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心系疾病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医内科心系疾病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24f567e168884868762d65b

30.不寐,心烦胸闷,泛恶,嗳气,头重目眩,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宜选( ) A.髓海不足 B.脾肾两虚 C.痰浊蒙窍 D.瘀血内阻 E.肝肾阴虚

31.患者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词不达意,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耳鸣如蝉,舌红少苔,脉细弦数。证属( )

32.患者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伴有腰膝酸软,肌肉萎缩,食少纳呆,气短乏力,口涎外溢,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鸡鸣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细弱。证属( )

A. 胸痛 B.胃痛 C. 胸痹心痛 D.胁痛 E.惊悸

33.胸骨后或左胸发作性闷痛不适,甚至剧痛向左肩背沿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放射,伴有心慌,发生在饱餐之后。病属( )

34.胸部疼痛,伴有咳嗽气喘,呼吸,运动,转侧时疼痛加剧。病属( )

A.疏调气机,和血舒脉B.滋阴清热,养心安神C. 温经散寒,活血通痹D.补养心气,鼓动心脉E.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35.患者心胸疼痛时作,或见灼痛,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干盗汗,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治宜( )

36.患者心胸满闷不适,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叹息,遇情志不遂时诱发或加重,或兼见脘腹胀闷,嗳气则舒,苔薄腻,脉细弦。治宜( )

37.患者猝然心痛如绞,形寒肢冷,冷汗自出,心悸气短,多因气候骤冷或感寒而发病或加重,苔薄白,脉促。治宜( )

A.生铁落饮 B.癫狂梦醒汤 C.顺气导痰汤 D.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E.天王补心丹 38.狂病痰火扰神证的代表方是( ) 39.狂病痰热瘀结证的代表方是( ) 40.狂病火盛阴伤证的代表方是( ) A.癫病痰气郁结证 B.癫病心脾两虚证 C.狂病痰火扰神证 D.狂病痰热瘀结证 E.狂病火盛阴伤证

41.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或喃喃自语,多疑多虑,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 )

42.素有性情急躁,头痛失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不避亲疏,逾垣上屋,或毁物伤人,气力愈常,不食不眠。舌质红绛,苔多黄腻或黄燥而垢,脉弦大滑数。( )

43.癫狂久延,时作时止,有疲惫之象,形瘦,面红而秽,口干便难,舌尖红无苔,有剥裂,脉细数。( )

A.痫病 B.中风 C.厥证 D.痉证 E.痿证 44.突然仆倒,昏迷时间长,醒后常有半身不遂。( ) 45.突然仆倒,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 ) 46.突然仆倒,身体强直,角弓反张。( )

A.风痰闭阻证 B.痰火扰神证 C.瘀阻脑络证 D.心脾两虚证 E.心肾亏虚证

47.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舌质红,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

48.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

49.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 )

A.《医门法律》 B. 《伤寒论》 C.《医林改错》 D. 《医学人门》 E. 《景岳全书》 50.以手足逆冷为厥立论的医著是( )。

51.首先明确区分外感发厥与内伤杂病厥证的医著是( )。 52.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的医著是( )。

A. 痫证 B.眩晕 C.厥证 D.昏迷 E.中风

53.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但发作时间短暂,且发作时常伴有号叫、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小便失禁等。常反复发作,每次症状均相类似,苏醒缓解后可如常人。此为( )。 54.突然昏仆,并伴有口眼喎斜、偏瘫等症,神昏时间较长,苏醒后有偏瘫、口眼喎斜及失语等后遗症。此为( )。

55.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不定,甚则不能站立,耳鸣,但无神志异常的表现。此为( )。 A. 行气豁痰 B. 补气,回阳,醒神 C. 开窍,活血,顺气,降逆 D. 开窍,顺气,解郁 E.开窍化痰 56.气厥实证治法宜首选( )。 57.血厥实证治法宜首选( )。 58.痰厥治法宜首选( )。 三、X型选择题

