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规定十八个虚词的用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考纲规定十八个虚词的用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fa8636d700abb68a882fb39

⑷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不译。 例:良马期乎千里。 2、语气助词:

⑴用在句末,表示以下语气。 ①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

例:A儿寒乎,欲食乎? B天下事有难易乎? C死国可乎? D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②表示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将军岂有意乎 C若辈得无苦贫乎 ③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例:A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乎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⑵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 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⑶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例:①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②昂昂乎庙堂之器也(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好象是朝廷的重臣)。

训练题:

1、下列各项中对“乎”的解释和用法错误的一项是(D)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乎:介词,前一个是“在”,后一个是“比”。 B、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乎: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乎: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D、日食饮得无衰乎。 乎:介词,“于”。(应为,助词,表测度语气,吧)。

然:

1、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

例:①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②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③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2、代词:表近指,可译为“如此”“这样”。

例:①輮使之然也。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③君尔妾亦然。 3、形容词:表应答,可译为“对”“是”,多数时用作意动词。 例:①成然之。 ②然,诚有百姓者。 ③愬然之。 4、助词,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

例:①满座寂然。 ②屋舍俨然。 ③沛公默然。

训练题:

1指出下列各句中“然”的意义和用法。

⑴杂然相许。 然:助词,词尾。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然:助词,词尾。 ⑶然徒步则汗出浃背。然:连词,可是。 ⑷天下皆然。然:代词,这样。 ⑸父利其然也。 然:代词,这样。⑹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连词,可是。

⑺有穴窈然,问其深。然:助词,词尾。

⑻吕禄诚然其计,欲归将印,以兵属太尉。然: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对。

虽:

1、连词,

⑴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果”。

例: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②虽人有百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⑵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例:①渔公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②虽不谓吾言为是。 ③虽才高于世。 2、复音虚词:虽然,可译为“虽然如此”。例:虽然受地于先王。

训练题:

1、指出下列各句中“虽”的意义和用法。

⑴迄今虽为陈迹。虽:连词,即使。 ⑵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连词,即使。 ⑶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赵城。虽:连词,即使。 ⑷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虽:连词,虽然。

或:

1、代词:不定指代词,可译为“有的”“有的人”。

例:①或师焉,或不焉。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③或脱身以逃。 2、副词:

⑴表示推测,可译为“或许”“也许”。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②冀缓急或可救助。 ⑵表示不定,可译为“有时”“间或”。

例:①人或益之,人或损之。 ②或遇其叱咄。 3、连词: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还是”。 例:①或传闻之过实耶。 ②或凭几学书。

训练题:

1、指出下列各句中“或”的意义和用法。

⑴或说处杀虎斩蛟。或:代词,有人。 ⑵一食或尽粟一石。或:副词,有时。 ⑶则或咎其欲出者。或:代词,有人。 ⑷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或:连词,或者。 ⑸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或:副词,或许。⑹或从十五北防河。 或:代词,有人。

莫:

1、代词:表示无指,排除一切对象,可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 例: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⑵莫之能御也。 2、副词:表示否定或禁止劝阻,可译为“不”“不要”“没有”。

例:⑴莫愁前路无知己。 ⑵莫令事不举。 ⑶莫用众人之议。 3、通“暮”。可译为“晚上”。例:至莫夜月明。

训练题:

1、指出下列各句中“莫”的意义和用法。

⑴侧目莫敢过其门。莫:副词,不。 ⑵时人莫之许也。莫:代词,没有谁。 ⑶非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莫:代词,没有谁。

⑷嬉戏莫相忘。莫:副词,不。 ⑸莫辞更坐弹一曲。莫:副词,不。

三、虚词的解题方法 1、词性界定法。

因为要求掌握的虚词中有很多“身兼虚实二类”,根据上下文语义的联系,只 要能确定两个要求判断的词词性不同,其用法也就肯定不同了。

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D)

A、三请,不见许/徒行见公曰 ..

