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44935b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c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2课时)

【学习目标】1.联系水土流失的成因,掌握治理水土流失的原则和措施。

2.认识“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3.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要贯彻合理开发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梳理】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一)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1.合理利用土地的措施:调整 ;因地制宜安排 ;实行 。

2.中心―― :压缩 , 与 相结合,逐步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 ;扩大 种植面积,改善 质量;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 工作。 3..综合治理原则(三结合原则):坚持 与 措施相结合;坚持 与 相结合;坚持 与 相结合。 4.发展方向:改善整个黄土高原的 ;配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区域的 。

【讨论】1.治理黄土高原应从哪几方面入手?应怎样做?

2.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应坚持什么原则?

(二)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

(1)固沟工程:适用地段: 集中地区;

措施:①修建 、 和 ,②营造 ; 作用:即 ,又防止 继续扩展 (2)护坡工程:适用地段: 地段;

措施:实施 和 相结合; 作用:即拦截.涵蓄 ,又发展了 生产。 (3)保塬工程:适用地段: ;

措施:①坚持 ;②大力营造 ; 作用:合理利用 ,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农业技术措施

(1)农耕作业:因地制宜开展① 、② 、③田间管理、④ ,⑤ 等。

(2)技术措施:① ;②发展地膜及 技术;③ 。 (3)作用:提高 肥力、保持 和、发展 的目的。 3.生物措施

(1)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坚持 ,以恢复 措 施 功 能 。

打坝建库 贮水拦沙,改善 (2)有条件的地区:大力 ,工程 平整 , 实行 结合。防止暴雨对 措施 修 合理利用 的冲击,增加土壤 和团粒 。 结构,提高其抗 能力。 科学 蓄水 , (三)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如右表所示: 农业 选育 提高 , 【讨论】3.六道沟小流域具体的治理措施原则是技术 充分利用 什么? 措施 种植 蓄水 ,

生物 种植 发展 【典例精析】根据下表右栏的治理目的,写出左措施 种植 栏对应治理措施的代号。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量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便利航运和防洪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减轻河水污染 ①控制工业及生活废物排放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修河筑堤,疏浚河道 ④建设分洪、蓄洪区 ⑤建设水利枢纽工程 ⑥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解析】首先明确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分别包括哪些具体的做法,然后结合各项措施的主要环境功能完成各个小题。【答案】⑤⑥④③②①

【讨论题答案】1.治理黄土高原必须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2.坚持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3.以保持水土为中心,坚持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达标训练】

1. 关于下列防护林带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北”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 B.黄土高原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 C.沿海防护林------防止土壤侵蚀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防止风沙侵害 2. 黄土高原人工林发挥的突出的环境效益是 ( )

1

A.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3. 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有 ( )

①水旱灾害 ②台风 ③寒潮 ④土壤侵蚀 ⑤火山爆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4.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原因是 (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趋加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5.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 )

A.地势低平 B.地势坦荡 C.沟谷发育 D.波状起伏 6.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成因是

A.地壳上升 B.地壳下沉 C.断裂作用 D.侵蚀作用 7. 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B.粮食作物以高粱为主 C.北部边缘地带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 D.黄土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

8. 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①凌汛 ②“地上河”决口 ③水土流失 ④干旱(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是 ( )

① 打坝建库 ②平整土地 ③植树造林 ④地膜覆盖 ⑤修基本农田 ⑥抽引水灌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10.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 )

A.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B.蓄水保土 C.改善生产条件 D.提高肥力 1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

A.打坝建库、平整土地 B.保持水土、兴修水利C.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生产体系D.植树种草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图回答12-13题。

12.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 )

A.a B.b C.1 020米等高线 D.1 010米等高线 14.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地理名称: 山脉:A B C

城市:D E F G (2) 用长城图例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长城。

(3) 在图中画出黄河中游的两条支流(汾河与渭河)。 (4) 在图上用铁路图例绘出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部分)

15题图

14题图

*15.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黄土高原地跨 7省区(写简称)的大部分或一部分,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2) 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山脉) C (山) D (山脉)

E (山) F (地形区) G (地形区) (3) 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 ,判断根据 。

(4) 黄土高原的成因是 ,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的成因是 。 (5) 黄土高原地区人地矛盾尖锐化的原因是

。 16. 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

人地矛盾著称于全国,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 ,人为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黄土高原地

区及其下游产生的严重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落后的耕作制度是 ,使原有的

林草植被破坏殆尽。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触发机制是

。 (3)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

【学后反思】

【学案12】1―5 BBADC 6—10 DCCCB 11—13 BAB

14.(1)山脉:A太行山 B秦岭 C日月山 城市:D 太原 E银川 F西安 G兰州(2)(3)(4)略

2

15.(1)青 甘 宁 陕 晋 内蒙古 豫 (2)A太行山 C乌鞘岭 D秦岭 E华山 F渭河平

原 G汾河谷地 (3)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依据河流的流向判断 (4)风力的沉积 流水的侵蚀作用 (5)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从而造成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化。

16.(1)黄土表层疏松,易被流水侵蚀,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冲刷力强;人口过度增长,过度毁林开荒,轮荒等落后的生产方式,开矿等;黄土高原土壤退化,粮食减产,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防洪难度加大(2)轮荒 ;开采露天煤矿(3)保塬、护坡、固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