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诗歌鉴赏(5) Word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苏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诗歌鉴赏(5) Word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05c6ce972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5

2018届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 训练(江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福州横山阁

李弥逊[注]

百迭青山江一缕,十里人家,路绕南台去。榕叶满川飞白鹭,疏帘半卷黄昏雨。

楼阁峥嵘天尺五,荷芰风清,习习消袢暑。老子人间无著处,一尊来作横山主。

注 李弥逊(1089—1153),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任户部侍郎等职,并担任过一系列地方官。主张抗金,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排斥,晚年归隐连江西山。此词是作者归隐后登览横山阁有感抒怀。 (1)简要分析“缕”字的妙处。 答:

(2)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如何描绘的?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

(3)末尾两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 叶梦得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①。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与。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②。

注 ①乘鸾女:据说唐明皇九月十五游月宫,“见素娥千余人,皆皓衣乘白

鸾”(《龙城录》)。②金缕:杜秋娘所唱《金缕衣》。其辞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答:

(2)“但怅望、兰舟容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耽冈迓陆尉[注]

赵师侠

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蔼蔼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 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

注 耽冈:地名,在吉州城南,其下是平阔的赣江。迓:迎接。陆尉:作者的朋友。

(1)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情与景是如何结合的?请简要回答。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洞仙歌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1)赏析“杨柳于人便青眼”句中“青眼”一词的妙处。 答:

(2)这首词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请简要分析。 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长忆吴山

潘 阆

长忆吴山,山上森森吴相庙。庙前江水怒为涛。千古恨犹高。 寒鸦日暮鸣还聚。时有阴云笼殿宇。别来有负谒灵祠。遥奠酒盈卮。

注 这首词是作者凭吊吴相国伍子胥之作。伍子胥忠于吴国而被吴王夫差杀害,传说他死后化为钱塘江潮神。

(1)“长忆吴山”四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答:

(2)“庙前江水怒为涛。千古恨犹高”两句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3)下片的前两句与上片的哪个字相呼应?有何作用?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 阳 高 适

[注]

节物惊心两鬓华①,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②,五亩就③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④,一从乌帽自欹斜⑤。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 ①华:白发。②已:停止。③就:接近,将要。④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⑤乌帽:乌纱帽。欹:倾斜。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请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答:

答案精析

1.(1)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江水的蜿蜒。

(2)青山绵延,十里长街,人烟稠密,榕叶满川,白鹭翩飞,词人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辽阔雄浑的画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3)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情怀,同时又流露出屡受排斥、被迫退隐,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和愤慨。

2.(1)描绘了一幅残花吹尽、杨柳自舞的寂寥暮春景象。衬托出词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2)想象(虚写)。我只能怅然想着泛兰舟于江上闲暇自得的样子。此句抒发了词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3.(1)上片描写了一幅宁静的江畔晚景图:夕阳西下,暮霭四起,远方的树木显得迷蒙不清;荒野渡口,小船横漂,四周一片寂静。

(2)①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思归之愁情。②寓情于景,上片写勾起作者回忆的景物,“迷远树”的“迷”,不仅指视线迷茫,亦暗示心情的迷惘,荒野渡口孤船横漂也是作者自身境况的写照。乐景写哀情,下片描写竹梅鸥鹭等景物,貌似轻

快喜悦,其实是以乐景反衬愁情。

4.(1)“青眼”一词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初生柳叶嫩黄淡碧的色泽,又巧妙地表现出柳叶对人似传情意的妩媚,意趣无穷。

(2)①珍惜时光;②极盛局面实际上也是一种衰微的征兆;③只要自身做好准备,就不怕困难来临。

5.(1)照应题目“酒泉子·长忆吴山”;点明全词所忆内容;领起下文。 (2)拟人(或“移情”)手法。作者赋予江水以人的感情,写吴王夫差杀害伍子胥,弃尸江中,江水也表示愤慨而激起汹涌的怒涛。江水历经千百年仍然保持着这种愤怒的感情,极言愤怒与憎恨之深。

(3)与上片的 “忆”字相呼应。这两句回忆当年来吴山凭吊时的景象,寓情于景。寒鸦和阴云在祠庙周围“聚”和“笼”,既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也表达了对伍子胥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为下文进一步表达对伍子胥的凭吊和景仰之情做铺垫。

6.(1)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年老鬓白、光阴荏苒的哀叹之感,艰难不遇、仕途不通的怨愤之情,家贫路远、身处窘境的抑郁不平之绪,无人来访、门庭冷落的悲凉之慨。

(2)①化用典故。“东篱”“门柳”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五柳先生”的典故,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深化了诗歌主题。②借景抒情。借菊花未开,表达心境的寥落;借暮鸦的鸣噪,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闷,抒发了诗人的悲凄之绪。③运用对比。将诗人门前的冷清与达官显宦身边的热闹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处境的窘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