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版本)专题9《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扬名版本)专题9《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20e75eead02de80d5d84006

扬名中学高三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9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专题九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答案

考点一 命题角度1

解析 第(1)题,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随着珠三角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多,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农民用花基、菜基取代桑基、蔗基,生产花卉、蔬菜,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经济收入,故选D。第(2)题,城市数量增加,使城郊农业发展较快。城郊农业深受城市市场的影响,要为城市人口提供大量的花卉、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种桑、种甘蔗显然与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故选A。答案 1.(1)D (2)A 命题角度2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材料中提到“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大盐湖属内陆盐湖”,因此大盐湖为高盐水域,适于卤虫生长;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多条河流注入大盐湖,为卤虫生长带来大量营养物质。第(2)题,本题考查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最终决定农产品的产量,材料中提到了早期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因此市场需求小,且产品需低温运输,运输成本较高。第(3)题,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影响。结合材料,从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技术等方面分析。如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说明海洋渔业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同时技术提高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材料中提到的“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显示了水产养殖业对卤虫产业规模的影响。第(4)题,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若赞同则从发展卤虫捕捞业的有利条件及有利影响角度回答;若不赞同则从发展卤虫捕捞业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

答案 2.(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小。

(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对点演练] 题组一 解析 第(1)题,本题以鲜切花的生产和销售为背景,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及相关知识。哥伦比亚地处赤道附近,与美国相比,在冬季其生产鲜切玫瑰花的突出优势为气温较高。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的位置关系。墨西哥与美国相邻,与哥伦比亚相比,其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突出优势是距离近,运费低。答案 1.(1)C (2)A

题组二 解析 第(1)题,海南岛纬度较低,水热充足,西瓜成熟早,上市早,而其他地区西瓜还没上市,属于反季节销售,海南西瓜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利润高,C选项是正确的。海南岛人口较少,本地的市场较小,D选项是错误的。第(2)题,5~8月全国各地的西瓜相继成熟上市,而且北方西瓜由于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质量优于海南西瓜。海南距离全国大部分地区市场较远,运输费用较高,竞争力较弱,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 2.(1)C (2)D

题组三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若选择甲地,则由图可知,甲地位于埃及,属于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农作物主要为棉花、水稻、小麦等,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尼罗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从土壤、

第 - 13 - 页 共12页

扬名中学高三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9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水源、气候(日照、热量、温差)等角度考虑。若选择乙地,则由图可知乙地位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塔里木盆地),农作物主要为棉花、水稻、小麦等,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从土壤、水源、气候(日照、热量、温差)等角度考虑。

答案 3.甲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乙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题组四 解析 明确题干的限定词“限制”、“气候条件”,知道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光照、昼夜温差等方面,结合英国气候特点、成因及图示气候资料进行分析。

答案 4.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考点二 命题角度 【审题专练】 答案 1.D

图像信息 解析 乙地所在区域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农田地块小,机械化水平低,A项错误;季风水田农业需要的水利工程量大,B项正确;乙地劳动力丰富,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善于精耕细作,属密集型农业,C项错误;乙地的水稻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D项错误。答案 2.B

解析 由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得出,该地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因而属于混合农业,D正确。答案 3.D

[对点演练] 题组五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确定位置,此区域位于亚欧大陆西部,欧洲西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发展乳畜业,由此向欧洲内陆,随着降水的减少,农业地域类型逐渐发生变化,即由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过渡。第(2)题,图中M位于欧洲西部,属于乳畜业,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第(3)题,图中②是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混合农业。 答案 5.(1)C (2)A (3)D

题组六 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①为混合农业,典型分布地区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②为水稻种植业,典型分布地区为亚洲季风区,在我国有典型分布;③为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典型分布地区在阿根廷(或欧洲西部)。第(2)题,根据上题判断,①为混合农业,有利于农民随市场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②为水稻种植业,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大,但受自然灾害影响

大;③为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乳畜产品主要销往本地城市,大牧场放牧业的肉制品及皮毛制品主要销往国外,二者都属于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第(3)题,甲图所示地区为地中海沿岸地区,适合发展地中海农业,而①为混合农业,组合不合理;乙图所示地区为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丙图所示地区为几内亚湾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区,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丁图所示地区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

第 - 14 - 页 共12页

扬名中学高三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9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发展种植业,但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答案 6.(1)A(2)C(3)B 考点三 命题角度1

