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2df57b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7

课题 情意目标 9、寓言两则 教育学生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众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教学目标 知等词语的意思。 识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目式。 标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教学方探究法、讨论交流、表演 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学能力、质疑能力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课件 两课时 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听过哪些寓言故事?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板书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2 第一课时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二)他不听街坊劝告,。 (1)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2)引导评议,齐读。 (3)养羊人心里会怎样想? (4)指名读,评议。 (5)他不听劝告的结果是什么? 指名读第4节,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齐读第4节。 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5、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3)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3 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五、体会寓意。 1、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邻居 养羊人 规劝 满不在乎 后悔极了 修羊圈 第二课时 一、自学质疑 1、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①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