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3c0d5d3240c844769eaeea3

鼎了。如此众多精美的青铜器的制造需要充足的铜矿石的提供,在殷墟西边几十里处的铜冶镇,从殷商时期就有冶炼铜的历史。近期在安阳钢铁厂附近洹河边也发现了一座大型青铜器冶炼工厂遗址,其中一些陶范规模很大,如果青铜器浇铸成功的话,将比司母戊大鼎还要大。这也充分体现了晚上时期的手工业水平。

从以上资料得知,洹河两岸的手工业、农业都相当发达,远远高出其他地区,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这些都离不开洹河的功劳。世界上各大先进文明的发祥地也都是在江河流域,比如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等。

图5 洹河岸边发现的兽骨及兽牙

还原当时古地理环境时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安阳市在殷商时期应属于黄河流域,古代黄河沿太行东麓,流到石家庄附近

[8]

,根据黄河改道及河口位置的

历史资料来看,公元前2300~602年期间,黄河河道是从今天新乡延津附近向北经安阳滑县等地直到今天河北省衡水市附近注入大海。殷都距当时黄河不过几十公里,却选择在地势较高的洹河岸边定居,想是为了避免受黄河这条大河洪水泛滥,改道的影响。

? 洹河的曲流防御效应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位于洹河的一个曲流处,曲流

12

即为弯曲型河床,一般冲积平原上的弯曲河流河床不受河岸约束,可以自由在宽广的地面上迂回摆动,这种曲流称之为自由曲流

[9]

。洹河虽然也处于冲积平

原上,但洹河却不能算作自由曲流,由河岸周围的冲积土层可以看出,在不远的一个地质时期内,洹河也是一个自由曲流,左右摆动,之后由于地壳的抬升,自由曲流下切形成固定曲流。河床被拓宽横剖面呈U字形,在谷地发育曲湾及河漫滩。在观测的小屯村西北部洹河河谷宽约160米但河流下切形成的河岸仅高5~7米。在该观测点,河床横断面不对称,凹岸深槽与凸岸边滩相对应,深槽与边滩延伸很长,呈圆弧形。近年来河水流量较小,没有较大的洪水。所以谷底凸岸边滩被开垦出部分农田,还有几个较大的深塘(现已干涸),河床内有江心洲分布,其上芦苇遍布。(如图6)

江心洲 河漫滩 人工池塘 殷墟博物苑 人工堆弃建筑垃圾

图6 坐落在曲流边的殷墟遗址(2007年5月)

盘庚迁殷后包括盘庚在内的商王小辛,小乙在位期间,都城重心都在洹北商城,城墙基槽外围未见护城河遗迹,且洹北商城宫殿区夯土遗址上普遍存在大面积的红烧土,洹北商城城墙甚至都还未建成,由此可推,洹北宫殿区可能发生了毁灭性的火灾

[10]

,城还未建成就弃之不用。到了商代武丁前期,都城重心由洹

北商城迁往洹河南部小屯一带,小屯村位于洹河南部一个曲流处,东面北面紧邻洹水,巧妙的利用洹河这个天然的防护屏障,起了很好的防御外敌入侵的作用。

13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就建在阿勒河上的一个曲流处三国时期的吴国和其后的东晋、宋、齐、梁、陈诸朝之所以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就是想借长江天险,便于防御敌国入侵。

另外据考古发现,武丁早期宫殿区外围西、南两面就有人工开挖的壕沟存在。宫殿区西边的壕沟位于小屯西200余米的地方,该段壕沟北接洹河,呈南北向王南延伸,从花园庄村(小屯村南)西通向村南,折转向东,然后呈东西向延伸,东端与洹河西岸相接,壕沟南北向总长约1100米。东西向长约650米,一般宽约10米

[11]

。显然位于宫殿区西,南方的壕沟与宫殿区北,东方向的洹河之湾,

合抱在宫殿区的外围,起宫壕防御的作用,并且,壕沟两端都与洹河相通,里面有河水充斥,这可能是商人鉴于洹北商城宫殿区被焚的教训,修建壕沟又有防火的功能。时至今日,在殷墟宫殿区周围还没有发现有商代城墙的遗址,可能是由于商人认为壕沟足以御敌,或者是曾经有城墙但在亡国时被破坏而没有留下痕迹。(如图7)

壕沟遗址 截弯取直处 图7 卫星地图上壕沟相应位置(2007年5月) 如今洹河中水量逐渐减少,几近枯竭,但根据当时湿润的气候,丰沛的降

水下洹河水量是很充足的,据历史记载在康熙时期就在洹河兴办漕运,道光十年,安阳人民开始在洹河下游建筑木船,发展河运向东近可达楚旺,远则可达滑县道口镇,临清,天津等地。民国十二年至二十六年十五年间,洹河漕运达

14

到了鼎盛时期,建立了郭家湾安阳桥两座码头,从事航运的人有两三千人之多。由此不难想象洹河历史时期水量大且稳定。 3.2 殷都的湮灭与殷墟遗址的保存

商朝最后一个君王——纣王,即位后倒行逆施,是臭名昭著的暴君,最后众叛亲离,被西周所灭。周武王灭商之后,过去繁华锦绣的殷都被战火破坏的面目全非,成为一片废墟,到处一片狼藉,城内居民四散逃去,整个殷都昔日的辉煌再也不见。随着周王朝统治中心的转移和日月不留情的冲刷,加之河水泛滥,泥沙淤积。殷都渐渐成为蒿草茂盛野兽出没之地,之后,生性喜爱农耕的周人慢慢在此开荒种上庄稼,使这里成为肥沃的农田,时过境迁,殷都的辉煌渐被人遗忘。到了秦汉之际,人们心目中仅留有“殷墟”一名了,隋唐时期,这里更是成为一片公共墓地,至明代,这里开始出现一个村落——小屯村。殷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埋入历史的尘封之中,成为谜团,直到今天,在考古人员的努力下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在盘庚定都时,当时人们可能为了避免黄河的改道影响而选择在安阳附近

河道较稳定的洹河河畔建都。根据资料记载,安阳所处的鹤壁断陷带自更新世以来一直处在上升隆起阶段,河水下切,切开部分第三系和早、中第四系地层,河流的下切可有效的避免冲积平原地区自由曲流的发展,河道左右摆动受到控制,稳定的河道,对于两岸的农业发展,居民的安定生活至关重要,这也是紧依洹河并位于曲流处的殷墟遗址得以保存至今而没被河水冲毁的重要原因。

4 洹河的现状分析

洹河属于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发源于林州市林滤山东麓,自东向西流经安阳县市区,在内黄县注入卫河。干流全长160余千米,流域面积将近2000平方千米,是流经安阳市北区的一条河流。在安阳市区有36千米左右的河段,此区域河流大致是东西走向,在殷墟保护区向北凸出,形成一个较大的自然弯流,其中河流在殷都区、北关区被加以人工改造,其余大部分为自然河道。 4.1 洹河水文特征

① 降水 洹河所在地处于北半球暖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因此该河属于季节性河流,枯水期长,丰水期短。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以及上游裂隙岩溶泉水小南海和珍珠泉泉水的常年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