答案 1.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命题角度2 解析 第(1)题,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耕地开发条件较差。故选B。第(2)题,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提高机械化水平,增加资金投入,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都有利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已经很少。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故选B。答案 2.(1)B (2)B [对点演练] 题组七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化肥施用量少的原因以及该地农业突出特点形成的原因等。第(1)题,环境质量优良的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人为排放污染物少。题目要求“分析”,故要具体说明原因。第(2)题,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主要从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日较差大考虑。该地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虫卵不易越冬;该地夏季气温日较差大,夜晚气温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第(3)题,建三江化肥施用量较少,一方面是自然原因,该地土壤肥沃;另一方面是人为原因,材料显示该地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可以有效控制施肥量。第(4)题,“绿色”是指该地稻米质量优,主要原因是环境质量好、农药和化肥施用少、技术先进;“米都”是说明该地稻米生产规模大、单产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

答案 7.(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

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专题提升练

解析 甲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这里是俄罗斯城市集中分布区,市场条件好,适宜发展城郊农业和乳畜业。乙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位于俄罗斯南部地区,水热配合条件比其他地区要好些,是俄罗斯小麦集中种植区,但由于纬度高,热量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答案 1.B 2.A 3.C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向东北移动,所以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东北地区。第5题,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大规模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具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高和商品率高等特点。答案 4.B 5.D

解析 第6题,甲农业区位于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农业区位于拉普拉塔平原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甲农业区有大片的热带草原分布,乙农业区为世

第 - 15 - 页 共12页

扬名中学高三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9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界著名的潘帕斯草原,两区域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发展了大牧场放牧业。第7题,乙农业区大量生产牛肉等畜产品,欧洲市场广阔,牛肉等畜产品的消费量大;非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狭小;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是世界主要农畜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不需要大量进口乙农业区的农产品。答案 6.C 7.D 解析 第8题,该河谷的北坡是阳坡;青藏高原东南河谷常受夏季风(西南风)影响,所以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丙地为最适宜发展河谷农业的地点之一;海拔低处气温较高,则乙地气温最高,热量最丰富,河谷底部灌溉方便,故乙地也是最适宜发展河谷农业的地点之一。第9题,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夏季气温较低,光照强,有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作物生长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累积(白天由于无抑制性高温影响,光合作用无“午睡”现象;夜晚气温较低,作物呼吸作用微弱,消耗有机物少);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高产地带。答案 8.D 9.A 解析 第10题,我国50?N的某牧区,应为内蒙古东部的半干旱牧区,这里为生态环境脆弱区。开垦草地、过度放牧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扩大、水土流失加剧,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可能导致水污染。第11题,该区域内地势高差较小,因地形导致降水差异较小。河道弯曲,河床两侧排水不畅制约了树木的生长。由于纬度较高,这里存在季节性冻土,地表下的冻土层阻挡了水分的下渗,也阻止了树木根系的发育。答案 10.B 11.A 解析 第(1)题,河流谷地地势低平,热量充足,农业用水便利。第(2)题,湟水谷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河谷农业。由于地势高,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和青稞。第(3)题,青海省地处高原,气候的大陆性显著,牧草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过度放牧现象,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突出。 答案 12.(1)河谷地区海拔较低,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地势较平坦;灌溉水源丰富;土层较深厚。 (2)河谷农业。小麦和青稞。

(3)条件:海拔较高,热量与水分条件适合牧草的生长。环境问题: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小,优质牧草减小。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所以该区域可能出产的林果类产品有苹果、梨等,香蕉属于热带水果,柑橘适合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D正确。第(2)题,要注意结合提示来回答。植被的增加,气候方面可从气温、降水和气候整体状况等角度分析;土壤方面可从土壤的基本特性(酸碱度、肥力和土壤紧实度等)和水土流失等角度分析;河流方面一般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角度思考;自然灾害发生几率则应该从影响其形成的因素方面思考。第(3)题,分析发展种植业的自然优势一般从气候(光照、热量、温差、降水等)、土壤、河流等方面进行。 答案 13.(1)D (2)调节气候,(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增加;(流水对表层土的侵蚀减弱)水土流失减轻;(且枯枝落叶增多,)土壤肥力提高;河流含沙量减小,河床淤积减少;(下渗增多)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旱涝灾害发生几率降低。 (3)属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位于冬季风背风坡,无霜期较长,热量条件较好(冬季西部山地阻挡寒冷气流,利于冬小麦越冬);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第 - 16 - 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