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广播电视写作教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38c39f6f90f76c661371a5b

真实。以记录为己任的电视纪录片,尤其应当注重借助同期声表达,在写作解说词时应当充分考虑与同期声的配合使用。 音乐、音响、字幕乃至剪辑节奏等等都是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写作应当结合考虑的表现元素。总之,解说词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字,它的作用是在同画面语言、音乐语言与音响语言的结合中体现的。正是多种表现元素的有机结合,才赋予了电视纪录片以独特的魅力。 (二)解说词的作用

在与画面及其他各种电视艺术表现元素的“合作”之中,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发挥出了自己特有的功能和作用。 1.补充作用

解说词能弥补画面不足,使叙事更加清晰完整。一方面,由于电视纪录片只能拍摄到“现在”,而无法在镜头中展现过去与未来,所以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补充作用首先便体现在对背景资料和环境的交代上,像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总体社会环境等很难通过画面展现的内容,都可以借助解说词很清楚地表达。另一方面,解说词能补充交待画面所不能说明的各个叙事要素。我们知道,叙事的基本要素是五个“W”和一个“H”,但这些要素并不都能通过画面展现,例如,时间要素就常常不能通过画面准确表达,还有人物的年龄、经历等等内容,都很难通过画面展现。解说词对这些要素的补充说明,有助于电视纪录片完整地进行叙事。例如,电视纪录片《下课以后》的开篇,画面上是大鱼岛村外景,解说词则说:“在山东半岛东部的海边,有一个名叫大鱼岛的村子,这就是我们的家乡”,补充介绍了画面不能说明的地点信息。 当然,解说词的补充作用不仅能直接地发挥,还能通过调动观众的再造想象间接地发挥。因此,解说词写作应当注意保留想象的空间,不能太实、太满。 2.衔接作用

由于电视纪录片所记录的现实生活千头万绪、十分琐碎,所以记录下的画面往往都是零散的、不连贯的,而这些零散的片断要最终整合起来流畅完整地叙事,还离不开解说词在其中所起的衔接作用。

这种衔接作用既可以体现为一种对多个镜头的信息整合作用,从而实现对无序的画面信息进行整合,对多义的画面指向进行规定和引导;又可以体现在对两个镜头转场时的承转组接作用,说明前后画面的逻辑联系,起到顺利过渡转场的效果。在很多情况下,还可以将单纯的整合和承接加以变化,实现强调、设置悬念等叙事功能。 3.深化作用

解说词不仅是对画面的一种补充,更是一种提高,因此,解说词还具有深化画面含义、升华纪录片意境的作用。一方面,解说词通过对纪录片主题的阐发实现其深化作用;另一方面,解说词通过对画面意境的营造实现其升华的功能。同时电视纪录片的深化作用,既可以以感性的语言通过抒发情感的渠道实现,又可以以理性的语言通过论理的方式实现。 (三)电视纪录片解说诃的特点

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必然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1.非独立性

与其他文体相比,解说词具有非独立性的特征。解说词不是独立地表达含义,而需要与画面等其他表现元素配合使用。这是解说词具有非独立性特征的原因,也是其非独立性最基本的表现。电视解说词是应电视而生的,而电视是视听的艺术,脱离画面的解说词不仅容易流于空洞抽象,而且也失去了其作为解说词的基础。这种与其他元素配合起来共同表意的特点,要求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要把握好“跟”、“贴”、“让”三字诀。 2.离散性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是离散性的。它不具备一般文章从头至尾一气呵成的连贯性,而总是

时断时续的。“从文字上来看,它断断续续,段落和段落之间常缺乏语言和形式逻辑上的连贯性。”离开了画面、同期声等元素,单独看解说词,往往是前言不搭后语、莫名其妙的。 3.通俗性

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还具有通俗性的特点。电视艺术是一过性的,转瞬即逝、不可重复。对大多数普通观众而言,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也是“一次性”产品,通常不会犀复研读。因此,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与大多数文本不同,它是用来听的,而不是用来读的。正因为如此,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要特别注重通俗性,不仅在遣词造句上要通俗易懂,还要在韵律、修辞和朗读上用心,使解说词既易懂,又好听、易记。 4.概括性

