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477f11d5a8102d276a22f3a

炼,文章追求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文字,简约素淡,体现了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自然朴素,隽秀的风格,全篇用字惜墨如金,话短情深,父亲的话虽然只有六句,却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3.散文中精巧的结构艺术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清秀隽永,语言优美凝炼,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和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炼,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好的散文,不仅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骼。因此结构对于文章是否完整有重要作用。没有坚实匀称的骨骼,文章便立不起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正是自觉做到了这一点。他的散文有极严密的结构,他善于把纷纭的事物组织、剪裁得单纯、分明,而使每篇的布局都十分完整和谐,围绕文章中心,对材料能放能收,形散而神不散,显得随意而又巧妙自然。

《荷塘月色》便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缜密精美。作品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既揭全文之旨,又设计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淡淡的忧郁,矛盾的组合,都融入在这一篇被称为“模范”的“白话美文”中,从中你会体会到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忧国忧民的情思,以及如荷般洁身自好;你也会体会到朱自清先生驾驭语言的超凡的能力,如同画家手中的笔,轻描淡写中就给我们画出一幅素净的山水画。作者“一路行去”,从出门经小径至荷塘复又归来,尽情享用这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紧扣“荷塘”和“月色”错落有致地一一展现月下荷塘的景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又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既极写月下荷塘的“神异”美,又细腻地展现作者“颇不宁静”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层次。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总之,无论从哪一方面,《荷塘月色》都堪称是完美之作!

四、结论

朱自清先生平凡而高洁的人格,卓越的凝异的文格,以及温雅、宽容、理性的言论格,无不相统一而具张力,丰富着其人和其文的世界。杨振声先生曾如此评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宽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

将永远领导我们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尤其是抒情写景散文)在艺术上呈现的美是明显而独特的,他的风格自然亲切,细腻平易,读他的文章总会使人的性情受到熏陶,写身边小事却又能感人至深。先生的散文领域留下的遗产:认真的写作态度,高妙的写作技巧,优美的散文意境,是永远值得称道与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情彩》,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1版。 2.朱自清:《欧游杂记·荷兰》,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7月。 3.《朱自清全集 第十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年3月第1版。 4.《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朱自清》,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厦出版社1997年版。

5.《朱自清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6.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1948年9月《文讯》第9卷第3期。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