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 风景名胜 地方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虎丘 风景名胜 地方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4993bbe7c1cfad6195fa7bf

真娘墓 试剑石北不远处,在高出地面1米多的台基上,有一座四面石柱,构筑精致古朴的亭子耸立在上山路东侧。亭中壁立石碑,刻有乾隆年间海陵陈鐄题写的4个擘窠大字:“古真娘墓”。4根亭柱分前后镌2联。前一联为“香草美人邻,百代艳名齐小小;茅亭花影宿,一泓清味问憨憨。”后一联刻李祖年集《梦窗词》句:“半丘残日孤云,寒食相思陌上路;西山横黛瞰碧,青门频返月中魂。”相传真娘是苏州名妓。本是良家女子,不但花容月貌,而且能歌善舞,于琴棋书画之道亦无所不工。后因父母双亡,弱质无依,遂堕青楼;为守贞操,投环自尽。后人为她在虎丘营建坟墓,其上遍植花卉,名之“花冢”。冢畔一石,凿“香魂”二字。这一绝代红颜的悲剧,自唐以来就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到墓前凭吊,徘徊在花草芳踪之间,怜香惜玉之余,留下了大量题咏,花冢也随之名声远播。唐人诸诗中,以至德中举子谭彦良(谭铢)题一绝最为警世,令后人由是搁笔。诗曰:“武丘山下冢累累,是处松楸尽可悲。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经明末兵火洗劫后,真娘墓碑沦弃不知所在。清乾隆十年(1745年)春,海陵人陈鐄暂寓虎丘时曾仔细搜寻,终于在东山庙后、太傅祠前的溷厕中找到了真娘墓残碑。于是,陈鐄重修墓土,“葬残碑于穴中,树新碑于旧地,覆以小亭,俾之芳魂有所栖托”。民国初年,真娘墓又重加修葺。当时为一小亭,中有状似坟墓的大圆石,前立墓碑。1958年改为石柱木梁架卷棚歇山顶方亭,搬走圆石,移动墓碑,遂成现状。1956年曾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剑池 《越绝书》云:“阖闾冢在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剑池“两崖划开,中涵石泉,深不可测”,为吴中绝景。明王宾《虎丘山志》(成化年间抄本)等书记载,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书“虎丘剑池”4字,刻石于“别有洞天”圆洞门旁,后经风霜剥蚀,“虎丘”二字断落湮没。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新野马之骏令苏州名刻石家章仲玉照原样钩摹重刻,故后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谚语。

剑池四周,石壁合抱,镇住一池绿波。水面上方一道石桥飞跨两岸峭壁。剑池终年不干,水质清澈甘洌。池呈狭长形,南稍宽北微窄。唐李秀卿称之为“天下第五泉”。

池东侧峭壁上刻有“风壑云泉”4个大字,结体宽博,笔致潇洒,相传为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别具风格。崖左壁上有“剑池”两个篆体大字为元代书法家周伯琦手笔。字的左边用大篆镌刻高启的《阖闾墓》。诗曰:

水银为海接黄泉,一穴曾劳万卒穿。谩说深机防盗贼,难令枯骨化神仙。 空山虎去秋风后,废榭乌啼夜月边。地下应知无敌国,何须深葬剑三千。 明正德七年(1512年)正月,苏州大旱,剑池干涸见底。唐寅和刚刚辞官归隐的大学士王鏊同游虎丘,走到干涸的池底,看到一个三角形的幽深洞口,“可容数人入之,其中亦无所有,但垒石数层若横板而已”。这个池底洞穴当时即被认为是阖闾“幽宫”,苏州一时轰动,官府也赶到现场查勘,终因不得结果而草草收场。

1955年,苏州市政府为了抢修岌岌可危的云岩寺古塔,临时抽干了剑池池水,再一次暴露池底。当时,文管会的工作人员曾详细记录了戽水清淤、找到墓门的情况,但因考虑到云岩寺塔的安全,经请示中央文化部作出了不予发掘的指示。阖闾陵寝,再次沉入池中,仍为千古之谜。

关于剑池的成因,历来大致有3种说法。(1)《吴地记》曰:“阖闾葬其下,以扁诸、鱼肠等剑三千殉焉,故以剑池名。”说剑池是造墓时开凿而成。(2)《元和郡县志》曰:“秦皇凿山以求珍异,莫知所在。孙权穿之,亦无所得。其凿处,遂成深涧”。说剑池是盗墓者造成的。(3)朱长文曰:“剑池,盖古人淬剑之地。”“万丈澄潭扶两岸,削成奇壁自天开,龙泉一淬名因得,不待秦皇发冢来。”说剑池是大自然的杰作。

可中亭 过剑池“风壑云泉”刻石,循石阶而上,有一六角形小亭名“可中亭”。可中即恰好日中之意。坐亭中可观千人石诸景。“可中亭”石柱上有对联一副,曰:“顽石听经,禅心默契;名山埋剑,胜迹长留。”

双井桥 双井桥横跨剑池东西峭壁顶端。桥面上有两个井口状圆洞,俗称“双吊桶”。宋时,云岩禅寺里有数百僧人,日常用水要到剑池汲取。担水上山,登降甚劳。尤其在伏天,重担在肩,担水者莫不汗流浃背。南宋兴隆二年(1164

