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413222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e0

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二)

26.扶贫对象:

指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识别、确定的贫困户、贫困村和贫困县。

27.国家贫困线标准:

2013年底建档立卡工作开展以来,以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为识别标准,2014年为2800元,2015年为2855元,2016年为2952元。此后以国家统计局每年正式发布的为准。

28.建档立卡含义:

建档就是对扶贫对象建立电子信息档案;立卡就是向精准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已经完成审批流程,建立了贫困档案,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管理,并获得《扶贫手册》的家庭。

29.贫困户识别标准:

①人均纯收入低于2952元的全部纳入;

②人均纯收入大于2952元小于3500元,三保障未解决的全部纳入;

③人均纯收入高于3500元但三保障未解决的部门单项解决。

30.贫困户“12345”识别程序: ①一核(农户收支状况);

②二看(家庭生产生活条件); ③三比(收入、住房、财产状况);

④四评议(农户申请、小组初评、村两委审议和村民代表决议);

⑤五公示(村、乡两级公示和县级公告)。 31.贫困户识别“七不准”: ①家庭成员有财政供养人员; ②家中有现任村干部;

③家庭拥有5万元以上小轿车、大型农用车、大型农机具或工程机械;

④在城镇购买商品房、商铺;

⑤家庭成员拥有企业或股份,实际出资并分红的; ⑥家庭为当地种养业大户或长期从事盈利性活动的; ⑦不如实提供家庭收入和资产情况。 32.建档立卡特殊群体: ①整户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②需要政策“兜底”的农村一二类低保家庭; ③农村特困供养人员; ④贫困残疾家庭。

33.贫困村识别标准“一高一低一无”: ①贫困发生率高; ②可支配收入低;

③无村集体收入; 34.建档立卡“五清”: ①底数清; ②问题清; ③对策清; ④责任清; ⑤任务清。

35.建档立卡“六有”: ①有村情档案; ②有问题台账; ③有需求清单; ④有村级规划; ⑤有帮扶措施; ⑥有脱贫时限。

36.《扶贫手册》的内容:

《扶贫手册》是一份用于登记贫困户基本情况和帮扶情况的工作手册,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

37.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

(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家庭常住人口数。

38.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39.贫困户退出标准:

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40.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 ①贫困发生率低于3%;

②产业发展(有主导产业;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集体经济收入)

③基础设施(建制村通硬化路;自然村通动力电;人居环境干净整洁)

④基本公共服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有学上;有村卫生室;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

41.贫困县退出标准: ①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3%;

②贫困村退出比例达标(2018年退出村达到80%(含)以上,2019年退出村达到90%(含),2020年所有贫困村退出)

③群众认可度达到90%以上。 42.贫困人口退出验收程序: ①乡村初验; ②县区验收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