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496b6e4360cba1aa911da1c

2.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乌托邦理想。他于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写出了《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到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在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号,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傅立叶提出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里进行组建“法郎吉”(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试验。欧文是一个工厂主,他曾在自己领导的苏格兰新拉纳克大棉纺厂进行慈善试验。他缩短工时,设立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把一个愚昧黑暗的新拉纳克变成了完善的模范移民区。1824年,他到美洲从事共产主义实验。在印第安那州建立了“新协和”公社,实行财产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他的共产主义试验虽然失败了,他自己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但是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定信念。

根据上述材料深刻认识追求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理想社会一直是进步人士追求的目标,并回答: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200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答案:

1.A 2.A 3.A 4.C 5.C 6.A 7.D 8.D 9.D 10.D 11.A 12.C 13.C 14.B 15.C 16.B 17.D 18.A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2×10=20分)

答案:1.ABCD 2.ABC 3.BC 4.CD 5.ABCE 6.BC 7.ABCDE 8.ACE 9.AD 10.AC

三、辨析题(5×3=15分)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2.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

参考答案:其一,人的眼睛与蚂蚁的眼睛存在不同的结构,在感受某些光线方面,人的眼睛确实不如蚂蚁;其二,人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超越眼睛等生理结构的局限,获取对世界的认识。蚂蚁的活动终究只

第 29 页 共 50 页

是一种本能的活动,而人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加工,获得理性认识。动物则没有这种主观能动性。

3.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

参考答案:恩格斯曾经说过,在历史过程中,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意志构成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总合力,在这个合力中,每个意志都有所贡献,都不等于零。 从恩格斯这段话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历史上起一定的作用,在历史的总的合力中,每个单个人的力量都不等于零;第二,但是,这种作用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是正数,有的是负数,有的是积极的动力,有的则是消极的阻力;历史就是在这两种力量对比当中前进的。所以,否认任何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都是不对的。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改进劳动资料,改造自然界,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而且,人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历史活动,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推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发展又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四、论述题(1×15=15分)

1.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不能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五、材料分析题(15×2=30分)

1.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谈谈你的体会。

第 30 页 共 50 页

参考答案: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发展过程中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表明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市场得到了开拓,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发展准备了资本和其他条件,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发挥矛盾同一性的作用,则可以使经济社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反之,在这个阶段,如果不注重发展的均衡性和社会公正,人们的收入差距会拉大,许多原来还潜藏着的矛盾这时会凸现出来并尖锐化。如果不能够很好控制矛盾,则将会使矛盾激化和扩大,就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国当前的社会正处于这个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个阶段从哲学高度上认清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起作用的条件,以建构和谐为目标,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和健康发展。

2.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参考答案: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同时,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制定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形成了成熟的革命主观条件。通过武装斗争,经济落后的国家率先夺取国家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产物。

经济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特殊表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关系不可能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但是由于广泛的国家交往,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产生类似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在生产关系不变更,社会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特殊条件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正是这一历史状况的反映。

“早产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就在于它不懂得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200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B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答案:

1.B 2.A 3.A 4.D 5.B 6.C 7.C 8.D 9.C 10.B 11.C 12.A 13.A 14.A 15.B 16.A 17.D 18.D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

第 31 页 共 50 页

1.ABD 2.ABCD 3.CDE 4.BCDE 5.AD 6.AC 7.ABC 8.BCD 9.BC 10.ABCD

三、辨析题(5×3=15分)

1.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

参考答案: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构成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但是,这是从总体上和最终的意义上来讲的,况且唯物史观还同样看到了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社会意识亦有其相对独立性,即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不平衡性,以及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所以,即便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置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存在之中,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只能有着一模一样的思想观念,因为他们各自的具体生活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迥异,所接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也相差甚远,所以,他们便各自有着迥然不同、甚至对立的思想、观念。

搞清了这一道理,我们便会清楚认识到,一方面,我们要重视自身所处的环境。俗话说,“尽朱者赤,尽墨者黑”。要尽可能注重把自己放在一个好的环境之中。另一方面,也不能做环境的奴隶。就是说即便在一个不如人意的环境之中,但凭借着我们意识的能动性,也能超越环境,或努力协助人们改变环境或创造环境。这时我们应奉行的原则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 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试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超越出一国或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

(2)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或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其主要根据:一是促使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全球化所具有的诸多因素,如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世界贸易、金融、对外投资的空前扩大,经济贸易的自由化趋向,以及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无不是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是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经济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但在当今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显然居主导地位,当今世界市场通行的“惯例”,以及各种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也基本上是由它们确定的,反映了它们的利益和要求;三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可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好处,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要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简而言之,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所主导和推动的,资本主义也正在利用全球化的条件,进行新一轮对外扩张。

(3)应该承认,当今的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能分开的,当西方国家以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推进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时,也必然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张到全球。实际上,资本主义自从诞生以来,就不断向全世界扩张,它的最终目的是把全球资本主义化,或以资本主义统治全世界。资产阶级的这种奢望和这个目标,到今天没有放弃,相反,它们正在利用它们高水平的科学和生产力,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以更大的努力促其实现,这集中表现在美国所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它所宣扬的“全球主义”上,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过程,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现实中经济全球化是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主导作用的,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当然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世界经济中,虽不占主导地位,但也有一定的、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也不能忽视的。因此,我们不应当把当今的全球化,说成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美国化,而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

(5)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

第 32 页 共 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