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4da402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e0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智能电网·高压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一 系统简介

随着国家电力建设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电网建设和设备维护工作也越来越多,输电线路的巡检和维护越来越表现出分散性大、距离长、难度高等特点。因此对输电线路本体、周边环境以及气象参数的智能化远程监测成为智能电网改造的重要工作。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是智能电网输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输电线路状态运行、检修管理、提升生产运行管理精益化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STC_OLMS系列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电子测量、无线通讯、太阳能新能源技术及软件技术等实现对导线覆冰、导线温度、导线弧垂、导线微风振动、导线舞动、次档距震荡、导线张力、绝缘子串风偏(倾斜)、杆塔应力分布、杆塔倾斜、杆塔振动、杆塔基础滑移、绝缘子污秽、环境气象、图像(视频)、杆塔塔材被盗等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测,预防电力线路重大事故灾害的发生。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独立使用,也可自由组合,功能模块组合如下图所示:

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微气象监输电线路图像、视频输电线路导线温度覆冰预警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输电线路导线弧垂 输电线路状输电线路绝缘子污输电线路反外力破坏监 杆塔倾斜输电线路杆塔振动输电线路防盗报警监测 ………..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功能模块 导线 覆冰 气象 测温 图像 绝缘子 风偏 污秽 倾斜 杆塔 防盗 舞动

二 技术标准

1、Q/GDW 24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2、Q/GDW 243-2010《输电线路气象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3、Q/GDW 244-2010《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4、Q/GDW 245-2010《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5、Q/GDW 554-2010《输电线路等值覆冰厚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6、Q/GDW 555-2010《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7、Q/GDW 556-2010《输电线路导线弧垂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8、Q/GDW 557-2010《输电线路风偏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9、Q/GDW 558-2010《输电线路现场污秽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10、Q/GDW 559-2010《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11、Q/GDW 560-2010《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12、Q/GDW 561-2010《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技术导则》 13、Q/GDW 562-2010《输变电状态监测主站系统数据通信协议》 14、Q/GDW 56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代理技术规范》 15、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16、GB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17、GB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18、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19、GB 6388 运输包装图示标志 20、GB 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21、GB 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22、GB 11463—8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23、GB 12632—1990 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范

24、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25、GB/T 2317.2—2000 电力金具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26、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27、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高温

28、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29、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30、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

31、GB/T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 应用导则 32、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3、GB/T 6587.6—86 电子测量仪器 运输试验 34、GB/T 6593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

35、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6、GB/T 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37、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38、GB/T 15464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规范 39、GB/T 16611—1996 数传电台通用规范

40、GB/T 16723-1996 信息技术 提供OSI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协议 41、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42、GB/T 17179.1-2008 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协议 第1部分:协议规范

43、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44、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

word版 整理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45、GB/T 17626.8—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46、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47、GB/T 19064-2003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实验方法 48、QX/T 1—2000 Ⅱ型自动气象站

49、YD/T 799—1996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50、DL/T 548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51、DL/T 741—2010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52、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53、DL/T 5219—2005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 54、QJ/T 815.2-1994 产品公路运输加速模拟试验方法

三、系统电源及通讯

1、监测装置电源实现

(1)监测装置采用太阳能对蓄电池浮充的方式进行供电,对日照照射相对较弱地区也可同时采用太阳能及风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进行供电。

监测装置安装于铁塔上,安装较为困难,因此减小设备体积及重量成为监测装置设计首要考虑的因素。监测装置采用超低功耗技术,装置待机电流保持在20mA(12V)以内,因此在同等容量电源条件下,装置可连续运行时间比其他产品长30%以上。正常情况下数据采集装置配置12V 33AH 电池 即可连续运行30天以上,且具备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有利于现场安装。

监测装置选用硅能绿色环保电池作为储能系统,该电池相比铅酸及其他类型电池系统具备以下优点:

? 储备容量高,达到国际要求的2倍。 ? 充电接受能力强,达到国际要求的3倍。

? 大电流放电效率高,可高倍率放电,30C放电8S内电池不损伤。 ? 自放电小,年自放电率小于2%。 ? 充放电无记忆(次数)。

? 能耐高温及高寒,可以在-50~+70℃范围内使用。

word版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