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题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生物化学复习题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06b26d684868762caaed574

生物化学复习题

第二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 名词解释:

二、 1.等电点:当溶液处于某一PH值蛋白质分子不解离或解离成阳离子趋势相等,即净电荷为零,呈兼容离

子状态。

三、 2.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

四、 3.变性: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

学活性的丧失称蛋白质的变性

五、 4.沉淀:蛋白质变性后,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融汇相互缠绕续而聚集,从溶液中析出,这一现象称为

沉淀

六、 5.亚基:蛋白质变性后,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融汇相互缠绕续而聚集,从溶液中析出,这一现象称为

沉淀: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一般只涉及由一条多肽链卷曲而成的蛋白质,体内许多蛋白质分子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每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亚基 七、

八、 6.蛋白质二级结构:多肽链的主链沿长轴方向折叠,盘绕形成重复的有规则的结构。 九、 填空:

1.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是含 氮 元素恒定,平均为 16 %。样品中每克该元素相当于 6.25 克蛋白质。

2.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 氨基酸 ,共有 20 种,它们在结构上均属于 L 型的α-氨基酸。 3.蛋白质中氨基酸之间是通过 肽键 键连接,形成的化合物称 肽 。

4.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有 α-螺旋 , β-折叠 ,β-转角 , 无规则卷曲 结构。

5.当蛋白质溶液的PH=PI相等时,蛋白质带 正负电荷相等 电荷;PH<PI时,蛋白质带 正 电荷;PH>PI时,蛋白质带 负 电荷。

6.蛋白质亲水因素有 水化膜 和 同性电荷 ,使蛋白质溶液成为稳定的胶体溶液。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次级 键断裂,而导致 空间 结构破坏使蛋白质丧失生物学功能。 8.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其基本原理是 使蛋白质变性 。 9.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破坏水化膜 和 中和电荷 。

10.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的条件是溶液的PH值必须 大于 蛋白质的PI,重金属离子才能与蛋白质形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沉淀。

11.磺基水杨酸、钨酸等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PH小于等电点蛋白质 。 12.有机溶剂沉淀的蛋白质的原理是 破坏水化膜,破坏氢键 。

1

13.蛋白质溶液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呈 紫红 色,这一呈色反应常用于 蛋白质的定量或定性 。

14.蛋白质对280nm的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特性,是因为蛋白质结构中含有 共轭双键的色氨酸和酪氨酸 。 15.维系蛋白质结构的主键是 肽键 ,维系空间结构的次级键有 氢键 ,离子键 , 二硫键 , 疏水键 , 范德华力 。 三、简答题

1.简述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答:结构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功能:①区分蛋白质最基本最特征的结构 ②是多肽链不同的折叠卷曲形成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基础 ③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能反应遗传物质DNA分子基因中相应核苷酸排列顺序。

2.蛋白质变性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有何应用? 答:①消毒灭菌 ②生物制品的储存使用。

3.某蛋白溶液含A、B、C三种蛋白质,其等电点分别是4.8,8.6,8.9。将其蛋白溶液放置在PH8.6的电场中电泳,简述三种蛋白质的电泳行为。

答:4.8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8.6不移动 8.9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四、选择题

1.某样品中含氮量为0.25g,该样品中含蛋白质为:【B】0.25*6.25*100℅=1.56g A. 12.6g B. 1.56g C. 3.25g D. 6.25g 2.下列为酸性氨基酸的是:【c】

A. 组氨酸 B 赖氨酸 C谷氨酸 D 精氨酸 3.蛋白质结构的主键是:【a】

A .肽建 B.氢键 C.离子键 D.疏水键 4.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包括【a】

A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5.有活性的蛋白质至少应具备【c】

A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6.关于蛋白质变性,错误的是【a】

A肽键断裂 B生物活性丧失 C 空间结构破坏 D 溶解度下降 7.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不包括【d】

A有机溶剂 B 紫外线 C 重金属盐 D 低温 8.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次级键是【c】