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还有着高度概括性的特征。解说词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不仅要通俗易懂,还要求简明扼要,否则如同《大话西游》里唐僧的哕嗦,简单的语言却能让听者绕昏头。因此,无论是补充信息、抒发情感还是深化主题,电视纪录片解说词都应当进行一定的概括、浓缩.使之精炼有力。

二、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一)铺陈与提炼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基于画面,又高于画面,它绝不是对画面内容的简单重复。写作解说词的时候,应该围绕着画面,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发掘。基于画面信息横向展开来对事实进行叙述,我们姑且称之为“铺陈法”;而沿纵向提升,阐发意义、营造意境,这样写作电 纪录片解说词,我们称其为“提炼法”。 1.铺陈法

所谓铺陈法,是指电视纪录片解说词要配合画面铺陈开来写,充分发挥叙事功能。 (1)铺陈的两个层面

在“叙述”这个环节上,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要将有必要向观众解释说明的内容铺陈开来,叙述清楚,以补充画面之不足。

这种补充有事实性的说明。如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雕塑家刘焕章》朔一句解说词介绍了主人公身份“他姓刘,名焕章,今年已经52岁了,现在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副研究员”。这些说明,既要“贴”画面,又要避免与画面重复。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解说词也可以与画面信息重复,这时往往能产生一种强调的效果。例如纪录片《交换伤病俘》中,有一组画面是我方被俘的伤病员从美军的汽车里一个一个被抬下来的镜头。解说:“抬下来的,抬下来的,还是抬下来的!”对细节的强调中又饱含着情感。 对画面的补充也有知识性的解释,如解释背景,概念等。《清官秘档》里如此描述慈禧西逃后回京路上做寿的情景:“文武百官从各地来祝寿,连演数天戏,光是宴会的桌椅、餐具和茶具等花了三万多两白银;在山西、陕西正值百年不遇的旱灾,赤地千里;江西大雨成灾,一片汪洋,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不仅补充了做寿的一些细节,更通过对当时国情的背景介绍形式强烈对比。

(2)铺陈的两个维度

铺陈可以沿时间轴线展开,形成纵向铺陈,也可以沿空间轴线展开,形成横向铺陈。 山东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风范——天下第一藏》讲述了中国近代大收藏家张伯驹的故事,其中一段解说就从纵横两个维度展开陈述:

这里是位于北京城西的承泽园,张伯驹的旧宅。

承泽园作为圆明园附属园林,近三百年来,先后有几位清朝的亲王在此居住,

在最后卖给北京大学之前,承泽园的主人就是张伯驹。呈现在我们视野里的仅仅是它面积的四分之一,事实上,像这样的豪华宅第,在张家的鼎盛时期还不止一处。

承泽园是一个清幽去处,张伯驹平时不问俗事,一心一意做自己的学问。有时候,文化界的朋友悄然而来,来了,也无非是相互研习书画、谈论词曲。 有人曾经描写他所见到的张伯驹,说这位大公子:面庞白皙,身材颀长,肃立在那里,平静如水,清淡如云,举手投足间,不沾一丝一毫的烟火气。

这段解说词对宅子背景的交待,既从纵向延展到“近三百年来”的所有权更替,又从横向说明了宅子的大小。且由地及人,描摹了宅院当时的主人——张伯驹。语言优美简洁, 表意清晰,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使张伯驹先生的“真文人”形象呼之欲出。 2.提炼法

所谓提炼法,是指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既要配合画面写,也要写出画外之意,达到提炼内容、开掘思想、升华主题的目的,发挥解说词的“表达”功能。 事、理、情是纪录片的三个重要因素。“‘事’是片子所反映的对象、表达的客体,它常常叙说的是一个或一段故事,反映的是故事里活生生的人;‘理’是故事中所蕴涵的思想和哲理,它往往需要提炼和升华;‘情’是作者在叙事和说理中的情感体验和抒发,它最终是通过作品与观众的互动完成的。”“理”和“情”都需要解说词从具体的人与事中提炼出来。如此“提起来写”,便可在叙述的基础上反映出一种感悟,在“以事信人”的基础上,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1)“理”的提炼

