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币与经济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一章 货币与经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3bd836648d7c1c708a145dc

观效益。(2)资金运用有特定的业务领域和对象。这些领域或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现实意义,或是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或对社会稳定、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政策性银行一般不同商业银行竞争,只是补充后者信贷的不足。(3)不以吸收存款作为资金来源,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发行债券集资或中央银行再贷款。(4)资金运用以发放长期贷款为主,贷款利率比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低。(5)不设立分支机构。政策性银行的具体业务操作通常由商业银行代理,目的是降低营运成本。

6.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简称“信用社”。这些合作机构以互助、自助为目的,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 信用合作社在经营和管理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作为群众性互助合作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交纳的股金、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要。(3)由于业务对象是合作社成员,故业务手续简便灵活、利率较低。

第八章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与管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业务只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任何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制度。

2、从事各种存款、 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所吸收的各种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

3、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4、专门经营货币兑换、保管及收付业务的机构,是银行早期的萌芽。 5、资产证券化的一种 , 是商业银行以贷款为抵押发行证券筹资的创新业务 , 可使贷款资产转变成可转让证券。

6、银行吸收资金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7、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独立银行的多数股票,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组织形式。

8、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各个金融机构从事的业务具有明确的分工,各自经营专门的金融业务。

9、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10、银行同意票据发行人在一定期限内发行某种票据,并承担包销义务,在这种方式下,借款人以发行票据方式筹措资金,而无须直接向银行借款。

11、银行运用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的业务,是银行创造利润的重要渠道。 12、是指由一家控股公司持有一家或多家银行的股份,或者是控股公司下设多个子公司的组织形式。

13、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各种期限的存贷款业务,还能经营证券业务、保险业务、 信托业务等。 14、是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并形成庞大银行网络的制度。 15、银行在对借款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价基础上与客户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约定按照双方商定的金额、利率,银行将在承诺期内随时准备应客户需要提供信贷便利。

二、选择题

1、C ;2、A ;3、C ;4、B ;5、D; 6、D ;7、C ;8、B ;9、D ;10、B ;11、C ;12、C ;13、B ;14、A ;15、AC; 16、BD ;17、ACDE ;18、CDE ;19、A(B)CDE;20、 ABCE ;21、ACDE ;22、ABD; 23、AD

三、判断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11、√ 12、√ 13、× 14、×

四、简述题

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 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 其次,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 、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再次,商业银行也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1) 不同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为工商企业 、 公众及政府提供金融服务。而中央银行只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创造基础货币,并承担制定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监管金融机构的职责。 (2) 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并吸收活期存款;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只能提供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

2、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分为银行资本和银行负债两大类。由于各国金融体制的差异合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不同,商业银行 的负债结构也不尽相同。一般有存款和其他负债组成。美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支票存款、非交易存款 、 其他负债。 支票存款可以直接起到交易媒介的作用,曾经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非交易存款不能直接充当交易媒介,其流动性较低。

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分为: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其他资产业务等。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维持正常经营所必需的,为了避免发生流动性危机,银行总资产中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现金资产占总资产比率不是越少越好。

4、储蓄存款和储蓄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储蓄的原始意义指的是贮藏,而储蓄存款则是银行负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货币信用制度下,储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储蓄是指政府、 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所有货币收入扣除各项生产性和消费性支出后的剩余部分。狭义的储蓄指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概念在国内外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储蓄存款专指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存款。

5、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 、 手续费 、 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的业务。严格来说,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是有区别的。( 1 )从会计处理角度而言,所有的表外业务都属于中间业务从银行开展业务的角色而言,银行办理传统的中间业务时,一般充当中介人的角色;而银行在办理表外业务时,银行既可以是经纪人,又可以作为自营商。( 2 )从与表内业务的关系和银行承担的风险角度而言,传统的中间业务一般不发生由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的转化,承担风险相对较小,而或有负债性质的表外业务,存在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转化的可能,承担风险就大。国外商业银行通常将中间业务统称为表外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的

中间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构成银行或有负债的风险较高的表外业务。中国商业银行一般将广义的表外业务称为中间业务。

6、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流动性 、安全性和盈利性。

( 1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和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的能力。

( 2 )安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控制风险、 弥补损失、 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 ( 3 )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力求获得最大利润,以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7、( 1 )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具有一般企业的基本特征:有自有资本,依法设立,自主经营,以获取最大的利润为经营目标,在竞争中求发展,求生存。

