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明朝及南明诸王诸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评点明朝及南明诸王诸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1b322e09b89680203d82534

评点明朝及南明诸王诸帝

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关于明朝的起止时期,史学界一般认为是从洪武元年(1368)至崇祯十七年(1644),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共277年。在明朝灭亡后,明朝的残余力量从崇祯十七年(1644)至康熙三年(1664)先后在南方各地建立起了数个政权,称为南明,历时21年。以下就对明朝及南明诸位帝王为政的突出之处、功罪善恶做简要的评点。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原名朱重八,汉族,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25岁时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的暴政,1361年,受封为吴国公,三年后自称吴王。到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作为一名贫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深知民间疾苦,了解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在他即位后不久,发现有许多富民隐瞒田产、逃避徭役,便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土地赋役制度改革。在继承宋元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鱼鳞图册编造工程,曾多次派人在全国范围内核查土地。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在洪武二十年(1387)全面完成了鱼鳞图册的编造工作,基本掌握了全国的户口和耕地情况,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附着于土地,为其纳粮当差。明朝初年,沿用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但是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由于权力下移,因此进行政治制度地大胆变革和创新:废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相监督、牵制,向中央负责。废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事务,直接向皇帝报告。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朱元璋的专制主义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皇帝兼行相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之一。相对权力的增加,所要处理的政务也相应增加,同时也成为历代君主中勤奋的一位。朱元璋一生生活简朴,严于律己。皇宫没有雕梁画栋,也从不种植奇花异草。每逢地方上遇到特大灾害,朱元璋与皇家的人都要吃一餐麦饭和野菜表示与民同甘共苦。他一日三餐都十分简单,直到晚年身体不行时,才稍有改变。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在骨子里存在了自卑的情节,明朝的文字狱多集中在明太祖时期,朱元璋从各级各地官员上表笺祝贺或颂扬功德中严加挑刺,披罪理由之荒谬,网罗人数之多,惩罚之惨重,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明朝初年,许多官员蹈袭元朝的弊政,擅权枉法、贪赃受贿、蠹政害民。朱元璋亲自制定、颁布《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共236条,其中惩治贪官污吏的有150多条,而且极其严厉,总共罗列凌迟、枭首、夷族等惩罚,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作为一个封建

君主,朱元璋对于权力的追求达到了极致。朱元璋认为那些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公侯武将会对自己的君权造成威胁,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朱元璋一方面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逐个除去那些他看不顺眼或者有疑心的将领,另一方面大力加强特务机构,到洪武十五年(1382),特别设立了隶属皇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加强对大臣和百姓的监督,弄得满朝大臣人人自危,百姓惴惴不安,完全体现了朱元璋专横、残忍、暴虐的一面。

明惠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历史上第二位皇帝,他的父亲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被立为太子,但是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照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逝世后,年仅21岁的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即位后,实行政治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史称“建文新政”。朱允炆加强了文官在国家政事中的作用,大开科举考试,并下诏要求举荐优通文学之士,授予官职。皇帝身边的几位重臣皆是饱读诗书的才子,文人们获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政治地位,对朝廷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对皇帝忠心耿耿。朱允炆采纳了谋士们的建议,进行改革,首先重德省刑,锐意文治,崇尚礼教。下诏全国行宽政,平反冤狱,纠正了一些冤假错案,一批无辜的官吏得以恢复自由,被发配远方的人也得以回到家乡。其次是均免赋役,减免历年逋租和天下荒田租税。对于佛教势力多占良田的现象也加以限制。另外在吏制方面,朱允炆也进行了改革,重新更定官制,大力精简机构,革除冗官,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朝廷内,对宦官管教甚严,同时又诏谕地方官,一旦发现宦官奉使横暴、虐害士民就立即擒送京师,加以严惩。通过以上的措施,朱允炆给百姓和官吏都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因此后人有“四年宽政解严霜”之誉。削藩作为新政的一项重要措施,虽然对巩固皇权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在削藩的决策上朱允炆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就是没有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而是从其他藩王下手,先后废了周王朱橚等五王为庶人,引起了藩王们的岌岌自危,还打草惊蛇,使得燕王朱棣加紧做出准备,增加了削藩的难度。而且由于自身性格过于仁慈、过于柔弱的弱点,在与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有好几次都可以将其擒获,但朝廷诸将却因奉了朱允炆不杀叔父的诏令,不敢临阵强逼,致使朱棣得以死里逃生。由于受困于柔弱的性格、空疏的道德和贫乏的政治经验,朱允炆在朱棣的步步紧逼之下最终丢失了皇位。但是在燕王朱棣攻下南京之后,朱允炆的结局到底怎样,至今仍是一个不解的谜案。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1424年在位。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11岁是被封为燕王,21岁就藩北平,40岁以“靖难”的名义兴兵,攻打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并从其手中夺得了大明江山,改年号为“永乐”。死后

