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之战八年级下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滑铁卢之战八年级下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0a609576c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8

漫无目的地行军。错过了那关键一瞬间的格鲁希,导致了拿破仑的败局。

九、重点语句分析

1.拿破仑心情焦灼,不时端起望远镜;接二连三的派传令兵到格鲁希那里去;一旦他的这位元帅及时赶到,那么奥斯特里茨的太阳将会重新在法兰西上空照耀。

滑铁卢之战是决定拿破仑命运的一战,双方势均力敌,而且都到了强弩之末的势态。拿破仑急命格鲁希增援,同时联军统帅威灵顿也在等待着布吕歇尔的到达。双方都很明确,谁的增援部队率先到达,谁就是胜利者。否则只能接受毁灭性的打击。而滑铁卢之战对于拿破仑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他接二连三的派去传令兵,就暗示出他对取得胜利的渴望,这句话还显示出拿破仑出众的才华,对于援军的渴望使得他内心极为焦灼,但是,他仍然非常自信地对胜利充满希望。

2.然而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可惜这个毫无主见的家伙只会始终听命于写在纸上的条文,而从不会听从命运的召唤。

如此宏伟而又影响重大的战役,作者紧紧抓住了决定整个世界命运的这一秒钟来展开。对于副帅的提示、重将官的提议,愚蠢的格鲁希也只是考虑了一秒钟,然后拒绝了。正是这一秒钟的错误决定导致了整个战事的成败。可以设想,如果格鲁希增援到位,拿破仑将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世界历史将重新谱写。而且格鲁希也会因此一举成名,以更为光辉的形象写进历史。然而他拒绝了历史的安排,也拒绝了命运的召唤。这也注定了他只能是一名庸人,永远成不了光照历史的英雄。

3.两只表在双方的统帅手中,像小鸟的心脏似的在嘀嗒嘀嗒地响。这轻轻的钟表声超过所有震天的吼叫声。

时间的紧迫与战争的瞬息万变都是如此的惊心动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并没有描述战争的场面,也没有描述战斗的惨烈,而是从两只普通的手表写起。足见笔法之细腻,写法之精巧。此时在两位统帅的心里,两只微不足道的手表成了决定战争成败的举足轻重的因素。指针的移动,犹如上帝在拨动两位主帅的心弦。原本及其微弱的“嘀嗒嘀嗒”声音足以盖过战场上震天的厮杀声与吼叫声,非常巧妙的写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4.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怯懦毁坏了他这个最有胆识、最有远见的人物在二十年里所建立起来的全部英雄业绩。

战争的成败取决主将的头脑与士兵们的勇敢,但有的时候小人物的一举一动也可以导致战争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诸如“赤壁之战”中的蒋干,格鲁希也是如此。他可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正是由于格鲁希的惟命是从改变了战争的结果,更是改变了拿破仑的命运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拿破仑是他那个时代,乃至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可多得的杰出人物。胆识过人、深谋远虑,他谱写了法兰西一半的历史,而他的一世英名就毁于格鲁希这样一个怯懦的小人物手中。

十、写作特色 1.分小节进行描述

课文节选部分,由六个小标题组成,分别是“滑铁卢的上午”、“格鲁希的错误”、“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滑铁卢的下午”、“决战”、“尾声”。是严格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叙述的,各小节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各小节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较密切的联系,组成统一的整体,表现了这次著名战役的全貌。

2.抓住决定命运的一秒钟展开

对于这场战役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描述,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的作者不愧为文学大师,作者紧紧抓住了一个细节进行展开: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时间对于战争来说是多么的关键呀,两军对峙,分秒必争。而作者更是用放大镜来审视这一瞬间对于整个战争的作用,因为格鲁希思考的一秒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一场举世瞩目的世纪大战,作者竟然落足于细微的一秒钟,着眼在转瞬即失的一瞬间,这是多么精巧的构思,这是多么精妙的笔法。令人叹为观止。

十一、课后练习题解答提示

(一)这篇历史特写(报告文学)由六个部分组成。就全文看,作者在“滑铁卢的上午”和“滑铁卢的下午”这两部分侧重于大场景的描写,在“格鲁希的错误”和“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这两部分侧重于写关键细部的特写镜头,在“决战”和“尾声”这两部分则这两种写法交替使用。如,“滑铁卢的上午”中大场景描写较多,其中对拿破仑检阅的大场景描写尤为出色。在这一部分中虽侧重大场景描写,但也间以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如这一部分结尾处:“拿破仑心情焦灼,不时端起望远镜;接二连三地派传令兵到格鲁希那里去”。在“滑铁卢的下午”这一部分中也有不少大场景描写,如拿破仑军队向威灵顿的高地发起冲锋的场景描写。很明显在“格鲁希的错误”、“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中细节描写较为丰富,如:“格鲁希的错误”中的第2自然段就有格卢希用早餐时手下人听炮声的细节描写,及热拉尔与之争辩的细节描写,其描写不仅肖其貌,而且传其神,堪称“大师撮其神”的特写镜头。“决战”中,则交替使用全场景描写与细节刻画,如“决战”中的第1自然段是大场景的鸟瞰,紧接着第2自然段就是细节特写镜头的呈现。在“决战”部分的最后一段中写拿破仑的失败也既有大场景描写(如写溃军)又有细节描写(如写失败后的拿破仑)。“尾声”部分有处细节特写镜头更是传神,即“上午十点钟,总参谋部的一个军官终于骑着马奔驰而来。他们把他扶下马,向他提出一大堆问题,可是他却满脸惊慌的神色,两鬓头发湿漉漉的,由于过度紧张,全身颤抖着……听完了他的令人沮丧颓唐、甚至使人瘫痪的报告,格鲁希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用军刀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军官需要“扶”才能下马,格鲁希用军刀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刻画败军败将入木三分。

(二)略

(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支配力量;必

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本文作者认为“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这种认为偶然性决定战争胜负的看法不尽全面,滑铁卢一仗固然对拿破仑的失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绝不是原因的全部。事物的发展过程是由一系列具体事件所组成的,而每个具体事件的发生,又都受到深藏于事物内部的必然性的支配,客观世界根本不存在脱离必然的纯粹偶然性。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看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过分夸大偶然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偶然性”在人物和事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马克思说: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了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格鲁希考虑的一秒钟及其做出的错误决策,显然加速了拿破仑的败局,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改变世界历史走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