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9册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9册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1e503347e21af45b307a8fb

可畏可敬:既畏惧又尊敬。

发烧友:对某项事业或者活动非常迷恋、专注的人。 悠然:悠闲的样子。

3.默读课文

我们扫清了文字障碍,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要想把事情说清,我们原来学过的方法你还记得吗?(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串联起来,就是这件事。)

指名说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针对起因、经过、结果是否全,语句是否通顺,评价学生的主要内容。

(“我”在美国跟叔叔一起钓鱼时,遇到森林警察来检查,从而亲身感受到美国森林警察执法的严格与对动物的怜爱之情。深刻感受到森林警察的可畏与可敬。)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扫清文字障碍,体感知课文,训练归纳概括能力。 (三)理清顺序,讲述故事

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了这件事,还要能够把这件事讲给大家听。你能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为了便于自己的讲述,我们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找到几个关键的词语,这样我们就能够围绕关键词语讲述了。

去钓鱼——做助手——检查证件、鱼饵、鱼钩——大小鱼全收——检查鱼——受罚——法规

这样我们就能完整的讲述这个故事了。请同学们先自己说说。 指名讲故事,评价学生表达的完整和流畅。

【设计意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理清故事顺序,通过讲述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中美对比,阐述观点

讨论1:美国马里兰州关于钓鱼的“规矩”以及森林警察的严格执法,是否有点小题大做呢?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基本观点: 1.森林警察是依法办事,终于职守。

2.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去认真做的,制定了法律、法规,如果大家

都不遵守,法律、法规本身就失去了作用。

3.处罚是对违规人的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 4.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不能讲人情。 讨论2:中美差异如此之大,是不是中国就不如美国呢?

教师口述资料:美国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法律制度已经十分的完善了,在执

17

法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我们中国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法律体系基本完备,在执法上也在不断的完善。如果我们也发展200多年,到那时我们的祖国将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大家畅想一下。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设计意图】在讨论中提升学生对这件事的认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美国森林警察的可畏与可敬,让我们感受到了美国执法的严格。这也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祖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发展,让我们的祖国也更美好。

拓展阅读:推荐同学们读一读《中美文化对比》,相信大家会对中美文化间的差异有更深刻的理解。

【设计意图】课堂结束了,但阅读没有结束,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面。

附:板书设计

4* 森林警察

可畏 可敬

执法严格 依法办事

5 记金华的双龙洞

房山区窑上中心校 张兰波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及相关新词,认读2个字,并能借助工具书和文中具体语言环境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了解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4.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8

1. 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 了解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三、教学难点

了解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四、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栽、兀、系”等13个生字和认识“浙、臀”2个认读字;能借助工具书和文章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并积累“蜿蜒、盘曲而上、突兀森郁、颜色各异、变化多端”等词语。

2.了解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4.学习整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重点

1.根据阅读的需要从课文中提取关键性信息,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了解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整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三、教学难点

了解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学习整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起势: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

19

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你想去吗?

2.出示课题,释题引入(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那个金华的双龙洞呢?(“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

3.导入: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我们随着课文再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请同学们快速读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叶圣陶老人,谈金华的双龙洞,同时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承接:初读文本,理清顺序与结构

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写作顺序,明晰各段间的联系。

自读提示: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 重点处理难字、新词。 ①读音

Wān jí rǔ sǔn 蜿蜒 即使 石钟乳 石笋 ②新词: 孔隙 突兀森郁

3.根据学生对自然段内容的认知进行整理,梳理出基本结构。 游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设计意图】在初步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篇章意识。 (三)聚焦:感悟文本,激活语言与情感

1.默读思考:每一处景点有什么特点? 2.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一(1)交代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二(2—3)讲路上的见闻 三(4)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 四(5)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 五(6—7)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 六(8)讲乘船出洞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