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7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0c523f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f5

第三阶段,反复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

第一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步达成目标,“背诵课文”突出熟读成诵,还可以找一找“唱古诗”的音频,让孩子们听一听、唱一唱,增加趣味性。

第二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指导,需要注意的是:

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把诗句大致的意思说出来即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大意想象和感受画面,互相交流。

第三题要在朗读中鼓励学生发现构词方式的不同,如“穷尽、层叠”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的字组成的,“烟云、山川”是由两个意思相对的字组成。它们构成的四字词语格式也很相似,如“山穷水尽、烟消云散”,都是第一字与第三字相对,第二字与第四字相近或相对。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说说平时阅读中积累的这样的词语。

9黄山奇石 教材解析

本课讲的是在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

全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第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各介绍一块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神奇有趣。这几段都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状,但每段写法各有不同。有的段落先介绍名字,再说形状,有的则相反,这样避免了重复单调。第四段用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段落之间更连贯紧凑。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9 / 28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很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会更喜爱黄山奇石,也一定会更欣赏黄山奇石了!

课文中插图是“猴子观海”的照片,形象地诠释了“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南部、那些”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教学重点】能用“像”说写句子;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l5个生字,读音方面,“闻、仙”是前鼻音,“名、景、省、形、状”是后鼻音,“天都峰’’的“都”读dū,可结合课文语境组成词语反复练读。具体建议如下:

(1)结合课文语境,组块识记。课后生字条的前9个生字集中出现在第一自然段,可以借助课文语境认读。教学时可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基础上,提取出‘‘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等词语,复现认读。然后让学生练习用这组词语连词成句。在词语的组块运用中,促进对生字的识记与意义理解。

(2)辨析区分字词,拓展识记。

10 / 28

“区、巨”的字形相近,可组成词串强化识记。比如,“山区、地区、风景区”“巨大、巨人、巨变”。

“闻名、著名”词义相近,可以在认读后让学生练习说说其他词义相近的词语,如“出名、知名、有名”;再由教师给出一组四字词语,如“举世闻名、远近闻名”,识字学词的同时促进语言积累。

(3)图文结合识字。

“仙”在本文多次复现,如“仙桃石”“仙人指路”“仙女弹琴”,既可以集中出示这组词语,大致了解“仙”的意思,也可以通过图片配词的方式构筑“仙桃、仙人、仙女”的画面,识字的同时直观感受黄山石之奇。

(4)词语运用,巩固识字。

学文后可引导学生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串,并用上几个词语介绍某处景物,在运用中巩固生字新词。教师也可以编写含有本课生字的短文或句子,让学生在新语境中认读巩固。比如,“黄山景区,景色秀丽。山峰巨石,形状神奇。金鸡鸣唱,闻名中外。

仙人指路,逼真有趣”。 2.写字。

“巨”的笔顺很容易出错,第二笔是横折,第四笔是竖折;“每”的笔顺也是难点,第三笔是竖折,第五笔是点;“此”左部的笔顺是竖、横、竖、提,右边“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本课9个字书写要点: 南9画,上下结构。

上小下大,上部横笔短,竖笔略向左斜;下部宽大,横折钩横段在横中线上,竖钩段较左竖略长;框内短竖在竖中线,上端不出头,下端与左竖持平。

部10画,左右结构。

11 / 28

左右宽窄相当,左部“立”大“口”小,“立”下横从横中线起笔,右端过竖中线,“口”右侧紧靠竖中线;“阝”共2画。

些8画,上下结构。

上部宽、大,下部窄、扁;“止”的末笔横改成提,收笔近田字格中心;“匕”,“L”的弯钩段在横中线下方。

巨4画,独体字。

首笔横居上居中;末笔竖折的横段超出上部。 位7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立”上横略短,在横中线上方,第三笔点写在竖中线,撇起笔于横中线上侧,末笔横从“f”下侧起笔。

每7画,上下结构。

上短下长,首笔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母”的竖折和横折钩相接于左上格,相交于右下格,中间长横从横中线下侧起笔,两个点都在竖中线上。

升4画,独体字。

首笔短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长横居中,在横中线上方;竖撇起笔于短撇中部;末笔竖起笔高于首笔,收笔低于撇笔。

闪5画,半包围结构。

“门”从左、上、右三面包围“人”;“门”,点笔在左上格上方,横折钩的钩底低于左竖底部;“人”居中,撇和点相接于田字格中心。

狗8面,左右结构。“仙桃石”之奇妙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受。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石头写活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仙桃石”的奇妙与有趣,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1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