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3c888f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f

18.C【解析】意义识记,指根据事物的内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故也称理解 记忆。

19.C【解析】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属于新生儿的条件反射。 20.C【解析】儿童3岁的时候出现了自我意识的萌芽。 二、名词解释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2.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辨别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4.幼儿园是对3~6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

5.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中与一定阶段的年龄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一般的、典型的心理特征,称为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6.自尊指的是自我所做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关注情感因素对幼儿学习迁移的影响; (2)幼儿学习迁移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3)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其在学习中发生迁移; (4)提高幼儿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教育保育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3)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 (5)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4.(1)活泼好动; (2)喜欢交往; (3)好奇好问; (4)好冲动; (5)模仿性强。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1)普及幼儿教育,建立中国化和平民化的幼儿教育; (2)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3)创立培养幼儿师资的好方法——艺友制。 2.(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在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中,教师要坚持尊重家长、确立家长主体地位的原则,和家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园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在小王老师和小张老师看来,教师是教育的权威,家长则是受教育者和受指责者,是幼儿园命令的执行者。其实质是否认了园所与家庭的伙伴关系,否认了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因此,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 (2)注意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3)开拓家长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十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 A.张汉良

B.张之洞

C.张宗麟

D.张雪门

2.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个案研究法

D.观察法

3.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 ) A.机械识记

B.形象记忆

C.意义识记

D.语词逻辑记忆

4.以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 A.粘液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5.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 )

A.遗传、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B.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C.遗传、成熟、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D.成熟、社会性经验、学校学习的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6.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裴斯泰洛奇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7.一个人所有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人的( ) A.性格

B.能力

C.个性

D.气质

8.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 ) A.认知地图

B.探试搜索

C.尝试错误

D.顿悟

9.下列哪种做法适合学前班的教育?( ) A.应该开始学习汉语拼音 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B.每天至少上课三节以适应小学教学 D.与幼儿园大班没有根本的区别

10.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被称为(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11.艾宾浩斯发现遗忘的规律是遗忘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12.从一个目标出发,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是( ) A.抽象逻辑思维 13.亲子关系是一种( ) A.血缘关系

B.心理关系

C.情感关系

D.家庭关系

B.理论思维

C.发散思维

D.分析思维

14.3~4岁的幼儿处于( ) A.幼儿初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晚期

D.学龄期

15.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 )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联想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B.儿童从出生起就有触觉反应

C.手的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口腔的触觉探索 D.触觉在儿童的人际关系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17.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游戏被称为(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18.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 ),规定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 A.《学校系统改革案》 C.《钦定学堂章程》 19.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心理现象

C.认识风格

D.个性特征

B.《蒙养堂章程》 D.《奏定学堂章程》

20.1~岁幼儿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 A.简单句

B.复杂句

C.单词句

D.电报句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转折期 2.创造性游戏 3.分离焦虑 4.气质

5.社区幼儿教育 6.幼儿园课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选择幼儿园课程应遵循哪些原则? 2.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有哪些区别? 3.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4.简述幼儿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2.试述卢梭的幼儿教育思想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儿歌,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记住,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只需要一两次就能熟记心中。 结合幼儿记忆的特点,分析影响幼儿无意识记效果的因素。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十四)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南陈北张”是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张雪门。

2.D【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方法。

3.B【解析】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4.A【解析】粘液质是以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特征的。 5.B【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是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6.D【解析】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7.D【解析】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8.C【解析】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

9.B【解析】学前教育应注意与小学的衔接,并应避免出现小学化的倾向。

10.D【解析】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11.A【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12.C【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13.A【解析】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

14.B【解析】学前期(3~6岁),也叫幼儿期。包括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

15.B【解析】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6.C【解析】婴儿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

17.A【解析】规则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18.D【解析】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 19.B【解析】注意是影响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现象,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20.C【解析】此时期幼儿使用的句型主要是单词句。 二、名词解释

1.转折期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3.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母亲或照顾他(她)的熟悉的人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不安的行为。

4.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5.社区幼儿教育是指在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家庭为对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内所有学前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6.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 (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3)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2.(1)制定主体和约束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