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 - 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浅谈初中物理教学 - 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2e7e80d551810a6f42486d4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

摘要: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物理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理课堂的发展是生动,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物理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物理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科学、严谨、高效的。那么如何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更高效呢?我认为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很关键的,同时也是实现课堂高效的保证。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环节 高效课堂

1、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开端,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预习要有明确的目的,不少学生把预习看做一种过场,认为就是把老师要求的教材通读一遍,最多就是画画记号、背背概念和记记规律,因此教师对学生预习前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指导可以通过导学案来体现,如结合教材的前后内容和学生的前认知预设一组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思考和探索,初步的认识或发现问题。在预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前,教师可预设这样一组问题①你能找出图1—1.1几个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吗?②举例说出常见物体的发声部位?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吗?④你能举例说明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⑤你能找出声音在空气中以一定速度传播的事实依据吗?⑥你会查表得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吗?等。教师的指导也可通过一组基础性习题来呈现。教师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指导学生的预习,都必须给学生明确的方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要具体。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精髓,教师应该在学生预习前有明确的要求,利用手边的学习用具或老师提供的器材进行初步的实验探究。如在预习声音的产生时,要求学生借助课桌上的学习用具产生声音,观察它们发声时的特点;在预习声音的特性时,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直尺研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和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注重实验的预习,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2、引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巧妙的引课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把学习变成自己的迫切需求,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果教师仅仅是出示目标安排预习内容,学生自然会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教师的引课要抓住物理学的有用性和有趣性特点,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景,缩短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如在学习压强内容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图钉的帽大尖小、坦克装有履带等画面;在学习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内容时,教师介绍高速行驶的车船引发的交通事故等等,激发学生主动探求“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意识。

3、小组合作学习是让每个学生有事做,是自主学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