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青马和兰州战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漫谈青马和兰州战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32f69186f1aff00bfd51e05

关于4军。沈家岭4军伤亡共3500余名。这里的疑问是,这数字是否包括试攻阶段伤亡?根据数据(7)推算,4军试攻阶段伤亡应有300人,若3500人包括试攻伤亡,那么总攻阶段沈家岭4军则只伤亡3200人,这和沈家岭同期青马4000人以上的伤亡是否差得太多了点?因为按战场实际情况和当时双方采用的战术,双方的伤亡应该大体相当。解放军少些也讲得通,但不应差太多。姑且认为3500人包括试攻伤亡吧。另外加上狗娃山战斗和此前青马反袭解放军的伤亡,估计4军伤亡至少为3700人。

4军的数字统计好处是11师留下了战斗后剩下的人数,三个团共计剩下500人,如果加上伤亡的2934人,平均每个团上阵不足1150人,如果试攻阶段伤亡300人未计算在内,加上后的平均每个团上阵达1250人,那就和当时西野一个团有一千五、六百人的实际情况差不多了。如此,4军伤亡就超过4000人了。

关于6军。6军的伤亡最难琢磨。老彭给王震电报中谈及攻兰伤亡为,4军近三千,6军两千,3军四百,19兵团两个军约四千五百人。。。。。。。这组数据中,4军和19兵团两个军的伤亡数字之后都为解放军自己的统计放大了一定幅度,因此6军的伤亡估计也会比两千要多。

据49团团长回忆,该团作为正面攻击的二梯队十一点投入战斗,在战斗结束后,清点全团伤亡八百人。二梯队如此,一梯队50团面对敌人的坚强工事和火力首当其冲,伤亡一千人(包括试攻)是很正常的,对50团有“伤亡极大”的文字形容。右翼一梯队46团在试攻阶段就伤亡三百人,总攻时少说也应有四百人伤亡。再加上右翼二梯队48团和左翼51团的伤亡,6军伤亡总数至少应在2700人以上(包括试攻)。

3军市区攻击伤亡386人。19兵团的伤亡这里我们只使用19兵团卫生部的统计4800人。

综合以上,,解放军兰州战役共计伤亡总数至少有11600人。这个推测数字应是保守的,实际上,4军、6军各再增加200、300人,19兵团再增加400人都是不奇怪的。因此可以估计说,解放军伤亡总数在11600到13000人之间。

接着我们分析阵亡人数。

在沈家岭北坡的兰州华林山烈士陵园,我看到一个可以过目不忘的数字,兰州战役解放军阵亡2997人,差3个3000。在和高手讨论此问题时,我才知道,这一数字除了我在兰州华林山烈士陵园看到过外,未见于其他任何材料。那么目前这数字是否还为烈士陵园所坚持,需要确认。一野卫生部的阵亡数字是1860名(含伤死)。根据现有各军展现的伤亡数字,似乎怎么也攀不到3000这个数。仔细琢磨,感到问题可能出在兰州战役经历了试攻和总攻的不同阶段。

兰州战役战场地形复杂,不便于伤员救治。战役进程也复杂,有试攻和总攻之分。试攻失败,未控制战场,倒在前沿的伤者是难以救治的,阵亡数字要大些;总攻胜利,控制了战场,伤者可以有效救治,阵亡比例就小些。我们先谈总攻

先谈4军。十一师阵亡(及负伤后牺牲,下同)达624名,可以想见,加上30团的阵亡数,四军沈家岭阵亡总数应在750名以上,如果再加上狗娃山及先前青马反袭解放军的伤亡,阵

亡总数应在800名以上。这和以安葬4军烈士为主的兰州华林山烈士陵园有808名兰州战役烈士的数字一致(兰州华林山烈士陵园有少量其他军的烈士,但显然也会有许多4军烈士未葬在这里)。

6军,在公开出版的文字中曾提到总攻期间担任主攻的第50团牺牲668人(以确数形式出现,想来出自军方某种统计)。这数字的概念和范围有疑问,没有特殊情况作为一个团的阵亡人数似乎大了,而作为一个兰州攻坚战一梯队团的伤亡人数又显然小了,其更象是师或6军的阵亡总数。我们这里只能根据我们前面推断的6军伤亡数字按其他几个军的阵亡/伤亡比率来推算了。按6军伤亡2700人20%阵亡计算,6军阵亡至少540人。

