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会计讨论 学位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资产减值会计讨论 学位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46b1b0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7

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推进我过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第三,有利于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制定资产减值的会计规范,可以杜绝亏损的上市公司通过计提资产减值来操纵盈余,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2

2 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分析

2.1 资产减值的概念

所谓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因外部因素改变而导致资产的使用价值降低,致使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一般这种减值的发生是偶然的、不可预期的。传统的资产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企业在购置时无法预料的各种不可预期的有形损耗或无形损耗,而资产这部分价值损耗无法得到补偿,它影响资产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造成资产账面价值的损失,这就是资产减值。它使得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在某一时点上发生一定程度的背离,这两者相背离的差距就是资产的减值损失。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的现时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未来经济利益的评估值,在会计上则体现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历史成本。资产减值可以通过图2-1直观反映:

由上图可分析得出资产减值反映的是对内外环境非正常变化趋势的估计,从本质上说,资产减值是一个价值重新估量的过程,是资产的现时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未来经济利益的评估值。

3

2.2 资产减值会计与相关会计原则的关系

2.2.1 资产减值会计更好地符合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性原则。

权责发生制是按货物的销售(或交付)和劳务的提供来确认收入,对费用也按与相关联的收入的确认时间予以确认,不考虑现金支付的时间。资产减值会计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当企业资产发生减值合乎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时,就予以确认与计量,使得资产减值情况和形成的损失在发生当期就得以反映。配比性原则要求费用必须联系收入在相同期间予以确认。资产减值会计符合配比性原则的要求,当资产发生减值损失满足规定条件时,就确认为当期损益,从而保证了当期配备的正确

2.2.2 资产减值会计是稳健性原则的运用。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资产减值会计是谨慎性原则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对资产计价的具体运用。资产减值会计以谨慎的态度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并将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排除在资产价值之外。虽然资产减值会计源于谨慎性原则,但仅用谨慎性原则来规范和指导资产减值实务又是不足够、不充分的。即使是专业人员,从谨慎性原则的角度来考虑资产减值,往往也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主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些主观色彩,极端的谨慎就会导致秘密准备和隐匿资产的出现, 从而也不能准确地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损害报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2.2.3 资产减值会计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突破。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对资产按照初始取得时的原始交易价格入账,不考虑资产的现时成本或变现价值。由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具有以实际交易为基础、为交易双方所认可、成本数据容易获得且可靠性较大等特点,所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长期以来在会计计量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资产面临着很多价值损耗的风险,如通货膨胀的存在,科技的飞速发展等,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受到了严峻挑战,而计算机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又为其他计量属性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能性。因此,资产减值会计是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的一种改良,它不否定历史成本原则,而是在它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即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资产的价值时不高于其现时价值(以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公允价值和未来现金

4

流量现值等来反映)。

2.2.4 资产减值会计是确保可靠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可靠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如实表达所要反映的对象,它包括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三个要素。如实反映要求会计信息应能恰当地反映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资产价值出现下跌后,资产减值会计就要比历史成本会计更能如实反映资产价值的实际情况。可验证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重复验证的特征。即对同一会计事项,由不同的人依据相同的信息输入、遵循相同的会计准则,可以得出相同或基本相似的结论。中立性是指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偏不倚,不能根据个人偏好或为了其他不正当的目的,故意选用某些会计方法来歪曲会计信息。虽然由于资产减值会计在确认、计量上具有不确定性,使其在可验证性和中立性上欠准确,但却是实现资产价值如实反映的重要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资产减值会计不仅不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而会提高其可靠性。 2.2.5 资产减值会计是确保相关性原则的必然选择。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同决策相联系进而提高人们的决策能力。它一般包括及时性、预测性和反馈性三个要素。资产减值会计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当预期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明显低于历史成本时就要对历史成本提供的信息进行修正,从而把未来流入经济利益低于历史成本的风险在当期披露,这样的信息将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从投资决策的角度看清现状并预测未来。在历史成本下,反馈价值是很少的,当企业资产存在重大减值时, 以不变的历史成本计量资产账面价值显然是不能验证以前的信息。会计信息应在失去影响使用者的决策能力以前予以提供。如果会计信息提供得过晚,失去了决策的时机,信息的相关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没有用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资产减值会计则在资产发生减值的当期就及时的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较好地满足了及时性的要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