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3核舟记(练习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3核舟记(练习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21d976f93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6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课后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罔不( ) 箬篷( ) 八分有奇( ) ...石青糁之( ) 手卷( ) 椎髻( ) ...天启人戌( ) 横卧一楫(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有误的一项是( )。 A.为(做。这里指雕刻)宫室、器皿、人物 .B.尝贻(赠)予核舟一 .C.盖大苏泛(广泛)赤壁云 .D.而计其长曾不盈(满)寸 .

3.与“为人五;为窗八”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中轩敞者为舱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嘻,技艺灵怪矣哉!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曾子之妻之市 .

(2)顾反为汝杀彘 .(3)遂烹彘也 .

6.翻译下列句子。

(1)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2)特与婴儿戏耳。

(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7.你认为曾子为什么杀彘?

8.曾子认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三、综合运用

9.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马明风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读初中后,我不再迷恋连环画、动画片;不再满足于童话带给我的欢乐,于是瞄上了“大部头”。

①我时而游览花果山,行走女儿国,看悟空斩妖除魔;②时而上梁山,逛祝家庄,看众好汉锄强扶弱;③时而漂弋海上,独闯荒岛,看鲁滨孙智救“星期五”;④____________。名著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1)根据画线句子内容任选一句写出作品名称及作者姓名。(作品与作者必须对应) ....

作品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

(2)联系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表现某一名著的内容。 ..

答案:

1.wǎnɡ ruò jī sǎn juàn jì xū jí 2.C 提示:C项有误,“泛”应为“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之意。 3.D 提示:A意思是“是”;B意思是“是”;C意思是“对”;原句与D项意思均为“雕刻”。 4.(1)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提示:翻译时注意重点词语“罔不”“因势象形”“灵怪”的准确含义,另外,该补充的地方应该补充出来。

5.(1)去、到 (2)通“返”,返回 (3)就 提示:联系全文,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推测词语的含义。

6.(1)曾参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参便马上要捉猪来杀。 (2)我不过是和孩子说着玩的。 (3)母亲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

提示:结合语境理解句子大意,要注意关键词语“适”“市”“欲”“特”“戏”“所以”等的准确含义。

7.为了正确地教育孩子,做到言而有信。(大意正确即可) 提示:理解语段大意后很容易概括,语言要简明。

8.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认识到身教的重要性,做到言而有信,以诚信为美。(大意正确即可) 提示:把握语段的主要内容,探究事件中包含的道理加以概括,语言要简明连贯。 9.(1)①《西游记》 吴承恩 ②《水浒》 施耐庵、罗贯中 ③《鲁滨孙漂流记》 笛福 (2)示例: 时而去新野,到东吴,看诸葛亮舌战群儒。 提示:此题考查作家作品及仿写能力。(1)根据语段中画线句子的阐述判断出作家作品即可;(2)仿写句子应该注意同一作品内容的关联性。

马明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