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创新创业启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世界各国创新创业启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2eceaf101f69e314232946e

领域屹立全球之列,又何尝不是一种创新?? ?全面支持?也有核心

以色列和俄罗斯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专业机构等,都为创新提供全面支持,这一点与上海很相似。但它们的?全面支持?绝不是?撒胡椒面?,而是很有门道。

T3技术实验室是以色列一个专注创新技术转移的专业机构,主要负责以色列理工大学师生创新成果与相关企业对接。负责人大卫〃申〃托表示,实验室为初创企业和创业者营造了一个?生态系统?,设有孵化器、加速器、服务供应者、跨国跨界合作、天使投资人等多个功能,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一部分,也可以获得有针对性的帮助。比如,生态系统鼓励以色列理工大学在读的1.4万名学生创新,也欢迎9万名毕业生继续使用资源;创新起步者能在这里学会怎样撰写商业计划书,初创成功者可以选用一定比例的专利权换取服务资源……

不过,技术试验室对创新方向有一定偏爱,尤其重视信息技术、医疗设备、机器人等三大领域的创新。因为以色列理工大学在这三大领域的科研力量最强,而且它们的商业化前景最明朗。大卫〃申〃托给记者看了一张统计表: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技术

试验室的创新项目共获得2300万美元版税收入、超过500个有效专利、来自关联企业的5700万美元投资等回报。

在俄罗斯,由梅德韦杰夫倡导设立的斯科尔科沃基金会试图在莫斯科近郊?打造一个类似美国硅谷的高科技研发中心?。拥有政府背景和企业支持的基金会?不差钱?,但花钱很强调有的放矢。

基金会创新发展部高级副总裁V〃比洛夫介绍,他们将创新过程分成四个阶段:一是创意想法,二是种子项目,三是基本完成研发,四是继续发展。不同阶段的扶持差别很大,以资金为例,第一阶段最高15万美元,第二阶段85万美元,第三阶段升至400万美元,第四阶段可达900万美元。不过,只有第一阶段的资金100%由基金会承担,随后就会引入市场投资者,第四阶段来自市场的资金比例超过75%,以强调?让市场做决定?。

庞稼认为,上海不缺扶持创新的机构,也有资金、场地等各种资源,但在平衡?全面支持?和?有的放矢?上还有待改进。以色列和俄罗斯的巧妙之处在于知道针对怎样的创新者应该提供怎样的服务,最大程度地激发创新者活力。 提前争夺?创新未来?

创新城市的未来在哪里?这是记者带到以色列和俄罗斯的共同问题。有意思的是,两个国家给出的答案相当一致:年轻人。

经过4年左右的建设,斯科尔科沃创新园区已初具规模:从高处看,园区大得看不到边际,已经建成的现代化建筑物新颖别致,正在建设的工地生机勃勃。据V〃比洛夫介绍,园区已经吸引300多家创业企业入驻,到今年底,园区内的R&D研发人员将超过3500人,R&D投入数额超过9.43亿美元。

比起数据,记者对园区核心建筑、蝴蝶状的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印象更深,因为这里到处都有年轻的面孔:一楼的创客咖啡厅里,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正热烈地讨论; 穿梭在餐厅里的,是穿着随意的年轻人,仿佛到了高校食堂……谁能想到,他们的工作,围绕的是俄罗斯最看重的创新领域:空间技术、核能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和生物技术。

?年轻人就是未来。?基金会旗下斯科尔科沃科技学院校长爱德华〃克劳利告诉记者,今年早春他在中国度过了异常忙碌的一周,包括走访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欢迎中国学生来斯科尔科沃科技学院留学深造,共同创新。

爱德华〃克劳利认为,整个斯科尔科沃园区都像一座开放大学,这里有资金、场地、有适合年轻人的创新企业,更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课程设臵?。据悉,所有的学生都将参加分组实战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与麻省理工的教学优势共享,而且与商业项目紧密相连,教师的目标是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创意想法在课程中变成产品。在他看来,年轻人能为?俄罗斯的硅谷?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以色列也在?抢?善于创新的年轻人。以色列理工大学的艾瑞〃吉瓦教授负责学校的国际教育计划,其中设在中国广东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即将招收海外学生。新学校将利用以色列在咸水淡化、水质净化和灌溉等领域的研发成果进行再创新。

庞稼认为,俄罗斯和以色列用实战吸引年轻人创新的做法值得参考借鉴。上海的高等教育并不缺乏科研力量,有志于科研的年轻人也不少。但是,如何把创新从毕业提前到学习中,如何把科研优势变成创新优势,还值得推敲。另外,上海在争抢国际人才上能否视野更宽点,加大力度引进或者培养海外各种人才。而年轻人,正是未来的创新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