设计:

1.装置A将尾气中有毒的CO通过燃烧转化为无毒的CO2,防止CO排入空气中污染大气。

2.装置B中硫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SO2会污染教室空气,影响师生;可采用直接吸收法除去,即在B瓶中事先装人少量的NaOH溶液(或其他碱液),发生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总结升华】本题是一道评价型实验设计题,要求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实验方案作出改进或优化,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举一反三:

【变式】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除去混在N2中的O2,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丝网后,发现铜丝网变黑。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物质,回收再利用铜丝网的讨论中,制定了下列方案。

请根据以上方案回答:

(1)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B物质自行确定)________。两种方案相比较,甲方案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2)若采用甲、乙两种方案处理此黑色铜丝网,则回收的铜丝网a的质量________(填“<”“>”或“=”)铜丝网b的质量。

(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反应后烧杯中的液体有腐蚀性,应加以适当的处理。他们采取加入铁粉的方案处理废液。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

【思路点拨】分析甲、乙两种方案可知:甲方案是利用CO的还原性回收铜丝网,乙方案是利用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除去铜丝表面的氧化铜。

1.甲方案利用CO还原CuO生成Cu,但CO没有进行尾气处理;乙方案利用酸与CuO反应而除去CuO;

2.乙方案中CuO与酸反应生成铜盐,铜丝网质量减少;

3.酸具有腐蚀性,利用铁与多余的酸及铜盐反应,生成亚铁盐溶液。 【答案】

(1)CuO+H2SO4

△ CuSO4+H2O(若写盐酸与氧化铜反应也可) 需要制取CO且CO有毒;尾

气CO未处理;实验装置复杂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 (3)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写化学式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