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1、2、3、6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1、2、3、6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3da442fccbff121dd36838d

(5)均衡性。任何一项条件均不能忽视,不能说这个条件比那个条件重要。忽视任何一个条件,都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给安全生产管理造成重大的影响。

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当依法将工程分包给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专业承包企业或者劳务分包企业,并加强对分包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是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衍生出的管理手段。安全生产条件的评价不同于其他方面的安全生产评价,最大的特点是对人的安全行为评价和动态监管。

基本评价方式共有3种,分别是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和安全生产条件综合评价。

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是指对施工企业本部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的评价,不包括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条件评价。

五个等级的定性评价结论:

(1)Ⅰ级:评价定性为安全生产完善。 (2)Ⅱ级:评价定性为安全生产条件比较完善。

(3)Ⅲ级:评价定性为安全生产条件基本符合,但需要进一步改进。

(4)Ⅳ级:评价定性为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不发证) (5)Ⅴ级:评价定性为安全生产条件严重不符合。(不发证) 根据《劳动法》确定的劳动者五项权利和五项义务 劳动者在劳动保护方面,享有的五项权利是:

(1)依法防震受劳动保护;

(2)向本单位提出关于劳动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向上级机关反映本单位劳动保护工作的情况; (4)拒绝接受违章指挥; (5)接受劳动保护培训。

劳动者在劳动保护方面的五项义务是:

(1)遵守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 (2)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安全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服从生产指挥,遵守劳动纪律;

(4)爱护劳动保护设施,正确使用劳动防护装置和用品、用具;

(5)发生事故时,积极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

标准工作时制

我国现行的标准工时制度是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在正常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在保证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基础上,实行每周6天工作制。 即每日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总时数不得超过36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该法。该法第四条和第六条特别指出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与此同时用人单位还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劳保用品购买发放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台帐,管理台帐保存期限不得小于两年。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工程承包单位编制。实行工程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编制。

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工程的基本情况。含规模、结构类型、工程开工、竣工日期;

(2)建筑施工项目经理部基本情况。含项目经理、安全负责人、安全员等姓名、证书号码等;

(3)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救护组织。包括具体责任人的职务、联系电话等;

(4)救援器材、设备的配备;

(5)安全事故救护单位。包括建设工程所在市、县医疗救护中心、医院的名称、电话,行驶路线等。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告知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施工期间,其内容应当在现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施工现场救援组织与人员要求:

(1)施工现场落实本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 (2)应明确项目经理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第一责任人; (3)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人员分工合理; (4)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人员联系方式落实; (5)实行总承包的应急分包单位人员纳入救援组织; (6)定期举行应急预案演练。 (7)其他管理要求。

生产安全事故按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未被人们发现或者被人们忽视的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重大生产安全事件的意外变故或者灾害。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隐患就是事故

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触电后6分钟内开始救治者,50%可能复苏成功;触电后12分钟再开始抢救,很少有救活的可能。就地进行及时、正确的抢救,是触电急救成败的关键。在切断电源前应注意伤员身上因有电流通过,已成带电体,任何人不应触碰伤员,以免自己也遭电击。

电烧伤所造成的软组织损伤是不规则的立体烧伤。电烧伤往往伤口小,基底大而深,所以不能单纯看烧伤部位的面积来衡量烧伤的程度,而应同时注意致伤的深度和全身情况。

且常伴随软组织割裂伤、挫伤、刺伤、骨折等原发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