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课后习题答案(1-4单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课后习题答案(1-4单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514d4d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2e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 《邓稼先》练习说明

思考探究

一 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反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 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设计意图: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思想,理解邓稼先的精神品格。 参考答案:

1.略。要求学生根据阅读体会找到那些感动人、体现全文思想情感的关键语句或段 落,并字斟句酌地揣摩、品味其中的思想情感。

2.文中的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的个性、品质截然不同。奥本海默是锋芒毕露,读 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为名人,有时还会这样。而邓稼先 “是 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 生喜欢 ‘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 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 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 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 《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 “‘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的写作特点。

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 《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 “‘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三 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把握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

参考答案: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回答时,可围绕这些要点,结合课文具体内容来谈。

积累拓展

四 本文分段较多,有时一两句就是一段,简洁精练,铿锵有力。试找一些例子,反 复诵读,体会这些语段的表现力。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长句与短句交替使用,句式的运用服从于感情表达的需要。课文分段较多,有时一两句就是一段,简洁精练,铿锵有力。作者善用短句,使篇章显得简洁、明快,形成一股气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 “从‘任人宰割’到 ‘站起来了’”部分,作者用了四个短句分段列举了1898年中华民族 “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表现力强。

五 小组合作,搜集并整理我国 “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任选其中一位科学家,由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

设计意图: 从课文学习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参考答案:略。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练习说明

思考探究

一 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内容。

参考答案: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二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叙述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作者在具体的事例中,加入了不少细节。比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再如,抓住闻先生在演讲中“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了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突出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 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语句的含义,从而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参考答案:

1.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运用比喻的方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灯火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灯光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出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4.“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

积累拓展

四 查阅相关资料,为本文再补充一两件体现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事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就不剃去,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他才剃去了长胡子。

五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诗作,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

设计意图: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与课文学习相关的阅读活动。

《孙权劝学》练习说明

思考探究

一 朗读课文,理解大意。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对话的妙处。

参考答案: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