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西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286d13a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4

﹣﹣摘编自《晋国改革与社会发展》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晋文公世卿世禄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晋文公世卿世禄制度改革的影响。(6分) 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纳粹政权的恶行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在大部分德国城镇,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火车站和公共事业设施被毁。粮食供应紧张,燃料缺乏,饥饿和寒冷成了居民的主要威胁。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扒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

——据《解放日报》2012年2月2日

材料二 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据《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

(1)依据材料一,“纳粹政权的恶行”指的是什么事件?如何理解其“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这句话。(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5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

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今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一一摘编自尚景熙《李斯评传》

(l)根据材料概括李斯的历史贡献。(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李斯取得重大贡献的原因。(9分)

答案

24—29 DBCCBB 30—35 BCDACA

40.【答案】

(1)特点:流通商品以各地特色产品为主;中国在当时世界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以中国澳门为中心;链接欧、亚、美三大洲;葡萄牙商人主导商路。(9分,任答3点,言之有理即可) 原因:新航路开辟,全球性海上运输业的发展,东西方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开放市舶贸易;中国传统手工业繁荣,西欧对中国传统商品的需求增加。(6分)

(2)对中国:促进了传统封建经济的繁荣;客观上推动了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但它没有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革命性影响,没有带来像西欧那样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6分)

对世界:它为新航路开通后的全球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成为16、17世纪全球贸易的重要依托;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4分) 41.【答案】

示例一:民族危亡与国共合作(4分)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妄图华北自治;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4分)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同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由分裂走向合作;1937年

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从此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4分)

示例二:经济危机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分)

1929年美国爆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不愿放弃自由放任政策,从而进一步加重了经济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失去信心,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4分)

在危机面前,罗斯福当选总统,宣布实行“新政”,推动了美国政策的调整和制度的创新,在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并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分) 44.【答案】

(1)背景:晋国社会秩序混乱;赋税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晋献公改革取得一定进展;周天子王权衰弱,诸侯争霸现象较为普遍;井田制趋于瓦解,封建小农土地私有现象出现。(6分,答出三点即可)

内容:确立了以“贤、能、德、义”为标准的分封原则;确立以“贤、能”为选才用人标准;规定异姓中有才能的人,担任边远地方的官。(3分)

(2)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宗法分封制的传统原则,形成新的用人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了官员素质,增强了晋国的实力。(6分) 45.【答案】

(1)事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2分)

理解:城镇及公共设施破坏严重;生产生活物资供应短缺;经济秩序混乱;民众的道德水平下滑;周边国家对德敌意严重。(经济方面回答两个要点得4分,其他要点答出任意两个得4分,共8分)

(2)分析:大国深刻反思反省战争;相关政府主动承担战争责任,致力于发展经济;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塑造和平友善的民族文化;采取和平协商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每点2分,任答三点5分) 46.【答案】

(1)李斯贡献:反对逐客,为秦留人才;帮助嬴政统一天下;协助制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参与统一文字、度量衡。(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2)原因: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士社会地位上升;嬴政的信任与重用;李斯崇尚的法家思想符合时代需求;李斯本人努力进取。(每点2分,答出五点满分9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