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5.25 河中石兽提技能+一课两练(新版)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七年级语文上册 5.25 河中石兽提技能+一课两练(新版)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3f1800fda38376bae1fae50

河中石兽

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 ( ) (2)阅十余岁. ( ) (3)曳.

铁钯

( ) (4)湮.

于沙上

( )

(5)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 ) (6)如是再啮.

( )

(7)沿河求之,不亦颠.

乎 ( )

(8)如.

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 答案:(1)倒塌 (2)年 (3)拖着 (4)埋没 (5)讲学,教书 (6)侵蚀,冲刷 (7)通“癫”,疯狂依照

2.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解析】选D。A、B、C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D项“之”为结构助词“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 答案: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 答案: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3)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译文: 答案:越冲越深,到石兽一半的地步,石兽必定掉在坑穴里。

(8)- 1 -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B.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C.果得/于/数里外 D.然则/天下之事

【解析】选B。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果/得于/数里外。 5.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它是一部记述 、奇特见闻为主的以 形式写成的 。作者 ,字 , 代 家。

答案:阅微草堂笔记 狐鬼故事 笔记 志怪小说 纪昀 晓岚 清 文学

6.课内阅读。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1)~(3)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二石兽并沉焉 .

( )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③盖石性坚重 .

( )

( )

④求之下流,固颠 .

( )

答案:①一起 ②事物的道理、规律 ③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 ④本来 (2)翻译下列句子。①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文: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 答案:①(石头)一再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水而上了。

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3)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

- 2 -

答: 答案(示例):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练能力】

(一)(2013·湛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长 生 猪

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后再见之,弭耳昵就,非复曩态矣。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①弭(mǐ):耷拉。②曩(nǎnɡ):从前。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里有人畜一猪 畜:养 .B.见邻叟辄瞋目狂吼 .C.欲买而啖其肉 .D.既而憬然省曰 ..

辄:就

啖:吃 既而:很久

【解析】选D。“既而”应为“不久”之意。

2.请将文章画线句子“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翻译为现代汉语。 答: 答案:这大概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前世冤仇”吧?这世上并没有不可解的冤仇啊。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答案:要懂得善待别人,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宽容。 附【译文】

据胡御史牧亭说:他老家有一个人养了一头猪,见了邻居家的老翁就瞪着眼睛发怒,猛奔过去咬他,见到了别人却没有这种情况。最初,邻居老翁很生气,想把这头猪买下杀了吃肉。不久醒悟道:“这大概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前世冤仇’吧?这世上并没有不可解的冤仇啊。”于是用高价买下这头猪,并把它送到佛寺里作为长生猪养起来。从此,这头猪见到老翁时,就耷拉着双耳靠近他,不像往日有那种凶恶的样

- 3 -

子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6题。

哀 溺 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注】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永之氓咸善游 .

( ) ( ) ( ) ( )

②中济,船破,皆游 .③有顷,益怠 .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

答案:①都 ②渡,渡河 ③疲惫 ④于是,就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译文: ②何不去之?

译文: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译文: 答案:①其中一个人虽然尽力游泳但仍然游得不如平常。 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 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6.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答案: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

- 4 -

前要懂得取舍等。) 附【译文】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虽然尽力游泳但仍然游得不如平常。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被淹死了。

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