解说词的高度概括能力使它在说理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要注重对纪录片主题的开掘、思想的升华。用来说理的解说词,应高度概括,要言不烦;也要因事说理,不能空发议论。 例如,《西藏的诱惑》中讲到不幸翻车遇难的作家龚巧明时,有这样一句解说:“你去了,带着你生前最喜欢的一段格言:‘生命的方式只有两种,腐烂或是燃烧”’,将深刻的关于人生的哲思用十五个字的解说予以精辟概括。这样“讲理”,触及心灵,言语虽不多,却回味深长。

(2)“情”的升华

解说词还可以在画面基础上进行情感升华。抒发情感的解说词,可以调动各种修辞手法,增强文学色彩。但也不能脱离画面、脱离事实。如纪录片《云下边的山》中有这样一段感情炽烈的解说:“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位先行者——他出生在广东香山;他年少时就读于夏威夷檀香山;他的衣冠珍藏在北京西山;它的遗体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他姓孙,名叫中山。他的生生死死都离不开这个‘山’。是啊!他就是一座大大的山;他就是一座高高的山;他也是一座渴望见到太阳,然而始终未能见到太阳的山??”在对内容进行巧妙串联的同时,表达出强烈的崇敬之情。情感缘事而发,有落点,才显出“真情实感”。

当然,一篇纪录片解说词如果通篇都是“铺开写”,平铺直叙,这样的节目只能算是长新闻,不能称其为纪录片;如果通篇都“提起来写”,围绕理性思考组织素材而不注重叙事,这样的节目只能说是新闻评论,也不能称其为纪录片。电视纪录片溶事、理、情于一炉,解说词既要“铺开写”,又要“提起来写”,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于一体,与画面、解说实现“无缝链接”。

(二)散布式与连贯式

电视纪录片经常将解说词和当事人采访同期声穿插起来,有时甚至细致到一句解说一句当事人同期声采访的穿插,这种情况下,解说词是一句句或者小段小段不能连贯的话,就会呈现出一种“散乱”的状态,我们不妨称之为“散布式”解说。但另一些纪录片的解说词又是大段连贯的文字,有的纪录片的解说词甚至就是一篇一气呵成的美文,我们姑且称之为“连贯式”解说。

纪录片解说词是否连贯,主要根据纪录片主题表达的需要,以及其他画面、声音素材的质与量来决定。从风格上看,“散布式”解说词常见于纪实风格的纪录片;“段落式”解说词常见于写意风格的纪录片。从题材上看,强调说理的政论片、难于理解的科教片、缺乏表现材料的历史题材纪录片等,常用“段落式”写作;而社会生活题材的纪录片则常用“散布式”写作。

1.“散布式”解说

解说词作为电视纪录片听觉语言的组成部分,除了要与视觉语言配合,更要与其他听觉语言协调。正因为要给同期声“让位”,纪录片解说词才会不连贯。因此,进行“散布式”写作,特别强调与同期声的协调。解说词与同期声或承接、或递进、或并列、或对比,关系应十分“亲密”。从语言风格上来看,“散布式”解说词语句上应力求精练、质朴、简约。例如:

[解说]在三峡,像谭邦武老人这样高龄的老船工屈指可数了。作为三峡历史的

见证者,经常有人来拜访他。老人最喜欢带他们到对岸的纤夫古道上走走,讲讲船工纤夫过去的生活。

(同期声)这个纤痕勒了千百年才摩擦(出来的)。这两个口子、这个是大纤绳勒

了的,这个粗的(纤绳);上面是细点的(勒了的),船小些。你看,几十条索一起在这里,恶狠狠地往前奔,就勒了这个深的槽子。

[解说]八百里峡江,九滩十三峡,凶滩恶水是出了名的。自从江上有了船,岸

边就有了拉纤的人。长年累月,用竹篾编成的纤绳在石头上磨出了一道道纤痕。

解说词与同期声紧密承接,既形象又简洁。将两种不同的声音穿插结合起来叙事的方式,灵活而不沉闷,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同。

2.“连贯式”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