( 2 )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较,其经营对象 、 活动领域 、 社会责任及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均不相同。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特殊的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商业银行行的活动领域是货币信用领域;商业银行负有重大社会责任,且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

( 3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是惟一能够经营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具有信用创造的能力。与中央银行相比,商业银行是企业,而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 8、( 1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证券投资等资产业务来创造存款货币,即派生存款。其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

( 2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的前提是银行实行转账结算和部分准备金制。 ( 3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是在银行体系内完成的。

( 4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要受到原始存款额的大小;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超额准备金比率、 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和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率的影响。

五、论述题

1、试论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意义?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已经成为银行获取利润的重要领域。目前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普遍占到其收入来源的 40% 左右 , 最高的高达 70% 以上 , 而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重不到 5%, 中间业务的低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瓶颈。从表外业务发展的规模和普遍程度看,迄今为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重点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包括传统的汇兑结算业务以及代理、 咨询、银行卡业务。或有资产 、负债类业务的业务量和范围都不大,而且基本局限于承兑和担保类传统业务方面,具有严格创新意义的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 、金融衍生工具等开展的范围和层次质量都很低,而且收益水平也不高。全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与总收入之比不足 8% 。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创新空间。 首先,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 金融投资风险加大 , 人们迫切要求银行提供全面可靠的防范风险的新业务。我国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 , 在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中所受损失巨大 , 迫切希望银行能尽早推出诸如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远期交易服务等防范汇率风险的服务。可见 , 社会各界与市场金融活动 ,客观上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提供防范和转移风险的中间业务和涉外业务,为其提供金融保值的技术和策略。其次,我国利率经过连续 7 次调整 , 已下调到有史

以来最低点,存贷利差逐步缩小,商业银行单靠传统的存贷利差获利已到了步履维艰的地步。商业银行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优势,拓展中间业务市场,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增强自身赢利能力和竞争能力。顺应市场需求,增加服务品种,赋予其高效 、快捷产品功能,已经成为金融同业竞争的趋向。金融业的竞争大大推动了金融资产的证券化 , 由此延伸的多样化金融服务,为发展中间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子技术广泛应用和高度发展,为中间业务市场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展中间业务已经具备经济基础和发展动力,拓展中间业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高综合竞争力,应对外资银行的有效途径。 表外业务方面应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点,同时也是最有前景的领域。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由于表外业务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运作透明度不高,因此其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较难预测和评估。而且,表外业务中的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潜在的风险较大。因为表外业务风险是银行整体风险的一部分,随时可能转化为表内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提高赢利能力和竞争力的同时,必须注意风险的防范和业务的管理。( 1 )端正经营思想,切实地把表外业务当作三大支柱业务之一来抓。发展表外业务是适应金融全球化的需要,是银行发挥自身优势,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轨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银行间业务竞争的热点和焦点。商业银行要形成以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带动表外业务的发展,以表外业务的发展巩固和促进资产、负债业务发展,使表外业务收入成为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2 )从法规制度上加以规范。鉴于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还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障碍,应进一步修订完善《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界定中间业务的经营范围、 业务品种和收费标准等,为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确保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3 )加大对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投入。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从思想上转变对中间业务的看法,还必须从实际上付出行动,即要加大对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投入。如引进和培养中间业务人才;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管理机构;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等。( 4 )加强市场营销力度。现代的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应树立起 “ 产品 ” 意识,要把自己的金融 “ 产品 ” 广而告之,如通过开新闻发布会、 在报纸电视上作广告 、 发送宣传单、 开展咨询、 启动新兴的效率高成本低的网络推销等,使新产品在最短时间内为目标客户所了解和接受。( 5 )加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监管。虽然中间业务是一项低成本 、 低风险、 高收益的业务,但它并非零风险,它也将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故对它必须加强监管,以保证它能健康、 长远发展。

2、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 、 负债管理 、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及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四个阶段。 ( 1 )资产管理 (The Asset Management)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在商业银行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环境下,在当时较稳定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管理。资产管理依其提出的顺序又有以下三种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 、 资产可转换理论 、 预期收入理论。 ( 2 )负债管理 (The Liability Management)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有资产管理转向负债管理为主。 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主动性负债,即通过“购买”资金来实施。 ( 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于 20 世纪 70 年代 、80 年代初,伴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而产生的。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在资金的配置 、 运用以及在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根据金融市场的利率 、 汇率及银根松紧等变动情况,对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和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