A.离子键 B.疏水键 C.氢键 D.肽建

2

9.蛋白质变性后结构、性质的改变那项描述是错误的:【B】

A.溶解度降低 B.释放大量氨基酸 C.失去生物学活性 D.空间结构松散 10.用Ag+沉淀PI 7.0的蛋白质,要求溶液的PH值为;【c】 A.5.0 B.7.0 C.8.0 D.6.0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

A L-α-氨基酸 B D-α-氨基酸 C 核苷酸 D 多肽链

12.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是:【a】 A 碳 B 氢 C 氧 D 氮 13.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a】 A 16% B 6.25% C 25% D 9.5%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

1.Tm值: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米氏常数与底物浓度相等

2.DNA变性:指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DNA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使双链DNA解链为单链的过程

3. DNA复性:当变性条件缓慢地除去后,两条解离的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原来的双螺旋结构这一过程称为DAN的复性。

4.核酸杂交:把来源不同的DAN与DAN或DAN与RNA通过变性,复性形成新的核糖分子。 二、填空题:

1.核酸根据含戊糖的不同可分为 核糖核酸 和 脱氧核糖核酸 两大类。

2.核酸经盐酸彻底水解得到的基本组成成分是 碱基 , 磷酸 和 戊糖 三类化合物。 3.组成DNA的核苷酸有 DAMP , DTMP , DCMP , DGMP 四种。 4.组成RNA的核苷酸有 A , G , C , U 四种。

5.体内重要的环化核苷酸有 CAMP 和 CGMP ,它们可作为激素的 第二信使 ,参与细胞内物质代谢的调节。

6.ATP是体内重要的高能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 2 个高能磷酸键,可为机体多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核苷酸 。它们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彼此之间通过 3.5磷酸二酯 键连接成多核苷酸链,称为核酸的一级结构。

8.1953年是 美国人J.watson 和 英国人F.crick 证明了DNA双螺旋结构,而获1962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9.DNA是由 2 条走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形成逆向平行的 双螺旋 结构,碱基位于双螺

3

旋内侧彼此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其配对规律是 A 和 T ; G 和 C 。

10.DNA二级结构是_双螺旋__结构,此结构的骨架链是由_磷酸__和_脱氧核糖__构成,而碱基位于两骨架链的内侧彼此通过_氢_键相连形成的碱基对,碱基配对的规律是 G=C和 A=T 。 11.RNA根据其生物学功能不同可分为 MRNA , TRNA 和 Rrna 。

12.RNA的二级结构由一条多核苷酸折叠盘绕成局部 双螺旋 结构或 茎环状 的开链结构,其碱基配对的规律是 A 与 A ; G 与 C 。

13.DNA双螺旋结构的直径 2nm 。每圈螺旋含有 10 个碱基对,螺距为 3.4 nm。

14.核酸和蛋白质对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峰分别是 260 nm和 280 nm。二者引起吸收紫外光的物质分别是 碱基 , 酪氨酸 和 色氨酸 。

15.DNA变性时 氢 键破坏,变性后对紫外光吸收 增强 ,称为 增色 效应。 DNA复性时对紫外光的吸收 降低 ,称为 减色 效应。

16.使50%DNA发生变性的温度称为 熔连 ,用 TM 表示,其大小与DNA中的G-C对的含量成 正 比关系。

三、简答题

1.列表比较RNA和DNA的化学组成、基本单位、分子结构有何异同? 答:基本单位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答: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②DNA分子双螺旋一般直径为2nm螺旋之间螺距为3.4nm表面有大沟小沟.

3.什么叫核酸(分子)杂交?有何应用价值?

答:把来源不同的DAN与DAN或DAN与RNA通过变性形成新的核酸分子,用于核酸分子,用于核酸结构及功能的研究遗传病的诊断肿瘤病因学的研究及基因工程.

四、选择题

1.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C)

A 15% B 30% C 35% D 70%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

A 核苷酸 B 碱基 C 磷酸 D 戊糖

3.下列那种碱基只存在于DNA,不存在于RNA分子中:(B) A 腺嘌呤 B 胸嘧啶 C 鸟嘌呤 D 胞嘧啶 4.在RNA中存在,但在DNA中不存在的碱基:(c) A 胞嘧啶 B 鸟嘌呤 C 尿嘧啶 D 腺嘌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