3军阵亡数按情理不会很大,估计有数十人,可忽略不计。

19兵团我们没有更多的实际数字描述,只采用八十年代兰州榆中县卧龙烈士陵园收集的19兵团烈士905人的数据(与19兵团卫生部的阵亡数字880名大体一致)。

这样阵亡总数已经是2240人了。按伤亡总数12000人算,以上计算的阵亡率为18 %强。这个阵亡率是很低的。象兰州战役这样的激烈战斗和战场条件,控制战场情况下的阵亡率(阵亡数/伤亡总数)一般应在20%以上。

这就要谈谈试攻失败,未控制战场的可能阵亡情况了。兰州战役先输后赢,按情理,阵亡率在两个阶段是不一致的。

攻不进去或攻进去又被赶出来,不能控制战场,试攻阶段“重大伤亡”的“数千人”倒在敌人阵地中和阵地前,对他们是怎样救治的?一部分当然能被退下来的队伍带回来,但能带回多少?没救回来的,苏醒后(能苏醒的)有多少自己能爬回来?倒在敌人阵地前或阵地中不能被救回的伤者,估计多数不会为对方抢救而会死去,在敌阵地中的解放军死者也必定为敌人所掩埋(天气热,不得不埋),对这些,部队自己又是怎么统计的?此外,收集己方的尸体,特别是几十年以后收集烈士遗体是否能保证大体完整?我想,这一部分数字如果不亲临战场是很难想象估计准确的,或许比控制战场情况下大不了多少,但也可能超乎想象地大。无论怎样,试攻阶段的阵亡率比总攻阶段大是肯定的。

塔山战役中,国军尸体堆满共军阵地前沿,其中多数都是不能及时救护耗死的,因此国军阵亡数奇巨。按《雪白血红》说法,东进兵团在塔山遗尸七千具。

我们这里只能采用一个简单的方式,宏观上估算兰州战役中,考虑试攻失败因素的解放军阵亡数。以解放军伤亡总数为12000计算,其中,总攻阶段伤亡9500人,试攻阶段伤亡2500人。若总攻阶段阵亡率按20%计,试攻阶段阵亡率按30%计(这是一个较低的估计),那么阵亡总数也达到了2650人;如果试攻阶段阵亡率按40%计(这可能仍是一个不高的估计),阵亡总数就达到了2900人。总之,考虑到试攻失败的因素,兰州华林山烈士陵园的解放军阵亡2997人数字是在情理之中的。我想军方档案里可能有一个后来搞出的伤亡统计结果。

我的判断是,兰州战役解放军伤亡12000人已上,其中阵亡2500-3100人。

早年兰州地面上,部队干部谈到兰州战役都不免唏嘘一番,说伤亡太大。五九年庐山会议后

批彭德怀时,彭的一野旧部也曾拿兰州战役说事作为批彭炮弹,原因还是----伤亡太大。

26. 兰州战役小议

战役前,天数已定,战略上青马已经无法逃脱失败命运。但青马决策人物高估了自己的战斗力,高估了兰州地利优势的作用,高估了伙伴宁马和胡军的配合愿望和能力。以此心态决战,兰州也是最理想的地点了。

兰州城下,解放军兵力优势近约3:1,加之有强大的火力支援,青马内功再大,工事再坚,解放军也不惧怕,而是积极求战。以四九年下半年的形势,除了青马和桂系若干部队以外,国军大都已无战力可言(中央系国军金门取胜实在依赖于海岛地利,若在陆地上则不灵),根本不是解放军的对手;兰州决战左翼的宁马和对面的胡军如此;右翼青马自己的所谓新编骑兵军、新编步兵军也是如此;青马精锐主力实际上早就成了孤家寡人,青马筹划的需要左右翼配合的兰州决战方案不免有些滑稽。

在此情况下,青马在兰州那种复杂地形的战场做背水战,中线东线利用坚强工事给予解放军重大杀伤,而西线沈家岭则采用成本巨大的反冲锋战术也是迫于无奈。最后,青马坚守和撤退骤变,全无准备,仓促行事,未处理好沈家岭战线,掩护部队擅离职守,结果为对手奇兵突入,卡了脖子,导致满盘皆输。从事实看,青马继续坚守是没出路的,唯一的出路就是谨慎撤退,撤退中别出问题。

解放军方面,战略上,兰州战役的胜利宣告了西北大规模军事战争的结束,意义重大,直接决定或影响了青海和新疆问题的解决。问题主要是战术方面。攻击部署和战术都很粗糙,特别是试攻,可以说极其糟糕。解放军勇有余,智不足,欠悉心筹划,没有选择敌之弱点,重拳砸得不是地方,结果伤亡重大,还放跑了一半鸭子。

