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复习题(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微生物学复习题(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0c348d584254b35eefd34d4

三、名词解释

1.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芽胞可能存活。如注射前的皮肤用酒精棉涂抹即为消毒。

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即杀灭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如手术器械用前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3.无菌操作:指防止外部微生物进入操作对象及防止操作对象中的微生物污染环境和操作者自身的方法。如手术、介入性操作、微生物实验等均需采取无菌操作。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参与细菌遗传变异的遗传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常见的细菌遗传变异现象中,与治疗有关的是___________,与诊断有关变异是______和______。

3.细菌发生遗传变异的机制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 噬菌体参与的细菌变异机制包括________和______。 5. R质粒的转移可通过______和______。

6.编码性菌毛的基因称为______。有性菌毛的细菌将其DNA转移给受体菌的方式称为______。

7.介导细菌间遗传物质转移的噬菌体是__________。 8.L型细菌是指_____有缺陷的细菌。

9.卡介苗是人工诱导牛型结核杆菌失去_________而__________不变,用于预防__________病。

10.产白喉毒素的白喉杆菌是携带__________的__________菌。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在括号里) 1.细菌的突变是指( )

A.质粒丢失 B. 溶原性转换 C. 碱基改变 D. 外来基因的插入 E.质粒重组 2.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的结果不包括 ( )

A.溶源状态 B.细菌裂解 C.转导 D.基因突变 E.成为前噬菌体 3.细菌性菌毛参与的细菌基因转移的方式是 ( )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突变 4.以噬菌体为载体,转移细菌的遗传物质被称为 ( )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突变 5.细菌的基因重组是指( )

A.个别碱基的改变 B.外来基因片段的插入

C.大段核苷酸的转位 D.大段核苷酸的缺失 E.多个碱基的改变 6.H-O变异是指细菌丢失了( )

A.菌毛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质粒

7.S-R变异属于( )

A.菌落变异 B.鞭毛变异 C.毒力变异 D.耐药性变异 E.荚膜变异 8.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从而获取新的遗传性状被称为 ( ) A.溶原性转换 B.转导 C.接合 D.转化 E.突变 9.白喉杆菌毒力增强的原因是细菌获得了 ( )

A.毒性噬菌体 B.温和噬菌体 C.R质粒 D.Vi质粒 E. F质粒 10.决定细菌抗药性的物质是 ( )

A.F质粒 B.R 质粒 C.Vi质粒 D.Col质粒 E.中介体

四、名词解释

1.基因突变 2.基因重组 3.转化 4.转导 5.溶原性转换 6.接合 7.噬菌体 8.毒性噬菌体 9.温和噬菌体 10.前噬菌体 11.溶原性细菌 12.卡介苗 13.H-O变异 14.耐药性变异 15.S-R变异 五、简答题

1.参与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种类有哪些? 各通过何种方式使细菌发生变异? 2.简述细菌常见的变异现象和医学意义。

六、论述题

1.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有哪些主要原因?采取哪些措施可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细菌的致病性表示的是细菌__________的性能,细菌的毒力表示的是细菌__________的强弱,其具体的量化指标是__________。

2.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外毒素根据其作用的靶细胞可分为__________毒素、__________毒素和___________毒素。 6.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可用甲醛脱毒制备类毒素的是____________。甲醛的作用是改变了____________,保留了____________。 7.内毒素的化学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毒性基团是____________。 8.可产生肠毒素的细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9.机体抗菌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第三道防线是____________。

10.机体抗菌免疫中,体液免疫主要针对________和_______,细胞免疫主要针对_______和______。

二、A型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字母填在括号里) 1.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 )

A.特异性多糖 B.脂多糖 C.核心多糖 D.脂类A E.脂蛋白 2.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

A.荚膜 B.菌毛 C.鞭毛 D.芽胞 E.脂磷壁酸

3.对热原质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化学组成为多糖 C.可被高压灭菌灭活 D.微量注入机体可引起发热 E.抗原性弱 4.对外毒素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抗原性强 C.可脱毒制备类毒素 D.耐热 E.毒性强烈且有选择性 5.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

A.细胞壁 B.芽胞 C.侵入部位 D.侵入数量 E.侵袭力和毒素 6.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

A.细胞膜 B.荚膜 C.菌毛 D.鞭毛 E.芽胞 7.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

A.H抗原 B.O抗原 C.荚膜多糖 D.脂多糖 E.肽聚糖 8.可产生外毒素的革兰阴性菌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破伤风杆菌 C.白喉杆菌 D.霍乱弧菌 E.脑膜炎球菌 9.内毒素的毒性作用中不包括( )