1.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悸》提出心悸病因不外为( ) A.气虚 B.血虚 C.阳虚 D.痰饮 E.血瘀 2.《丹溪心法》认为心悸的发病应责之( ) A.气 B血 C..虚 D.痰 E.火 3.心悸的发生多因( ) A.体质虚弱 B 饮食劳倦 C.七情所伤 D.感受外邪 E.药食不当 4.心悸的虚证应分别予以( ) A.补气 B.养血 C.生津 D.滋阴 E.温阳 5.心悸的实证应予以( ) A.祛痰 B.除湿 C.化饮 D.清火 E.行瘀 6.心悸阴虚火旺证的治疗主方是( ) A.黄连温胆汤 B.天王补心丹 C.一贯煎 D.朱砂安神丸 E.导赤散 7.心悸心阳不振证的治疗主方是( ) A.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场 B.独参汤 C.参附汤 D.真武汤 E.栝蒌薤白半夏汤 8.心悸瘀阻心脉证的治疗主方是( )A.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B.桃红四物汤 C.血府逐瘀汤D.桃仁红花煎 E.失笑散 9.真心痛,寒凝气滞者可选用( )

A.补心气口服液 B.苏合香丸 C.滋心阴口服液 D.当归四逆汤 E.麝香保心丸 10.真心痛发作的特征是( ) A.胸部沉闷 B.疼痛剧烈 C.痰多气短 D.数分钟缓解 E.持续30分钟以上 11.胸痹心痛可放射到( ) A.肩背 B.咽喉 C.胃脘部 D.前臂 E.手指 12.胸痹心痛发作的诱因主要有( ) A.劳累 B.饱餐 C.寒冷 D.情绪激动 E.工作

13.胸痹心痛的临床表现包括( )A.胁肋部疼痛 B.左胸发作性疼痛 C.短暂胸部憋闷 D.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 E.胸骨后压榨性闷痛

14.真心痛的临床表现包括( )A.心胸猝然剧痛 B.持续时间较长 C.含硝酸甘油后立即缓解 D.四肢厥冷 E.冷汗淋漓 15.治疗心气不足型胸痹心痛的优选方是( ) A.参附汤 B.炙甘草汤 C.天王补心丹 D.养心汤 E.保元汤

16.临床判断失眠的依据是

A.睡眠深度 B.睡眠时间 C.能否消除疲劳 D.能否恢复体力 E.能否恢复精力 17.引起失眠的病因常见有 A.情志所伤 B.饮食不洁 C. 病后年迈 D.禀赋不足 E.心虚胆怯 18.失眠患者醒后常伴有 A.头痛头昏 B.神疲乏力 C.心悸健忘 D.视物不清 E.心神不宁

19.患者心悸不安,心烦不寐,腰酸足软,耳鸣头晕,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可选用 A.安神定志丸 B.酸枣仁汤 C.六味地黄丸 D.交泰丸 E.黄连阿胶汤 20.痴呆患者的共有表现是 A.忽笑忽哭 B.善忘 C.口中流涎 D.呆傻愚笨 E.性情改变