解放军可圈可点的是在沈家岭鏖战中,在与青马这个克星的最后历史对决中,在双方都全力拼争、与对手兵力相当甚至还略少的情况下反复冲杀,气势上终于压倒对手,直接决定了整个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军历史填写了不辱的一笔。

兰州战役战场复杂,山,河,城,桥等军事地理要素概全,双方大兵团作战,军事上各有优势和难处,双方指挥员排兵布阵都无出色之处,对沈家岭的战场特点和意义都认识不足。在博奕中,解放军以最后的幸运,可以打60分;青马若能全师而退,可打80分,但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不及格了。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fyjs.cn)欢迎您~ 回复支持反对举报 飞向未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4:37 | 只看该作者 下篇:终局漫谈

27. 残马寿终正寝

就在25日下午,马继援离开兰州,奔向永登。按他的想法,主力撤出兰州后奔向河西,在那里会合新疆来的骑5军,继续和共军干。这可由他命令原来负责兰州以西河防的骑8旅等部队往永登方向集中证明。但之后败报传来,特别是青马看家部队100师也基本损失,马继援痛心疾首,说:“我以为100师还完整,没想到也全部损失了”。他知道没法打下去了。

马步芳在试攻阶段击败共军后23日从兰州奔回西宁。在宁马胡军毫无动静,而骑兵军在王震部队面前未触即溃的情势下,他已经知道结局了。有理由相信,在总攻阶段,马步芳是随时掌握战斗情况的。最迟在26日,他把一切后事都布置好了。27日,他和跑到永登的马继援通了话。没有任何人听到父子两人的谈话内容,但任何人都能根据父子俩随后的行动猜到谈话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马氏父子放弃军队,和一些至亲及少数亲信飞逃。与儿子通话后,马步芳当天和马步青等带着家眷飞向重庆。

青马余部82军撤出兰州后,先向永登岔口驿集结,聚拢起来的人员有7千人。青马余部曾打算撤往武威。129军部队和原来部署在黄河北沿河防务的部队则直接沿甘青公路奔了青海。不管是真是假,马氏父子兰州战役前就大力宣传其战略预案是到草地打游击。同样不管是真是假,兰州惨败后,马继援立即向部下宣传的也是到草地打游击。但在27日他同马步芳通话后,似乎没有再提打游击的事。

马继援将父子俩的打算告知了几个头目,同他们商量后,就地将82军残部中甘肃籍的官兵遣散,而青海籍官兵先向青海集中再做遣散。随后,马继援在贴身卫队护卫下经互助从小路直插青海,29日下午抵达西宁。到后立即将马步芳未来得及带走的近两万两黄金安排空运走。第二天30日,马继援与一些高级军政头目(许多为至亲)分乘两架飞机飞往广州。

兰州战役,青马团以上军官除了82军青海保安团长阵亡外,其余都逃了出来,在马继援先行奔西宁后,最后在29日和30日,82军的大小头目们和个别129军的军官率领82军残部数千人从甘肃永登集中到了青海大通桥头地区。

部队基本光了,主子飞了,以封建家族统制为特征的青马军队的头头脑脑,在精神意志彻底崩溃后,此刻表现的非常民主,在190师师长马振武、82军副军长赵遂主持下,大家开会畅所欲言,讨论怎么办。会议于29日30日开了两次。

赵遂说,能飞的都飞了,现在大家谈谈我们这些飞不了的怎么办。战败后惶惶情绪笼罩与会人员。战,官兵已经毫无斗志。有军官说,在兰州我们和共军打,是石头碰石头,结果我们碰破了;现在和共军打,是鸡蛋碰石头。降,的确害怕共产党算历史旧帐,特别是大“娃们”其中不少有西路军血债,现实的问题是共产党将怎么处理他们。大“娃们”讨论来讨论去,看来是,无论怎么害怕共产党算历史旧账,都只有投降一条路。期间马振武说过,我们对他们父子也没有效不完的忠。

会议的结果一致同意投降,并拟好了致彭德怀的信和推举190师参谋长李少白和另一个军官为见解放军的代表。然而,事情在会议后却终止了,原因是马振武一面让代表去见解放军,一面以怕解放军袭击为借口,命令将残余人马撤至靠近青海湖的三角城,结果李少白等因此拒绝接洽投降事宜,事情不了了之。马振武为什么这么做?此人此时的心情极复杂,后面我们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