原庙号为“太宗”,百年之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朱棣对于大明王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果断削藩。由于朱棣本身是藩王,是从皇帝手中夺取的政权,在自己执政后也担心藩王势力太盛会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因此决定削藩。在削藩过程中刚柔并济,凭借重兵在手,将众藩王或迁南方,或废为庶人,分别解除了各藩王的兵权。2、迁都北京。朱棣由于长期镇守北京,因此深知北京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早有迁都北京的打算,但需要考虑到加强北方边防的因素,迟迟没有行动。最终在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下诏正式迁都北京,改称京师,以南京为留都,同样设立一套政府机构,但诸司印信都移至北京,北京从此成为明朝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编纂书籍。朱棣君临天下后,锐意标榜文治,喜欢聚众编书,命人编有《古今列女传》、《历代名臣奏议》、《五经四书大全》、《为善阴骘书》、《孝顺事实》等,其中最著名的要属《永乐大典》,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内容包罗万象,保存了大量自先秦至明初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4、巩固边防。除了平定安南和五次亲征漠北蒙古外,还在东北地区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在西南地区建立贵州布政司,在当时称作西番的青海、西藏一带,修建驿路,设立驿站,敕封番僧王号,加强管理。5、浚通南北运河。为了巩固中央政权和发展经济,朱棣命令刑部侍郎金纯和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以畅通运道,缩短南北漕运的路程,确保水路运输正常。然而,朱棣完全继承了朱元璋多疑嗜杀、好大喜功的性格。出于篡位者的心理和巩固夺位斗争胜利的需要,朱棣下令将建文四年(1402)改为洪武三十五年,并决心以武力手段进行一场建文旧臣的大规模清洗。他公开发出赏格,允许军民人等绑缚那些不肯投降的建文旧臣,并分级升赏。于是就有不少人因告密而得官,更有甚者乘机报私仇、抢劫财物,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他以令人发指的残暴手段,对当年力主削藩和受到朱允炆信任的旧臣大肆诛戮,株连范围之广甚至超过了异族入侵,为历朝历代所罕见。最惨烈的当属方孝孺的“诛十族”案,可谓是空前绝后。朱棣任用宦官分赴各地镇守,并在“锦衣卫”之外,另设“东厂”,由亲信宦官统领,对当时上至太子亲王、公主驸马,下至普通官吏和芸芸百姓进行严密地监视。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其实自己也处于宦官的监视之下。东厂专门侦缉、搜捕、惩办朱棣所谓的“妖人”、“叛徒”和“大奸恶”。朱棣将宦官的管理权由吏部转归至内廷,为宦官的政治活动提供了方便。朱棣还派郑和下西洋,美名其曰向海外诸国显示大明王朝的繁荣强盛,但是在我看来,郑和下西洋是一项弊政。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统治下,这种官办的“朝贡外交”除了会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之外,对经济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

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是明朝历史上的第四位皇帝,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永

乐二年(1404)被册立为太子,二十二年(1424)登基,次年改年号为洪熙。他执政不到一年,但因其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可以说他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君主。他本可以创造更多的辉煌,赢得更好的名声,但由于其短命而成为明代帝王史上的一颗流星。朱高炽仁爱、儒雅,在登上皇位后,针对朝政的弊病,采取了一系列减轻民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措施,开始进行他的一系列仁政改革。首先,在政治上,赦免了建文帝时期的旧臣和明成祖时遭连坐而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允许他们返回原籍;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假错案得以昭雪,并恢复了一些大臣的官爵,如建文朝的忠臣方孝孺的冤案等;选用贤臣,裁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杨”辅政;修明纲纪,废除古代的宫刑,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法,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其次,在经济上,下令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的珠宝采办,以减轻百姓负担;减免税收,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给农民捕鱼。另外,在思想上,崇尚儒学,褒奖忠孝,并善于纳谏,因此在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在科举制度上,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规定了录取比例为“南六北四”,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影响深远。正是由于朱高炽即位后所推行的仁政,尽管他在位时间很短,但后人却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称其“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于文、景比隆哉。”作为一位皇帝,朱高炽的文治显然是为后人所称道的,但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有两个内侍搀扶着才能行动,而且还总是跌跌撞撞的,并从小就没有表现出丝毫“武功”的天分,作为一个封建君主,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大的弱点。而且他的顺利继位大多靠的是自己深受明成祖朱棣喜爱的儿子朱瞻基以及严谨、十分讨成祖和仁孝皇后欢心的妻子诚孝皇后张氏,并不都是自己争取得来的。另外,朱高炽从登基到去世不足十个月,他的突然暴毙也成为了众多历史之谜中的一个,后人争论不断。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汉族,是明朝历史上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时就非常受祖父和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被立为皇太孙,确立了储君的地位,曾数度追随成祖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炽病逝,朱瞻基即皇帝位,年号“宣德”。尽管他在位只有十年时间,但却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以自己的德政和治道将明朝推向了“仁宣之治”的黄金时期。朱瞻基在没有亲政之前就展露了作为帝王的睿智与果敢。恰逢朱高炽病逝,朱瞻基正在南京,当日就要动身回北京,但却听说汉王朱高煦要在半路截杀他,自立为帝。左右都劝他整顿兵马以作防范,但是他却轻身出发,日夜兼程地赶回北京,回京之后,一方面妥善处理父皇的后事,一方面加强北京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然后从容登基。朱瞻基登基以后,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从明太祖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