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理总结报告10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环境监理总结报告10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039c30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e

(六)环境监理的工作方式及制度

公路施工期环保监理工作实质上就是对施工活动过程中的环保管理工作,必须与整个组织管理紧密结合。要以法制观念强化工程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使环保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

1、环保监理工作方法有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报告表

此报告表要求承包人编制,报告表随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各单项工程开工申请表同时呈报。

报告表的编制,要求承包人依据国家各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环境行动计划提出的环保措施,针对施工活动的具体内容,提交承包人在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的环保承诺。报告表由监理工程师审核,随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或单项工程开工报告一同批准实施。

(2)施工期环保措施实施情况的核查

通过定期不定期、经常性地对施工现场进行核查。检查承包人在环保措施报告表中承诺的各项环保措施是否得到落实和执行,该检查结果要有文字记录备案,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考核内容。

(3)施工现在环境监测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环境监测,并及时针监测结果通报承包人和驻地监理工程师,以便双方能掌握施工现场环境质量动态情况,及时调整环保监控力度,同时也是施工现场执行环保措施的客观评价。

2、环保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环境监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理工作制度。

一般应包含:

①工作记录制度。环境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作情况做出监理工作记录(文字和图

17

象),重点描述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的巡视检查情况,对于发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监理工程师对问题的处理意见等均做记录;

②报告制度。编制的环境监理报告包括环境监理月报、季度报告及监理总结报告,报送业主、承包商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③函件来往制度。监理工程师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问题,首先口头通知施工方改正,随后必须以书面函件形式予以确认。对已确认的环境问题,在征得业主的同意下,应通过下发问题通知单,通知承包商需要采取的纠正或处理措施。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商某些方面的规定或要求,一定要通过书面的形式通知对方。同样,承包商对环境问题处理结果的答复以及其它方面的问题,也要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

④工程例会制度。业主定期组织各施工单位、各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召开工程例会,就上一阶段的工程进度情况进行小结,所有的问题进行通报,安排解决上阶段的遗留问题,同时安排下一步的工作。施工期间发生的一切问题都可在例会上提出来,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需要外协的问题安排专人负责,尽快解决,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定期面对面交流情况,工作效率高,透明度好。

(七)环境监理工作目标及方法

1.环境监理的工作目标

宏观来讲,工程环境监理的目的是力求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环保目标,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满足工程竣工环境保

护验收要求。当时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在没有相关规范、标准依据出台的情况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审批机关的批复意见往往就成为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唯一的技术性依据。故保证项目环评报告书及批复意见中有关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是环境监理的具体目标。以上目标能否完成即成为环境监理工作成败的判断依据。所以在环境监理中也将紧密围绕该目标的实现来进行工作。

上述环境监理目标,还包含以下内容:

(1)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一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即具有行政效力。环境监理应明确提醒项目业主并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各自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职责。

(2)坚持按图施工,对于已批准的生态保护措施不要随意或轻易变更。环评中没有注意到的重要的生态要素或生态因子,确需进行保护的,也要按程序向业主建议,向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六、建议

(1)加强环境监理宣传,提高大家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推行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

理制度。

(2)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出台有关工程环境监理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建立环

18

境监理技术规范、标准、指标考核与验收、收费标准,做到有法可依。尽快制定工程环境监理机构资质管理、人员培训考试及注册管理制度。

(3)适应市场需要,向工程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积极拓展环境监理业务。

(4)培养较高业务素质与水平的工程环境监理专业人才,组建精干的工程环境监理队伍。

(5)作为一项国际普遍认可和广泛使用的制度,我国推行环境监理制应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七、结论

工程环境监理作为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尽管还有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的

地方,但它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对建设项目管理只注重审批和验收两个环节的“亚铃型”管理方法,变事后管理为全过程管理,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次飞跃。随着法律依据、技术方法、标准规范等相关内容的不断完善,工程环境监理必将在我国今后的环境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