A.发热 B.白细胞反应 C.选择性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特殊症状 D.DIC E.休克 10.下列属于细胞毒素的是( )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白喉外毒素 C.霍乱肠毒素 D.肉毒毒素 E.金葡菌肠毒素

11.毒性作用最强的外毒素是( )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白喉外毒素 C.霍乱肠毒素 D.肉毒毒素 E.金葡菌肠毒素

12.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黏附细胞的结构是( ) A.肽聚糖 B.特异性多糖 C.壁磷壁酸 D.膜磷壁酸 E.SPA

13.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

A.荚膜 B.菌毛 C.血浆凝固酶 D.透明质酸酶 E.鞭毛 14.与抗吞噬作用无关的物质是( )

A.SPA B.K Ag C.LPS D.Vi Ag E.M蛋白 15.可引起菌血症的细菌是( )

A.破伤风杆菌 B.肉毒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伤寒杆菌 E.霍乱弧菌

16.下列细菌中最常引起脓毒血症的是( ) A.淋球菌 B.脑膜炎球菌 C.白喉杆菌

D.霍乱弧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17.机体缺乏抗体时,对细菌的调理吞噬作用可通过( )

A.T细胞活化 B.补体经典途径 C.补体替代途径 D.巨噬细胞活化 E.NK细胞活化 18.Tc细胞在抗感染中的作用是( )

A.释放淋巴毒素中和细菌毒素 B.产生淋巴因子调理作用 C.产生抗体阻止细菌黏附 D.非特异性杀伤感染细胞 E.特异性杀伤胞内寄生菌及感染细胞 19.抗体的抗感染作用不包括( )

A.阻止细菌黏附 B.调理促吞噬 C.中和细菌毒素 D.激活补体 E.特异性杀死病原菌 20.巨噬细胞在抗感染中的作用不包括( )

A.吞噬病原菌 B.加工处理抗原 C.释放细胞因子 D.特异性杀死病原菌 E.ADCC效应

三、名词解释

1.菌血症 2.脓毒血症 3.隐性感染 4.细菌侵袭力 5.不完全吞噬

四、简答题

1.简述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2.简述并举例致病菌的感染类型及全身感染的临床常见类型。 3.简述人体屏障结构的组成和功能。 五、论述题

1. 细菌致病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引起机体患病,致病力,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 2.菌体表面结构,侵袭性酶

3.细菌侵袭力,毒素

4.发热,白细胞反应,内毒素性休克,DIC 5.细胞,肠,神经

6.脂多糖,蛋白质,外毒素,毒性,抗原性 7.类脂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类脂A 8.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性大肠杆菌 9.皮肤黏膜屏障,吞噬细胞和补体,特异性免疫 10.胞外寄生菌,毒素,胞内寄生菌,病毒

二、A型选择题

1.D 2.D 3.C 4.D 5.E 6.C 7.D 8.D 9.C 10.B

11.D 12.D 13.D 14.C 15.D 16.E 17.C 18.E 19.E 20.D 三、名词解释

1.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仅通过血液播散到合适的组织器官中进一步繁殖。如伤寒杆菌感染早期可引起菌血症。 2.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播散到其它组织中,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血症,可导致多脏器的化脓性感染,如肝脓肿、膈下脓肿等。

3.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力较强,或侵入体内的病原菌数量较少,毒力较低时,则虽有病原菌感染,但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如脑膜炎球菌、甲型肝炎病毒等的感染,以隐性感染为主。

4.细菌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侵入机体,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侵袭力与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和能否产生侵袭性酶有关。如产气荚膜杆菌具有很强的侵袭力,是因为其具有荚膜抗吞噬,还可产生多种侵袭性酶。 5.不完全吞噬:吞噬细胞吞噬某些病原菌后,不能将其消化降解,使病原菌反而受到保护,并随吞噬细胞的游走在体内扩散。如结核杆菌因具有硫酸脑苷酯,可抵抗吞噬,因此在特异性免疫产生之前,吞噬细胞对其的吞噬常常为不完全吞噬。 四、简答题

1.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毒素 来源 内毒素 G-菌细胞壁裂解释放

外毒素 G+菌及少数

成分 脂多糖 蛋白质

理化特性 稳定,耐热 不稳定,不耐热

抗原性 弱 强

甲醛脱毒 不可 可制备

毒性作用特点 较弱,无特异性 强,有组织细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