年),自天府易镇吴兴,来虎丘避暑的陈敷文目睹寺僧饮水的艰辛,萌生怜悯之心,捐资20万,跨两崖建楼剑池之上,为井干以便汲水(石梁则僧沾改为之),大大减轻了寺僧的负担,故名“陈公楼”。后历经变化,楼和井干已毁,只剩下这双井桥一座,游人可在此俯瞰剑池。

千人石 千人石在剑池外侧,是一块由南向北倾斜的平坦大盘石,宽度约有一二亩之大,呈紫绛色。相传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为他在虎丘山上营造陵墓。竣工后,夫差怕工匠们日后泄露机密,便以邀请曾参加筑墓的一千多工匠来到石上饮酒、看鹤舞之名,将他们全部杀死灭口。一时鲜血四处流淌,渗入石中,日久便渍成暗紫色的斑驳印痕,永不消褪。

千人石亦名“千人坐”。《吴郡图经续记》称:“涧侧有平石,可容千人,故谓之千人坐。”俗传因生公讲法得名。相传晋高僧竺道生曾在此讲经说法,其下有千人列坐听讲,为了纪念这一盛况,遂取名“千人坐”。另一种说法是生公传经一时几无听者。生公聚石为徒,照常讲经,终于使顽石都听得点头称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说即源于此。《桐桥倚棹录》引《十道四蕃志》曰:“生公讲经,人无信者,乃聚石为徒,与谈至理,石皆点头。”宋人杨备《千人坐诗》曰:“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遗迹至今留。当年说法千人坐,曾见岩边石点头。千人石北的石壁上还有不少摩崖石刻。”“千人坐”3字系明代苏州知府胡缵宗所书。“生公讲台”4字为唐人李冰阳手笔。

二仙亭 二仙亭初建于宋代,重建于清嘉庆年间。因全用花岗岩建造,故又名“石亭”。亭高约5米。风格古朴厚重。亭枋上刻有双龙戏珠浮雕,斗拱四周雕有鹤鹿。亭内壁间嵌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有两位神仙的造像。一是吕洞宾,上镌《纯阳吕祖师自叙碑》;一是陈抟,上镌《希夷陈祖邻序》。两人都是赤脚大仙,线条流畅,神态飘逸,仙风道骨,宛然在目。相传陈抟和吕洞宾云游天下时,在虎丘相遇,二仙亭就是为了纪念这两位神仙而建造的。亭中石柱上刻有两副对联。前一联为:“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后一联:“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朝虎阜再留踪”。

第三泉 为一长方形水池,约有一丈多见方,嵌在石岩之间。岩壁上有“铁华岩”3个大字,为清人范承勋手书,取苏东坡诗“铁华秀岩壁”句意。其侧,镌有“第三泉”3字,为芝南书。宋绍熙年间,郡守沈揆在泉上跨水建“三泉亭”,后毁。明万历年间,申用懋再建三泉亭,又毁。现存方形小亭为民国14年(1925年)申振刚重建。相传泉名由陆羽品定,所以又名“陆羽井”。陆羽认为虎丘山泉清冽晶莹,味甜质厚,可与天下佳水比美。后来,他又在剑池西南凿了一口井名为天下第三泉(第一为镇江扬子江中冷泉,第二为无锡惠山石泉)。原来泉井上有汲水的石辘轳,后毁井亦湮塞。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僧如璧出资请人淘去井中泥石疏浚。明正德年间,长洲知县重修泉井,大学士王鏊作《复第三泉井记》。清代又两次重修。1955年,园林管理处对第三泉进行疏浚。在抽干池水清淤后发现四周石壁围成的这个深涧没有人工开掘的痕迹,全系自然天成,和剑池两壁人工斧凿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但泉底却有一口青砖砌成的井。深2米。砖形狭长,同六朝砖相似。可见隋唐以前,可能就有此泉了。井旁有一个高约2米,阔约1米,人工开凿的石通道。通道口中叠满了能通过水的乱石,处于高位的第三泉通过石道注入剑池。对于虎丘山的水系来说,这里称得上是源头。

孙武子亭 孙武子亭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大军事家孙武而建。相传孙武曾在此训练娘子军。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原是齐国田氏后裔,后赐姓孙,后人尊为孙子或孙武子。孙武怀着逃避战乱,寻求发展的目的来到吴国,经伍子胥的引荐,以兵法十三篇晋见吴王阖闾。吴王阖闾起用孙武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有功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当年孙武献给吴王的十三篇兵法,后世又称《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兵书,受到国外军事家的高度推崇,现已有英、日、德、法、俄、捷等国文字译本,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据《吴县志》记载:“孙子祠在虎丘山浜内,祀吴将孙武子。清嘉庆十一年,孙星衍以一榭园改建。咸丰十年毁。”现亭为1955年重建。因园榭旧址不详,故改建现址。孙武子亭匾额和亭内碑刻上的题句均出自张爱萍之手。题句为“孙子兵法,克敌制胜。娇娘习武,佳话流传”。

大雄宝殿 千人石东,白莲池畔,有一条依山而建的石梯。石梯由53级石阶组成,俗呼“五十三参”。大雄宝殿高踞五十三参之上。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郡人陈德基在原天王殿旧址上建成。殿内供奉如来佛像,上悬“我佛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