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012054王金艳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0906012054王金艳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18cc4d03186bceb19e8bb55

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籍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本系统是由Visual Studio 2008软件工具下分析、设计、开发大中专院校的学籍管理系统的过程。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的论证,对应用领域进行调查分析,参考各种资料和进行数据库编程实践,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已经基本上成功地实现了设计要求。是我们设计的数据库系统能够实现班级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等功能。该系统基本上满足了用户在学校信息管理方面的需求,用户界面友好。

1.3所做的主要工作

1、系统需求分析阶段,重要是找资料分析学籍管理需要做到那些功能。2、系统分析阶段,主要是画E-R图和二维表,数据字典,业务流程图。根据需求分析所需要的功能画出E-R图,在转化成二维表;在画出数据字典。 经过查资料和看书,在结合学籍管理系统画出业务流程图。

3、系统设计阶段,主要是负责:建立数据源(ACCESS),系统的界面设计与代码设计。在做系统界面、代码设计花了一个星期才做好,做的也不太好还有些功能未能实现。我觉得我已经很认真的去做了,能做到这个水平也不错了。这次的毕业设计我学到了很多,比如说怎样排版,做一个设计的思路,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也让我巩固了一些以前所学的知识。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本文总共分五章

第一章 绪论:主要包括四点。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的开发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分析:针对用户的需求和系统的管理,对系统设计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对设计进行了初步调查,设计的可行性研究,系统的详细调查,提出新的逻辑方案,并描述了新系统的业务流

- 3 -

第一章 绪论

图、数据流图。

第三章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该章主要包括两节内容。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总体设计中主要对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划分,确定了计算机的处理流程。详细设计中主要是建立了关系型数据模型,E-R图并转换为二维表,建立数据字典。

第四章系统实现:该章主要包括两节内容。主要的内容是界面、代码设计的实现,数据源的建立。系统的实现是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

第五章系统的管理维护与评价:该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系统的管理维护,系统的评价,系统设计的心得与收获。

- 4 -

第二章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2.1系统的需求分析

本系统为了实现学校在校学生、离校学生各项信息资源的查询、统计、添加、删除、维护与管理,方便用户的管理与需求。将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分为: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和用户管理四个功能模块。

1.班级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对班级进行管理,本模块又分为二个子模块。 ?创建班级 ?班级浏览

2.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对学生信息(如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等)进行管理,本模块又分为二个子模块。

?添加学生信息 ?浏览学生信息

3.课程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对每个班所学的课程进行管理。 ?添加课程信息 ?浏览课程信息

4.成绩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进行管理。 ?学生成绩录入 ?学期成绩查询 ?学生成绩查询 ?班级成绩查询

2.2系统分析的概况

系统分析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工作的方法与技术。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的,就是按照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

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即根据系统规划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尽可能弄清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也即提出

5

第二章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因此,这个阶段又称逻辑设计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系统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2.3系统初步调查

本系统初步调查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与本校的教师,尤其是与学籍管理处的教职工进行交流,经过调查研究。学校现有教职工200余名,在。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籍管理和培养方向是至关重要的。

本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1.学校现行的学籍管理方式仍为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传统手工处理方式。学籍信息管理没有完全科学化、规范化、处理速度较慢,因此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

2.学校领导对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在很多时候不能得到全面而又及时的反馈,因此不能适时指导教学方向,以至有所影响教育质量。

3.部门之间信息交流较少,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协调工作,容易出错。因此,通过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使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使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正确性,使学校的信息流程和流向清晰化、合理化。第一时间把握学生信息,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4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二项活动。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与计划。

可行性研究是对系统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新系统设计方案有以下三个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WindowsXP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选用Access,该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选用visual studio2008,这是目前数据库应用软件的主流开发平台。

2.经济可行性

采用新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提高学生信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