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吉林省名校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吉林省名校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2fa6cf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31

A.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 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③选用甲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A.块状的胡萝卜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C.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④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 (填编号,下同);若收集氨气应选用装置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⑤下列哪些方法可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填序号).

A.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部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至集气瓶口 C.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1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填字母)。

A 鱼 B 大豆油 C 米饭 D 黄瓜 ②传统的生豆浆是用石磨来研磨的,研磨的过程主要是_____变化。

③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_____试验,以防窒息。

④某兴趣小组对当地湖水的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取回水样,加入_____可以检验水样是否为硬水。若要测定湖水的酸碱度,可用_____。 三、简答题

19.给物质加热是实验室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请回答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哪些事项?(写出2条)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1条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注意的事项。[回答与(1)不同之处]______ 20.(13分)现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 .

(2)选用A或B装置都能制备的气体是 ,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是 ,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答出一种即可) .

(3)用B装置还可以制取 气体,制取该气体时,在锥形瓶加入的 是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 ;检验D装置收集满该气体的方法是 . (4)现有如下资料:

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NO2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室制取少量NO2气体的方法:废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NO2气体. 制取NO2的反应方程式为 . ①制取NO2的发生装置是 ;

②若用F装置来收集NO2,气体应从接口 (填序号,下同)处进入集气瓶‘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在制取NO2时你认为在装置F后连接的装置是 . 四、实验题

21.化学课上,同学们做了三组实验来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甲实验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至烧杯中溶液刚好变为无色,若要证明此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还需设计的实验方案是(简述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 (2)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丙实验中,可用来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五、流程题

22.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的工业流程如下。

(1)若②发生了中和反应,则试剂1为____________。 (2)反应③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六、计算题

2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的实验过程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生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g。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到0.l%)

24.小芳同学想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少量氧气,鉴于气体的质量不易称量,她想到了如下的方法,请帮她完成相应的任务:

(1)在水电解器中注入蒸馏水(并滴加几滴稀硫酸用以增强导电性); (2)用电子秤称量(1)中准备好的水电解器和水的总质量为510g;

(3)接通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则玻璃管a应连接电源的 极(选填“正”或“负”),同时可观察到长颈漏斗中液面会 (填”上升、下降、不变”),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检验完气体后再称量水电解器和水的总质量为509.64g(忽略长颈漏斗中液面可能变化造成质量的影响);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电解水的质量为 g;(精确到0.01g) (5)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氧气的质量。(精确到0.01g) 七、探究题

25.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 再加入2mL浓硫酸 加入2mL NaOH浓溶液 先加入2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mL CO2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先加入2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mL CO2 实验现象 1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5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 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__(填编号)。 【反思与评价】

(4)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B B B C B D C D C A D C D 二、填空题 16.H2O 2H2O

2H2↑+O2↑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

17.(1)烧杯;玻璃棒;(2)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食醋;B;③A;④丙;丁;⑤C. 18.C 物理 灯火 肥皂水 pH计或pH试纸 三、简答题

19.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体积的1/3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20.(1)酒精灯 (2)氧气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E

(3)二氧化碳 大理石 稀盐酸 将燃着木条放在瓶口,如果熄灭,证明集满

(4)Cu+4HNO3(浓) = Cu(NO3)2+2NO2↑ + 2H2O B ② H 四、实验题

21.取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色

AB

五、流程题

22. 盐酸 分解反应 六、计算题 23.2g 96.6%

24.(3)正;下降;;(4)0.36g(5)0.32g 七、探究题

25. 2NaOH + CO2= Na2CO3+ H2O 氧气一种气体不能使镁条变黑 2、5 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