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排水工程下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必修课结课考试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水质工程学》排水工程下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必修课结课考试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53bd50331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9

《水质工程学(2)》 排水工程(下册)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必修课 期末复习

1.污水: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降水的总称。 工业废水:生产污水 ≥60℃ 生产废水 <60℃ 2.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出路有3:

①排放水体;②灌溉田地;③重复使用:直接复用、间接复用(补充地下水)。 3.氧垂曲线(DO和有机物的变化)

有机物排入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DO,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DO逐步得到恢复。所以耗氧与复氧是同时存在的,河水中的DO与BOD5浓度变化模式见图。污水排入后,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故称为氧垂曲线;BOD5曲线呈逐步下降状,直至恢复到污水排入前的基值浓度。

氧垂曲线可分为3段:第一段a~o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水中DO含量大幅度下降,亏氧量逐渐增加,直至耗氧速率=复氧速率。o点处,DO量最低,亏氧量最大,称o点为临界亏氧点或氧垂点;第二段o~b段,复氧速率开始超过耗氧速率,水中DO量开始回升,亏氧量逐渐减少,直至转折点b;第三段b点以后,DO含量继续回升,亏氧量继续减少,直至恢复到排污口前的状态。 4.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

5.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 6.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

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水泵、管道的磨损;也可设于初次沉淀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

常用的沉砂池有:①平流沉砂池;②曝气沉砂池;③多尔沉砂池;④钟式沉砂池。 7.沉淀池

按工艺布置的不同,可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处理的对象是悬浮物质,同时可去除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BOD5负荷。

初次沉淀池中沉淀的物质称为初次沉淀污泥。

二次沉淀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后面,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它是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

8.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9.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 增殖曲线

增殖曲线所表示的是在某些关键性的环境因素,如温度一定、DO含量充足等条件下,营养物质一次充分投加,微生物种群随时间以量表示的增殖和衰减

动态。

将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污水中接种,并在温度适宜、DO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按时取样计量,即可得出微生物数量与培养时间之间具有的一定规律性的增殖曲线。

整个增长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期):适应期;对数增殖期;减速增殖期;内源呼吸(代谢)期。 10.活性污泥反应过程

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有机污染物从污水中去除过程的实质就是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被活性污泥微生物摄取、代谢与利用的过程,也就是所谓“活性污泥反应”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污泥得到净化,微生物获得能量合成新的细胞,使活性污泥得到增长。

净化阶段:①初期吸附去除;②微生物的代谢。 11.活性污泥净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①营养物质平衡;②DO含量;③pH值;④水温;⑤有毒物质。

※营养物质比例: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平衡一般以BOD5:N:P的关系来表示。对于生活污水,微生物对氮和磷的需求量可按BOD5:N:P=100:5:1考虑,其具体数量还与污泥负荷和污泥龄有关。

※最适温度:是指在这一温度条件下,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强劲、旺盛,表现在增殖方面则是裂殖速度快,世代时间短。(大肠:37~40℃;活污:10~45℃) 12.表示及控制混合液中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指标:

①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

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

②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S

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13.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及其评价指标:

①污泥沉降比 SV

又称30min沉降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

②污泥容积指数 SVI

简称“污泥指数”,表示在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 静沉后,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14.污泥龄: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VX)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称之为污泥龄。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因之又称为“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

15.BOD-污泥负荷: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受,并将其降解到预定程度的有机污染物量。

16.BOD-容积负荷:单位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受,并将其降解到预定程度的有机污染物量。 17.常见氧化沟系统:

①卡罗塞氧化沟; ②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

③二次沉淀池交替运行氧化沟系统; ④奥巴勒型氧化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