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计划以来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十五”计划以来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04c160858fafab069dc02bd

“十五”计划以来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研究

外部交通虽然改善明显,但是部分景区内部交通仍然存在不足;五是江西省客源集散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地级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如下图)

图 2 江西省2000年客源集散地入境游客接待情况图

图 3 江西省2000年客源集散地国内游客接待情况图

面对当前这种形势,在“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中又将提出哪些指导思想?制定哪些政策来推动江西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4 “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期间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4.1 指导思想的变化

4.1.1 江西省“十五”计划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以市场为导向,快速发展为主题,科技进步为动力,发挥资源优势,强化精品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体系,开拓大市场,营造大环境,培育大产业,努力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将资源大省建成旅游强省[4]。

4.1.2 江西省“十一五”规划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旅游休闲后花园”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江西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建设红色旅游强省、旅游经济大省的战略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重点,着力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

5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学士毕业论文

牌,加快江西省“七大旅游圈”的建设步伐。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引领绿色、蓝色、古色旅游全面发展,带动工业、农业、文化等各类旅游快速发展。以集约经营和质量效益型增长为核心,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省旅游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5]。

4.2 发展目标的变化情况

“十五”计划旅游发展的发展目标:重点发展旅游业,初步形成游、购、娱、吃、住、行系统配套的大旅游产业框架。以鄱阳湖、大型水库、森林公园和各类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着力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扩大入境旅游规模。加强与邻省及旅游发达地区的协作,开拓旅游市场。理顺主要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推动旅游企业向股份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全省旅游服务与管理尽快迈上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轨道[4]。

“十一五”规划旅游发展的发展目标:通过五年努力,实现江西省品牌旅游目的地和精品名牌旅游产品建设的重大突破;全面提升江西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对外整体形象;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推动旅游发展走上质量效益型增长之路;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地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打造好优秀旅游城市、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知名旅游企业、星级旅游饭店的发展。实现旅游业在中部地区的逐步掘起,旅游业成为江西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江西成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和全国红色旅游强省、旅游经济大省[5]。

4.3 “十五”计划与“十一五”规划的具体实施情况

4.3.1 “十五”计划与“十一五”规划的完成

表5 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数据统计表

旅游人数(万) 入境 人数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16.3 37.3 114 国内 人数 2537.38 5057.9 10705 接待 总数 2553.7 5095.1 10819 国内收入 (亿元) 130 311.5 794.79 旅游收入 外汇收入 (亿美元) 0.62 1.04 3.46 总收入 134.67 320 818.32 资料来源:江西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年

2005年,全省旅游总人数达5095.1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0.0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23.73%和32.88%,比“九五”末期增长99.52%和137.76%,分别完成“十五”计划发展目标的112.48%和114.29%;旅游总收入约相当于全省GDP的7.9%,比上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比“九五”末期提高了1.28个百分点,

6

“十五”计划以来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研究

旅游业已成为江西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37.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48%;旅游外汇收入1.04亿美元,增长30.3%;接待国内旅游者5057.93万人次,增长23.69%;国内旅游收入311.5亿元人民币,增长33%,认真全面超额完成“十五”旅游计划[6]。全省旅游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万个,为相关行业问接提供岗位150多万个,为缓和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较大多数其他产业高,发挥旅游业就业效应,增加全社会就业人数往往是取得旅游收入之外最重要的目的。同时,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交通、商贸、饭店、餐饮、文化、体育、信息、物流、休闲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推动了房地产发展和新型社区建设,促进了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成功应对各种挑战,较好地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一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一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长幅度,已成为中国新兴旅游热点地区之一。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由2005年的5095.1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0819亿人次,年均增长16.25%;旅游总收入由2005年的32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818.3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0.66%;入境旅游人数由2005年的37.3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14万人次,年均增长25.04%;旅游外汇收入由2005年的1.04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3.46亿美元,年均增长27.18%;国内旅游人数由2005年的5057.9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0705亿人次,年均增长16.18%;国内旅游收入由2005年的311.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794.79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0.6%[6]。

4.3.2 口号的提出与品牌形象的发展

“十五”期间,2000年江西率先提出“红色旅游”概念,2001年推出“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主题形象口号。“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形象品牌以其无限的激情和无尽的魅力在国内乃至境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2004年全省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总收入77亿元,占全省接待国内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的30%,相当于全省GDP的2.2%。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坚持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各地发展旅游的氛围越来越浓,政府大力推动、各方积极参与、全社会大办旅游的格局基本形成。“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更加响亮,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大都在25%以上,接待人数占全省的40%,并引领全国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4.3.3 旅游设施明显改善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交通设施和服务[7]。江西省在这十年间旅游交通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连接国内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7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学士毕业论文

2000年,江西省委政府从战略大局出发,作出了实施公路建设五年决战,加快江西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发展战略。2005年底,南昌昌北机场已开通境内外航线38条,赣州、景德镇、井冈山机场增开了至旅游热点城市航班;纵横江西的京九铁路和浙赣铁路增开了十多趟江西与省外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八五”时期的零公里到“九五”末的421公里,再到“十五”末的1580公里,直至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里程到达3088公里。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和所有出省主通道实现了高速化,连接公路干线与旅游景区的10条旅游景区公路基本建成,极大改善了江西旅游可进入的条件。

图 4 江西省高速公路发展历程图

从图4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江西省旅游交通的发展速度呈现不断加快的过程,这也使得江西省的旅游接待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2000年以来,江西省旅游星级饭店的数量急剧增多,发展速度迅速,且南昌是所占比例大。从“九五”末的仅3家四星级饭店,总数不过141家,而一跃发展到“十五”末的2家五星级,14家四星级,总数达到238家。直到2010年,389家,其中包括7家五星级,62家四星级,并且初步培育了一批有实力、上规模的旅游开发经营企业。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的数据中,南昌占有6家五星级,18家四星级,可以看出南昌在高档饭店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他地级与县级市在高档饭店所占比例较小,中低档所占比例较大。如下图所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