B、令国致乐不已/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C、公驱,及之康肉/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D、晏子乃返/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析:A前句的谓语是“许”,“见”不是动词,应该理解为介词“被”;后分一句

中“见”明显地带了宾语,作动词用,“拜见”之意。B前句的“已”前面有一个表示否定的副词“不”,可见它应该是动词,作谓语,陈述某种状况没有“停止”;后句中的“已”在谓语“厚”的前面,作表示程度的副词,是“太”的意思。C前一个“之”用在动词“及”之后,是动作涉及的对象,作代词,“他”的意思,指代晏子,且“之”后省略了介词“于”,“于”引出的是“及之”的处所,便可以确定“之”的词性;后句中的“之”用在名词(主语)“夫子”和动词(谓语)“存”之间,且句子的主要动词是“愿”,它涉及的宾语是一个主谓短语“夫子之幸存寡人”来充当的,“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以上三项都不同。D两个“乃”都用在动词谓语前,是前面某种情况出现后,承接出现的某种动作或行为,都作副词,可译为“才”。所以选取D。 2、词语替代法。

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中你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替代入另外一句,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如,“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后句源于课本,考生比较熟..悉,“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或“比??更??”之意,用“比”代替句子中的“于”,句子通顺,语义不变;但以此代入前一句显然讲不通,前句中的“于”是“从”的意思。如果选相同的项,该项既可排除。

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B)

A、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秦有余力制其弊 ..

B、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欲毋予,即患秦兵之来 ..

C、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D、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

析:这四项中每项第二句都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原句,加点的虚词在句中

的意义和用法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再把这些意义和用法代入到各项的另一句里,判断起来就容易多了。A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他的,他们的。B项前一个是结构助词,的;后一个也是结构助词,但是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两个“因”都是副词,于是,就。D项两个“以”都是介词,拿、用、把。所以本题选B项。 3、语法切入法。

从语法的角度切入,做一点句子结构分析,是解答文言实词考题常用的方法,对解答文言虚词考题也适用。如“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看这两句..的语法结构,前句的主语是“五千人”,后句的主语是“相如”;再看“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句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都可作“于是”“就”解释。再如,“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前句,田单是诈降,是施动者,“降”的对象是燕军,应该..解释成“向”;后句中施动者是郑袖,受动者是怀王,“怀王”放在前面作主语,从语法结构看这是个被动句,所以句子中的“于”应该解释为“被”。从简单的语法分析可以看出,该项中的两个“于”的意义和用法明显不同。

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有警,率十日乃至/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

B、师孟奏徙于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C、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洪、福、广、越为立生祠/不足为外人道也 ..

析:A项都为副词,但分析结构,前句“十日乃至”是“时间状语+动词”,加

点字意思为“才”,后句是“名词+谓语”,加点字意思是“竟然”;B项都为介词,前句的介词宾语是地点,后句的介词宾语是颜色,意思当然不同,分别为“到”、“比”;C项均为连词,表并列关系,意思为“并且”;D项均为介词,因其所带宾语分别为省略了的“之”和“外人”,从全句上判断,所以其意义分别为“替”“向”。所以选C项。

4、语境推断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当然应该注意语境;反过来说,语境“制约”着“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前句的“以”应是介词,“把”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宾语“薄技”;后句出自课本《促织》,结合全篇的情节,说的是成句先由于猾胥污吏而贫困,后来由于促织而富贵,“以”应该是连词,“由于、因为”的意思。联系语境分析,干扰就排除了。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何”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例句:徐公何能及君也?

A、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C、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析:例句中的“何”是表示反问的疑问代词,怎么。A项与例句相同。B项根据语境判断,此句意为“忠心的臣子和精良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谁何”中的“何”是动词,同“呵”,责问,盘问。C项是刘兰芝的哥哥责备她时说的话,“何”是程度副词,多么。D项疑问代词,为什么。所以选A项。 5、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性词语,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式或标志词,可以提高答题速度,不出错误。如表示被动的“见”“为”“为??所??”“于”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又如“是以”是“以是”的倒装,译成“因为这、因此”;“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结构,根据语境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这样的特殊句式、固定结构、标志性的词语,还有一些,学习中要注意归纳总结。

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愿伯具言臣之不倍德也 ..

B、太后盛气而揖之/子路率而对曰 ..

C、虽僻远其何伤/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析:A项前一个“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的”,后一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都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C项都是句中语气词,可不译。D项都是判断动词,是。所以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