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和思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和思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1e4fc7cb7360b4c2e3f6471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和思考

(二)、个人成绩评定

个人成绩在合作学习中也是对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我们如何评价呢?下面我们提供了两种方法: 1、组内成员分数均为一致

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时候一般都是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整个学习过程,老师不

可能时时刻刻的监督和观察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每个小组内的成员都是相同的分数,相对而言是公平的,也可以激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组内成员获得不完全相同的成绩

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一点,那就是一个小组内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会有那么几个学习不主动,表现不太理想的学生, 假如我们都给他们相同分数的话,客观上就存在不公平的因素。那么我们就运用组内成绩不完全相等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促进不爱学习的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也激励表现好的学生继续发展。具体实施方法为: (1)设置基础分

所谓基础分就是我们在进行学习前教师根据合作学习的内容和难度等情境设置的一个底线分数,该分值每个学生都相同(但实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于个别学生的工作表现而做相应的扣减)。通常一个完整的合作学习过程的考核会包括集体合作考核、个人的表现考核等方面。因此这个分值的设置我们通常按百分比来确定。例如:我们进行本次合作学习的总分数为100分,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本次学习的内容和难度,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和思考

基础分可以适当的占一定的比例。但是基础分不宜太少,一般在60%-90%左右(如果进行小组间的测验成绩依照做题的效果给基础分)。这个分数我们不妨也可以理解为小组整体成绩。 (2)设置加分项目

加分项的选择是进行个体成绩评定的关键。那么我们可以在组间进行小组报告的时候,对组间报告的不足进行补充、更正的个人进行加分;在进行学习时候通过老师的考核观察,对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进行加分。但是对于加分的范围要有所把握,不宜太高,最好控制在1—3分。

综合以上两部分的考核,最后个人的总成绩为:基础分+所加分数。

四、数学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由于在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还在处于摸索的半成熟阶段,但是他已经表现出了明显

的优势,他为我国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起了很大作用,不过他也存在不足和缺点,我们只有客观的看待合作学习的优点和不足,全面审视之,才会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这种教学模式健康的发展。

(一)、数学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合作学习的优点和局限性

1、数学课堂进行合作学习的优点

王坦2003发表了《论合作学习的教学论贡献》,他认为:“合作学习开拓了现代教学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教学互动理论,创新了教学组织形式,凸显了教学的情意功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和思考

能,建立了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那么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也不例外的符合和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和功能。

首先,在课堂中进行和做学习,开拓了现代教学的新研究方向。因为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时的总体方向是面对全体学生,总体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业出成绩,最后是达到热爱祖国、爱集体、爱班级、学会和提高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某些意义上讲,他将教学推向社会化,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新革命,具有现代教育的发展的特性。因此,他开拓了教学论研究的新领域。

其次,在课堂中进行和做学习,丰富了教学互动和教学的组织形式。美国著名系名理学家、合作学习的倡导者斯莱文在《教育中的合作革命》中呼吁:“应该把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纳入整个学校系统的运行轨道中,其中包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行政人员、学校和家庭社区、一般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全面合作??学校将成为更人道、更愉快的工作和学习场所。”而合作学习采用了班级授课制与小组活动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应当兼顾学生的个体性和集体性,以达到集体和个人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故此,我们认为:“教学不应该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应该是动态因素之间多边的统一体”。在课堂中充分运用合作学习,正体现了这些观点,也为合作学习的研究和提高合作学习教学系统的有效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最后,在课堂中进行和做学习,体现了教学情意功能,也建立了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合作学习是一个力求认知、情意和技能等诸多目标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那么他必定要将教学视为动态因素多边互动、协调进行的活动。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以后,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进而发展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此时教师也有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和思考

充分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这样就实现了师生角色的最佳科学定位了。

2、数学课堂进行合作学习的局限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观点,古罗马昆体良学派曾指出:学生可以从互教中受益;

19世纪初,帕克(Park,F.)和杜威(Dewey,J)就积极倡导,并在美国的教育中掀起了高潮;20世纪70年代斯莱文、约翰孙兄弟、卡甘等学者将原有的合作学习观念发展为一系列的原理和策略,这样合作学习的基本体系才得到了发展和改进,但是毕竟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理论系统还不够完善和具体,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也就存在诸多的局限和不足,我们要审视之,真确的对待它。下面我们就具体的问题来具体分析;

第一,分组问题及小组人数的确定。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分组,再者就是小组人数的确定,我们通常我们都提倡运用“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但是我们对学生的各个情况并不好准确的把握;究竟每组都少人才是最佳的搭配等,基于这些问题,也会给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带来影响。

第二,学习进度难以有效把握。虽然我没强调在分组的时候力求“异组同质”,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很难让每个组的实力完全均衡,总会存在差异。那么就会出现学习的过程中各组学习的把握程度和学习进度不一致,导致一些小组落伍掉队,学习进度跟不上,最后就会产生学习进度的差距,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在课堂中进行数学教学时要认真研究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