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钉墙施工技术方案-0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土钉墙施工技术方案-0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1817655ad02de80d4d840d4

中国华能集团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实验楼B栋土方、降水、护坡、CFG桩工程

预计土方量约17110.79m3方。一次应完成一个分区一步挖土任务。

②深度控制:为提高工程进度,结合工程场地土质不利于开挖后车辆走行的实际情况,每层挖土深度约为1.5-3.0米。每层土方开挖均先在基坑边缘挖至相应设计的基坑支护高度,留出护坡工作面交与护坡方进行基坑支护。在基坑支护的同时,在不妨碍其施工的情况下。土方继续开挖至每层设计深度留待边坡支护施工。最后一步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上50cm。此层需注意避免超挖扰动地基土,测量人员要盯岗到位,严格按照设计预留标高控制挖深。

3.2基坑支护方案简述

场地周边距无重点建筑及周边条件简单,无敏感性建筑物或管线,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属于二级基坑。

基坑四周均采用常规土钉墙支护方式支护,根据基坑深度不同分为4个剖面,即1-1、2-2、3-3、4-4剖面;连廊处为5-5剖面,采用打入式土钉,挂网喷射混凝土。 3.2.1、土钉墙方案

边坡深度:1-1剖面9.29m,2-2剖面8.27m,3-3剖面6.5m,4-4剖面4.39m。 放坡比例:1:0.3

设置土钉道数:1-1剖面6道,2-2剖面5道,3-3剖面4道,4-4剖面3道。 土钉横向间距:1.6m

土钉竖向间距:1-1剖面自上而下为:1.2m、1.5m、1.5m、1.5m、1.5m、1.4m。 2-2剖面自上而下为:1.5m、1.5m、1.5m、1.5m、1.5m。 3-3剖面自上而下为:1.5m、1.5m、1.5m、1.5m。 4-4剖面自上而下为:1.2m、1.4m、1.4m。 设置竖拉筋:每隔3.2m设置一道竖拉筋。

面层设计:坡面挂200×200Φ6.5钢筋网然后喷射100厚C20混凝土。 3.2.2、素喷混凝土方案

5-5剖面按照1:0.5~1:1放坡,边坡采用打入式土钉、定制钢板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喷护面板混凝土C20,厚度80mm。

6

中国华能集团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实验楼B栋土方、降水、护坡、CFG桩工程

4.基坑监测方案

4.1基坑监测内容

本工程采用信息法施工,为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分析,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使基坑不发生意外破坏和变形。

本工程边坡进行坡顶水平位移观测。

4.2观测点的布置

4.2.1在基坑边缘外相对稳定地方沿基坑边线延长方向设置测量基准点,作好标记为边坡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点;

4.2.2边坡坡顶水平位移、垂直沉降观测点在坡项布设,测点间距可以适当调整(详见变形观测点布置图)。测点做好明显标记,予以保护;

4.3观测精度要求

水平误差控制<1.0mm 垂直误差控制<1.0mm

4.4观测时间方法

4.4.1采用方向法进行观测,从基坑开挖开始观测。位移观测点在第一步护坡做完后布置,并做好基准点的维护。土方开挖期间,要每天观测一次,其它可每周观测2~3次,并做好记录。

4.4.2设专人专用水准仪及经纬仪进行观测,记录要准确工整严禁涂改,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

4.4.3如地面变形产生裂缝时,应增设观测点,随时观测裂缝的变化。 4.4.4基坑开挖完成15天后,如边坡稳定不再继续变形,每两周观测1次。

4.5场地查勘与观测成果分析

4.5.1每次观测结果应详细记入汇总表,正常情况下,分阶段每周进行观测成果汇总,定期报告变形情况;

4.5.2对观测结果集中进行讨论,分析变形是否过大或是否趋于稳定,及时发现问题并确定是否需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7

中国华能集团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实验楼B栋土方、降水、护坡、CFG桩工程

4.6注意事项

4.6.1每次观测应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

4.6.2观测期间使用同一种仪器,同一个人操作,不能更换。

4.6.3加强对基坑各侧沉降、变形观测,特别对有地下管线的各边坡要进行重点观测。

8

中国华能集团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实验楼B栋土方、降水、护坡、CFG桩工程

5.CFG桩施工设计方案

地基处理要求在基础下采用CFG桩地基处理。工作内容包括CFG桩施工、截桩头,桩间土清理及褥垫层铺设等相关工作。 CFG桩设计结果见下表:

施工 桩长 (m) 13.5(-0.5400.00 1.50*1.5 保护桩长) 桩径 (mm) 桩间距 (m) 桩数 (根) 126 土方开 挖标高(m) 30.2 桩底标高(m) 16.7 CFG桩设计详见CFG桩平面布置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