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fece96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3f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NH4)2SO4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某工厂用石膏、NH3、H2O和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NH3和CO2的顺序可以互换

B.操作2为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NH4)2SO4 C.步骤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NH3+CO2+H2O=CaCO3↓+2NH4+ D.通入的NH2和CO2均应过量,且工艺流程中CO2可循环利用 【答案】B

【解析】分析:NH3极易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所以甲中的溶质是硫酸钙和一水合氨,NH3、H2O、CO2CaSO4属于微溶物,反应生成(NH4)2CO3,(NH4)2CO3和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同时生成可溶性的(NH4)2SO4,所以乙中溶质为磷酸铵,然后将溶液过滤得到CaCO3和滤液,将CaCO3煅烧得到CaO,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NH4)2SO4晶体,据此分析。

详解:A、中性条件下CO2的溶解度很小,不能把CaSO4完全转化为CaCO3,故通入NH3和CO2的顺序不可以互换,选项A错误;B、操作2为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NH4)2SO4晶体,选项B正确;C、硫酸钙悬浊液参加反应,所以硫酸钙应该写化学式,总的离子方程式为

CaSO4+2NH3+CO2+H2O═CaCO3↓+2NH4++SO42-,选项C错误;D、通入的CO2不应过量,否则生成的碳酸钙会转化为碳酸氢钙影响后续工艺,选项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是一道关于物质的分离制备方法的实验设计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大.。 2.已知X+Y=M+N为吸热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的能量一定低于N

B.X、Y的能量总和高于M、N的能量总和

C.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

D.断裂X、Y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高于形成M、N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答案】D

【解析】A、此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是个别物质能量的比较,因此Y和N的能量无法比较,故A错误;B、根据选项A的分析,应是X、Y的总能量小于M、N的总能量,故B错误;C、有些吸热反应不一定加热,故C错误;D、断键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释放能量,此反应是吸热反应,说明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故D正确。

8H2O的反应,放点睛:有些吸热反应是不需要加热的,在常温下就能进行,如NH4Cl晶体与Ba(OH)2·热反应有时也需要加热才能进行,达到反应的温度,如煤炭的燃烧等。 3.葡萄糖是提供人体能量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 A.酯化反应 B.氧化反应 C.还原反应 D.水解反应 【答案】B

【解析】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同时释放能量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A.Fe2O3+3CO===2Fe+3CO2 ΔH=-24.8 kJ·mol-1(反应热)

B.CH3OH(g)+1/2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反应热) C.C4H10(g)+13/2O2(g)===4CO2(g)+5H2O(g) ΔH=-2 658.0 kJ·mol-1(燃烧热) D.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中和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没有注明物质的状态,故A错误;

B. 物质的状态、焓变均注明,书写合理,故B正确;

C. 1mol纯物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燃烧热中水应为液态,故C错误; 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热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注明物质的状态、焓变的正负号、焓变的数值及单位,且1mol纯物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以此来解答。 5.将煤制成气体燃料煤气(CO)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存放 B.方便运输

C.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大气污染 D.多赚钱 【答案】C 【解析】

分析:将煤制成气体燃料煤气,燃烧充分,可减少大气污染。

详解:煤和气体相比较,便于储存和运输,但煤燃烧不充分,常产生污染性气体,将煤制成气体燃料煤气,燃烧充分,可减少大气污染,主要是从环境的角度考虑,而不是多赚钱。

答案选C。

6.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CaO + H2O = Ca(OH)2 B.C + H2O

CO + H2

2MgO + C

C.NaOH + HCl =\2O D.2Mg + CO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类型有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金属与水或酸8H2O与NH4Cl反应等。A、C、D项的反应等;吸热反应有分解反应,C与H2O、CO2反应,Ba(OH)2·均属于放热反应;B项属于吸热反应。 考点:考查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判断。

7.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2-丁炔;⑤乙醇;⑥邻二甲苯;⑦环己烯;⑧乙醛。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A.③④⑤⑧ B.④⑤⑧ C.③④⑤⑦⑧ D.④⑦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又能与溴水褪色的物质类别:烯烃、炔烃、醛等,因此④⑦⑧符合题意,故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官能团的性质等知识。 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得到电子能力:F>Cl>S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分析: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②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③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

详解:①非金属性F>O>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F>H2O>H2S,①错误;

②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原子半径Na>Mg>O,②正确; ③非金属性Cl>S>P,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ClO4>H2SO4>H3PO4,③错误; ④非金属性F>Cl>S,则得电子能力:F>Cl>S,④正确; 答案选A。

9.2016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绿色生活”宗旨的是( )

①发展水电,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

②限制化学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③推广煤的干馏、气化、液化技术,提供清洁、高效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挖掘使用价值 ④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桔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

⑤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重复再生(Recycle)

⑥用大排量的轿车代替公交车出行

A.①⑤ B.②⑥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这些都是对环境没有污染的能源,符合宗旨,故错误;②化工对人类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不符合宗旨,故正确;③煤的气化、液化、干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宗旨,故错误;④变废为宝,符合宗旨,故错误;⑤符合宗旨,故错误;⑥应用公交车代替轿车,不符合宗旨,故正确;故选项B正确。 考点:考查“绿色生活”等知识。

10.在冶金工业上,需要用热分解法制取的金属是 A.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K~Al用电解法制备,Zn~Cu用热还原法制备,Cu以后的金属用热分解法制备,据此分析; 【详解】

A、工业上常采用电解熔融NaCl制备金属钠,故A不符合题意; B、工业冶炼铁,常采用热还原法,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业冶炼铜,可以采用热还原法、火法炼铜等,故C不符合题意; D、冶炼Ag,采用热分解法,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1.两种金属A与B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A是正极。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A的金属性强于B

B.电子不断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C.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D.A的金属活动性一定排在氢前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

B.Fe

C.Cu

D.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