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企业“大监督”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构建企业“大监督”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175ac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b

立了纪检监察、审计、财务、规划、企管、市场、人力资源、宣传文化、法律事务、工会等内设机构,明确了这些机构的监管职责 。这种管理架构为构建企业“大监督”体系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只要将这些部门召集起来,形成一个横向联合的组织模式就可以开展“大监督”工作,无须专门成立集中办公式的组织机构,避免了增设机构导致企业运行成本增加。

(三)构建企业“大监督”体系有职能优势,符合企业流程规范。

企业相关内设机构本就负有相应专业管理的职能,只是监督意识不强,在实际运作中重管理、轻监督,如构建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的“大监督”体系,明确这些内设机构的监督职责,将专业管理上升到专业监督的层次,使管理与监督有机结合,既体现了企业流程规范的基本要求,又增强了专业管理部门的监督意识。

三、注重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可操作性

企业“大监督”体系要保证实际效果,防止形式主义、纸上谈兵,就必须注重可操作性。笔者结合某某钢厂的实践,提出以下基本思路和模式:

(一)要有明确的组织模式。

企业“大监督”体系可以不是企业的常设机构,但必须有一个适合的组织模式来组织运作。某某钢厂在公司党委的

5

统一领导下,成立了大监督工作的统领机构——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由纪委书记担任组长,公司纪委副书记、监察审计部部长任副组长,纪委/监察审计部、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工会工作部、企业管理部、宣传部/企业文化部、财务部、市场部、规划部、机动设备部、保卫部、实业投资管理部主管领导为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组长负责公司监督体系工作的领导,协调处理重要问题,安排专项调查,组织查处重要案件;副组长负责监督工作的日常管理,召集监督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监督检查工作,协调处理相关问题,组织查处相关案件,及时向组长汇报监督工作实施情况;各成员单位在履行自身工作职责的同时,履行好所主管业务的监督职能,制定本单位的监督检查办法,按照“大监督”体系运行要求履行相应职责,根据公司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整改有关问题。这种工作体系的建立,使大监督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直接指挥,主体监督部门具体执行,相关职能部门专门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使公司大监督工作更加整体化和规范化。

(二)要有专门的规章制度。

要避免“大监督”体系流于形式,需要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运作。某某钢厂制订了《整合公司监督资源,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公司党委红头文件印发

6

全公司,同时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月度例会制度、联合监督检查制度、问题整改督促与评估制度,使“大监督”体系运行有章可循,工作有据。

(三)要有良好的实施平台。

企业“大监督”体系要取得工作实效,必须有良好的运行载体作保证。某某钢厂规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由组长或副组长主持。各成员单位通报监督检查情况及相关信息,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集中研究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安排布置下一步的监督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进行监督工作的对接和联动,防范和避免各自为战、重复监督或监督缺位、监督资源浪费、监督效率低下等问题。根据工作需要,可通知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使公司大监督工作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通用。从2018年4月实施“大监督”体系以来,某某钢厂已组织召开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次,组织联合监督检查8次,收集整理党风廉政建设问题47个,研究落实相关整改措施68条,完善制度14个,堵塞管理漏洞26个,创直接经济效益2145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监督关口前移,有效促进了公司的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公司保卫部在2018年6月“大监督”体系例会上提出,公司炼钢用贵重合金日需求计划没有规范的流程制度,由生产厂技术员用电话随意申报,物管中心仓库送合金到生产厂验收签字手续不全,任意指定

7

卸车地点,从而给不法人员偷盗、侵占合金资产造成可乘之机,如此隐患容易造成合金流失并因此影响产品质量。公司“大监督”体系领导小组当即决定,由监察审计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调查了解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合金需求计划申报和签收制度,规范相关流程。通过及时规范流程和制度,提前堵塞了贵重合金流失的漏洞。

(四)要有具体的操作流程。

企业“大监督”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切实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必须有严密的操作流程,避虚就实。某某钢厂规定“大监督”体系成员单位必须按月填报《监督信息卡》,《监督信息卡》主要填报监督检查的内容及相关情况、发现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线索。同时将每月的监督工作例会情况及时整理成《“大监督”体系例会会议纪要》,将“大监督”体系各成员单位在例会上提出的问题,明确牵头整改落实单位、参与单位、整改完成时间,整改落实情况在下次例会上进行检查报告;对发现的违纪违规案件线索,组成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对企业中的关键敏感环节,如招投标、进厂原材料监督,由纪检监察部门和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全程参与。环环相扣的操作流程,使“大监督”体系的运作有条不紊,工作效果实实在在。2018年4月,审计部门在“大监督”工作例会上通报:某全

8

资子公司2017年设备备件采购金额1300万元,通过招标程序采购的只有92万元,招标采购率只有7%。公司“大监督”体系领导小组当即决定,由企业管理部牵头、监察审计部、实业投资管理部参与,对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和改制企业采购招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其他子公司也存在类似问题。“大监督”体系领导小组将这一情况及时提交公司党政联席会研究,公司立即组织修订规范子公司和改制企业招标管理和监督办法,并由公司纪委组织职工代表全面加强招投标监督工作,从而迅速弥补和规范了这一管理和监督的薄弱环节。

(五)要有科学的评估机制。

“大监督”体系的运行效果如何,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有多大,发现的问题整改的效益是否体现,不能由监督工作小组领导成员单位口头说了算,必须有督查评估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估来衡量。某某钢厂明确由公司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牵头,相关业务部门参与,对“大监督”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并对工作进度和效果予以通报,接受公司各单位和职工群众的检验,使监督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一样实打实。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