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某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fb5eb0aed630b1c59eeb583

1) 混凝土灌注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端头止水带等进行检查,清除杂物。 2)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振捣时间10~30 秒,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一倍,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不小于5cm,振捣时不得碰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 3) 混凝土灌注从低处向高处分层连续进行,每层灌注厚度不超过其作用部分长的1.25 倍,表面振捣不超过200mm 。

第8节衬砌背后注浆

为防止二次衬砌与防水层之间形成空隙,采用在二次衬砌背后压浆的施工措施进行充填。 1、压浆孔设在拱顶,每5m 隧道预留3 个注浆孔。

2、压浆管底部孔口挨近防水板,为确保压浆孔不被堵塞以及不剌破防水板,采用措施详见图4-7 预留注浆孔措施图。

3、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56 天后,从注浆管逐孔压入1∶1 水泥浆液,注浆压力为0.5~ 0.8MPa,充填二次衬砌与防水层之间的间隙。

第9节进洞3m前的井点降水

4.9.1 现状

在隧道施工准备阶段,为实现无水开挖,已在B 断面两侧的轮廓线外3.5m 部位施作完摆喷墙止水帷幕,后又增设一排旋喷桩止水帷幕补强。A、B 断面交接处施作了旋喷桩止水帷幕。端头施设地下连续墙及三排袖阀管注浆加固。最外排袖阀管距连续墙2.4m,故在进洞3m 时考虑进行降水。此帷幕深度在隧道底板下4.0m 左右,止水帷幕已成环状,切断了止水帷幕内外水力联系。

4.9.2 降水方案止水帷幕内采用管井井点降水的方法进行降水。在开挖到A 井后,主要靠B 井降水。A 井深度为9m,B 井深度为23m。降水施工前需在地表布设沉降监控点,降水施工时随时对沉降进行监控,并及时上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沉降。降水要分层分段进行,这样可以控制降水适宜深度。

进洞后,要在掌子面设立水平探水孔,见图4-9, 以观测水的压力、流量等,决定下步是否降水和降水深度。

图4-9 水平探测孔布置图 4.9.3 降水井结构 降水井内径600mm,管井采用内径为400mm 的钢筋笼,外包两层过滤网,井管采用300mm 的塑料管,水泵为深井潜水泵。具体见图4 -10。

4.9.4 施工注意事项1)水位随降水下降,停止降水后,水位上升较慢或不上升,则止水帷幕效果较好,这种情况可分段降水,随时观测地表沉降情况。

2)当地表沉降不超过规定限值30mm 时,可继续降水,直至设计要求;如果出现地表沉降陡然增大时,应立即停止降水,或在回灌孔用水进行回灌,以阻止沉降的继续增加,并进行连续地表沉降观测。

3) 根据掌子面打探水孔观察涌水情况,如不需降水,则停止降水,如水压、水量较大,必须降水,则应增加回灌孔,采用降水与回灌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地层沉降,使降水井点的影响范围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形成一道隔水屏幕,保证隧道正常掘进。 4)回灌采用清水,可用抽出的降水经过滤后的水。

5)降水水位恢复或上升较快,或掌子面探水孔涌水压力、流量较大,则说明止水帷幕效果差,未将帷幕内外水力系统完全隔断,则需重新设计其他技术方案。

第五章工程测量与监控量测 第1节施工测量

5.1.1 基本控制

地面平面控制利用井口附近已有GPS8 和加密导线点TY、ⅢJ53, 盾构始发井内的JZ、JY、KZ、KY 4 个井下平面控制点。控制点示意图见5-1。这些控制点均已经过与地面导线网进行统一平差,其精度符合《工程测量规范》、《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高程控制利用井下高程控制基点JZ2, 该基点经由地面水准基岩点Ⅱ地3-28 用三等水准测量引测至井口,再由井口吊钢尺,井上下三次引测取中数而得。 5.1.2 洞内施工控制

根据本矿山法隧道长约82m, 隧道处在曲线上的这一特点,在隧道内拟布设2 个点的施工控制支导线,使用I 秒级全站仪施测,按四等导线测量要求,水平角4 测回,边长往返各2 测回。高程控制使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水准尺按三等水准要求施测。

在隧道施工中,开挖、格栅刚架的坐标放样,通过线路中心来控制其尺寸、点位的偏差,使其在规范限差要求内准确的定位(其中包括开挖断面,刚架步距等),在曲线段施工时,应另设临时导线点进行控制。在开挖支护等工序中,线路中心坐标放样与水准测量紧密结合才能使施工测量顺利准确地得以完成。 在整个施工测量中,我们还要不定时地检测复核控制点,如发现变动超限时应马上重新布设并复核最近的测量成果。最终贯通中误差达到横向小于±50mm, 竖向小于±25mm。为确保贯通精度,必须将井口控制点同车站控制点进行联测。

第2节监控量测

本隧道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与围岩密贴的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等,并积极利用围岩本身的支承能力。量测工作是监视隧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始终伴随着施工的全过程。因此,量测工作在本工程的施工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5.2.1 量测目的

通过对围岩、地表沉降、管线和元岗大桥桥基及水位的平衡动态的观测监视,来判断支护构件的效果及施工方法的妥否,并把该过程科学地反馈到施工中去,以修建安全、经济的隧道。 5.2.2 量测项目、仪器、断面间距、量测频率

量测项目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必测项目,主要内容详见表5-1。 量测项目表表5-1 序号 量测 项目 控制值 仪器 肉眼观测和罗盘,地质锤测绘 铟钢尺,精密水平仪 收敛计 铟钢尺,精密水平仪 铟钢尺,精密水平仪 水位计 断面间距 量测频率 <5m 10m 每个循环 5~15m >15m 1 观测 地面 沉降 洞周 收敛 拱顶 下沉 管线 沉降 水位 2 3 4 5 6 30mm 74mm 50mm 20mm 10m 10 10 10 每个 观测井 1~2 次/天 1~2 次/天 1~2 次/天 1~2 次/天 1~2 次/天 1 次/天 1 次/天 1 次/天 1 次/天 1 次/天 1 次/2 天 1 次/2 天 1 次/2 天 1 次/2 天 1 次/2 天 5.2.3、位移量测 1) 根据现场量测数据绘制位移—时间曲线或散布图,在位移时间趋于平缓时,应进行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即位移出现反常的急骤增加现象,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应及时加强支护,必要时停止掘进,采取各种安全措施。

2) 根据位移变化速率来判断:当净定变化率大于10~20mm/d 时需加强支护,当净定变化速率小于0.2mm/d 时,认为围岩达到基本稳定。

5.2.4 北段矿山法隧道施工监测图见图5-2;区间地表监测布点示意见图5-3; 区间桥墩监测布点示意见图5-4;区间管线、水位监测布点示意见图5-5。 (图略)

第六章工期、进度及劳动力、机械的安排 第1节A、B断面施工总体安排

B 段施工工期拟定为2003 年8 月21 日~2003 年11 月10 日,A 段面施工在元岗大桥桩基托换后,工期拟定为3~4 个月。袖阀管施工到7 月25 日结束;地表管线加固自7 月25 日~8 月20 日结束;止水帷幕施工到8 月5 日结束,管棚施工在8 月20 日结束。

第2节工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