21.内科学所讨论的痴呆,不包括哪种西医病名 ( )A.小儿先天性痴呆 B.中毒性脑病 C.老年抑郁症 D.老年精神病 E.正常压的脑积水

22.患者头晕耳鸣,失忆失算,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选用 A.七福饮加减 B.参茸地黄丸 C.河车大造丸 D.清心滚痰丸 E.六味地黄丸 23.与痴呆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心 B.肾 C.肝 D.脾 E.肺 24.癫病的临床特征有( ) A.沉默痴呆 B.语无论次 C.静而多喜 D.精神抑郁 E.狂乱无知 25.狂病的临床特征有( ) A.精神亢奋 B.狂躁不安 C.表情淡漠 D.喧扰不宁 E.动而多怒 26.与神机受累关系密切的病证有( ) A.痴呆 B.狂病 C.癫病 D.痫病 E.鼓胀 27.癫病的病机为( ) A.痰火上扰 B.痰气郁结 C.气血不足 D.蒙蔽神机 E.神明失主 28.狂病的病机为( ) A.痰火上扰 B.痰气郁结 C.气血不足 D.蒙蔽神机 E.神明失主 29.癫狂的病理因素有( ) A.气郁 B.痰凝 C.火邪 D.血瘀 E.湿滞 30.痫病的发作可见( ) A.突然仆倒 B.四肢抽搐 C.口吐涎沫 D.角弓反张 E.两目上视 31.痫病以治标为主时应着重( ) A.活血化瘀 B.清泻肝火 C.豁痰熄风 D.开窍定痫 E.行气解郁 32.痫病心脾两虚证的代表方为( ) A.天王补心丹 B.六君子汤 C.酸枣仁汤 D.四君子汤 E.归脾汤 33.痫病的诊断依据有( ) A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多在儿童期、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多有家族史 B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等先兆症状 C典型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 D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况不知,反复发作 E脑电图在发作期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慢波等阳性表现 34.引起厥证的病因主要有( )。

A时邪外感 B. 情志内伤 C. 饮食劳倦 D. 亡血失津 E.痰饮内伏

35.厥证的病机主要是( )。

A气机突然逆乱 B.阳气欲脱 C.升降乖戾 D.痰瘀互阻 E.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36.厥之实证的特点有( )。

A面红气粗 B.声高息促 C.口噤握拳 D.或挟痰涎壅盛 E.舌红苔黄腻 37.厥之虚证的特点有( )。

A眩晕昏厥 B.面色苍白 C.声低息微 D.口开手撒 E.舌胖或淡 38.气厥实证的表现有( )

A.呼吸气粗 B.口噤握拳 C.头晕头痛 D.舌红苔黄 E.脉沉而弦 39.血厥实证的治法宜( )。

A.辟秽 B.开窍 C.活血 D.顺气 E.降逆 六、填空题 1.《素问·举痛论》云:“惊则 , , ,故气乱矣”。 2.《素问·痹论》篇指出:“脉痹不已, , 。”

3.心悸的病机不外于 , ,或 , 。

4.心悸的辨证应分虚实,虚者系指 ,实者多指 、 、 。 5.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虚证分别予以 、 、 、 ;实证则应 、 、 、 。

6.由于心悸以 为其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 之法。 7.心悸心虚胆怯证的治法是 。方用 加减。 8.心悸心血不足证的治法是 。方用 加减。 9.心悸阴虚火旺证的治法是 。方用 加减。 10.心悸心阳不振证的治法是 。方用 加减。 11.心悸水饮凌心证的治法是 。方用 加减。 12.心悸瘀阻心脉证的治法是 。方用 加减。 13.胸痹心痛的病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胸痹心痛的诱发因素多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是_______;辨证要点重在辨______、辨______、辨______。 16.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是______________,其病性表现为______________。 17.胸闷心痛,多唾痰涎,苔腻脉滑,多因___________为患。

18.胸痹心痛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_。发作期以___________为主;缓解期以_________为主。

19.心胸绞痛而见四肢厥冷,冷汗如油,脉细欲绝,为___________危重之象。 20.失眠的辩证过程中重点在于辨________和辨________。

21.失眠病位在_____,由于_____或_____所致,其发病与________五脏腑关系密切。 22.痴呆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治疗大法是________、________。 23.痴呆实证类型以___________为主要病理因素。 24.痴呆的治疗大法是:解郁散结及_____________。

25.癫狂的病变脏腑,主要在_____,涉及_____,久而伤_____。

26.癫狂的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四者有因果兼夹的关系,且多以_____为先。 27.癫病的病机是________,________。 28.狂病的病机是________,________。

29.狂病常见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证型。 30.癫病痰气郁结证的治法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