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3c0d5d3240c844769eaeea3

数为2388小时,日照率为53%。多年平均降水6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2.7~13.7°C。本地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很大,时空分布不均匀。冬春季多北风,为大陆性干燥气团所控制,降水量很少,夏秋季多南风,太平洋低纬度的暖湿气流不断进入形成降雨。雨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降雨集中在7、8两个月,6~9月份占全年降水的75%左右。当南风或东南风将水汽充沛的太平洋暖湿气流输送到华北平原后,在本区内受西部陡峻的太行中山的阻挡,发生了爬坡抬升和风相切变,因此太行山东麓迎风坡地区年降水量最大,可达700毫米,而本区东部地区则仅有550毫米左右。 1.3 土壤植被

1.3.1 土壤类型 由于特殊的气候、母质等地理条件,使本区土壤类型大致以京广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京广线以西是弱淋溶土中的褐土,京广线以东是湿成土中的潮土,在京广线两侧分布着一些塿土。

本区褐土是由于本区西部为碳酸盐母质,在本区12.7~13.7°C的年均温和500~700毫米的年降水量,且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类型。土体结构为:Ah-Bt-Bk-C。(Ah为腐殖质层,Bt为粘化层,Bk为钙化层由碳酸钙聚积成假菌丝状、结核状,形成砂姜层,C母质层)

东部潮土区的分布与本区冲积平原相一致,也是河南省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约占耕地面积的30%,其土体结构为:Ap″-P-Bg-Cg(Ap\为旱作层,P为犁底层,Bk为锈斑层,Cg为潜育层)

京广线附近的塿土是人类长期活动的结果。其剖面可分为两大层段,上层段是熟化土层,一般厚度约50厘米,它是塿土化过程的结果,其主要包括犁底层、耕作层、老耕作层和古老腐殖质层。其下的老耕作层或老熟化层是过去的犁底层,后来由于覆盖层增厚,耕作层和犁底层上移而形成的。下层段是受人类影响较小的原来土壤剖面,土体结构为:Ap″-P′-Ap″b-Ahb-Bt-Bk-C(Ap\为旱作层,P'为犁底层,Ap″b为老耕作层,Ahb为古耕作腐殖质层,Bt为粘化层,Bk为钙化层,C母质层)

[3]

1.3.2 植被状况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本区原生森林植被分布极少,仅在西部山区有小片分布,大多为次生人工植被。主要有中生夏绿林与灌丛,常见的阔叶

4

林树种有:栎属、榆、槭、桐、杨等,杂生树种有油松、侧柏等,灌丛则由酸枣、荆条、黄栌等组成。在东部平原区,道路、河道两旁常种有大量的速生杨等经济林木。

2 洹河概况

洹河,又名安阳河,为安阳的母亲河,其曾经对殷墟宫殿以及王陵的选址、布局以及保存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其环境问题却成为制约殷墟周边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洹河发源于安阳市西部林州姚村镇清泉寺,流经安阳县、安阳市至东在内黄县范阳口入卫河,全长160余千米,是卫河的重要的支流之一。 2.1 河床、河道

由于洹河发源于林州地区的太行中山,流经林州盆地,并切穿盆地东部的低山丘陵区,然后向东直泄平原。河床总体上陡下缓,下表为洹河干流几个控制站及其附近的河流比降:

表1 洹河主要控制点数据

干流控制量 水磨山 横水 卸甲坪 小南海 控制面积(km) 长度(km) 299 562 623 850 19 31 41 63 73 100 164 2比降 1/120 1/250 1/380 1/280 1/400 1/1500 1/3000 彰武 970 安阳 范阳口 1520 1920 (资料来源:《安阳县志》)

其中洹河在林州横水镇,受一南北向断层控制,由东西流向转而向南流去,并在此段严重漏失逐渐成为地下河,之后在安阳善应一带有泉水喷出,形成善应小南海泉,这也是洹河的主要供水源地。洹河“逢横而入,逢善而出”的奇特景观就在此处。

洹河流经安阳市区北部,其中在殷墟小屯村西北侧,河床与两岸高差可达5~

5

7米(如图2)。

如此大的落差可以反映出最近一个时期内,本区地壳呈上升趋势,侵蚀基准面的下降导致河流下切。这使得该段河道比较固定,少有摆动。这对于殷墟宫殿的选址和保存极为有利。从我们在实地观察到的情况来看,由于近年来无较大洪水,河床河漫滩及江心洲上有部分被开垦成农田或被种植上速生杨、桃等经济林木,其余地区芦苇密布,高达两米左右。这些情况将导致河道不畅,从而影响洪水排泄,不利于防洪。(如图3)

图2 殷墟小屯村西北洹河河道断面

从安阳市区上游的河水下切后两岸的土层来看,该河两岸普遍分布着第四系全新世冲积层,洪积(风积)地层,其成分主要为轻中重粉质壤土,粉细砂,少量粘土及卵石,市区以上表层为黄土状土,空隙大,具有砾感,厚约5~10米 ,市区地层表层同样为黄土状土,但较薄,个别地方有轻微的湿陷性。安阳市区一下表层黄土逐渐消失,代之为河流冲积的层次分明的新近洪积层

[2]

从洹河河道上来看,该河中上游沟宽谷深。横断面大,下游沟窄底浅,横断面小,致使河道宣泄不畅。 2.2 径流状况

洹河的年平均径流量约为2.65亿立方米

[4]

,其径流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

水,径流量的多少与流域内的降水量的多少有关。河流上游是地表径流的主要形

6

图3 殷墟小屯村西北河道状况

成区,由于该流域多为石质山地,降水下渗较少,且由于坡度较陡,故降水多以坡地汇流形式注入河网,经过河网汇流流入主河道,但是由于在横水镇受到断裂带的影响,河流漏失严重,形成地下河,并在善应镇小南海处涌出小南海泉,加上水冶镇的珍珠泉,岩溶泉成为洹河上游地区的主要补给水源。下游平原区由于地势平缓,产流方式主要为超渗产流,且产生的地表径流量较少,其地表径流主要来源于汛期的较大降雨。尽管洹河径流量年内分布不均,致使河水利用率较低,但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对于现在,其对两侧地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 殷都盛衰

公元前16世纪末,夏朝灭亡,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政权商朝建立起来。建立商王朝的商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部族,据《史记》记载,商的始祖契曾同大禹一起治过水,后因功被顺任命为主管土木工程的司徒,这表明商朝(部落)在夏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有关商的始祖契的问世有这样一个传说,契的母亲简狄与伙伴到河里洗澡玩耍时,忽然看见一只鸟儿飞到河边生下一个蛋,简狄抢上前去,把这个鸟蛋吞到肚子里,从而“因孕生契”。《诗经·玄鸟》也有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族的产生与鸟有关,故商人就奉玄鸟为自己部族的图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