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成语的结构与语义变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论《诗经》成语的结构与语义变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5652b5e5acfa1c7aa00cc48

(三)《诗经》成语的语言音律

研究从《诗经》到唐诗的诗歌可以发现,这些作为宋代以前的琅琅上口、记诵便捷的文学文化语言,其句式以四字为主,也有三字、五字、七字等。也就是说,人们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需要3——7字,而字数越多表达越易,但字数越少记诵越易,再根据上文所提到的对偶的修辞方式,四字词便具有了其他字数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四字词是汉语音义结合的产物,也是汉语词汇优化的必然结果,更是汉语内部发展规律在词汇结构形式上的体现。

汉语讲究声调,声调既能区分字词又可使语音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和谐平衡。古汉语四声为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如果汉语词汇句式为两字、三字,读诵时易感呼吸急促,给人意犹未尽之感;而若为五字以上,又感呼吸绵长、声音拖沓。因此从声音和生理角度来看,四字式语气舒缓,声音长短适中。

在源自《诗经》的成语中,成语语音主要体现出了叠音、讲究平仄、双声叠韵的特点。

叠音即音节的重复出现。主要由AABB、AABC、ABCC、ABAC、ABCB五种形式。例如:

AABB:兢兢业业 战战兢兢 赫赫炎炎 委委佗佗 AABC:绰绰有余 谆谆教诲 高高在上 斤斤计较 ABCC:逃之夭夭 忧心忡忡 小心翼翼 独行踽踽 ABAC:不稼不穑 如切如磋 载笑载言 允文允武 ABCB:悠哉游哉 今夕何夕 优哉游哉

唐以来的格律诗对平仄十分讲究,而古体诗则对平仄无甚要求。《诗经》中的诗歌几乎都属于古体诗,理论上无需平仄,但笔者分析发现在源自《诗经》的成语中,其读音平仄现象并不少见。笔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中由于人们的语言习惯而自然形成存在的抑扬顿挫、节奏感强的音节。例如:

平平仄仄:天高地厚 高高在上 惩前毖后 投桃报李 中原板荡 哀鸿遍野 仄仄平平:有女怀春 耿耿于怀 日月其除 暴虎冯河 硕大无朋 未雨绸缪 双声即为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叠韵即为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韵母相同。李重华说过:“叠韵如两韵相扣,

- 14 -

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连,取其婉转。”1如此可见双声叠韵的作用。例如:

双声:辗转反侧 梦寐以求 死生契阔 流离颠沛 素丝良马 叠韵:窈窕淑女 螟蛉之子 寿比南山 赳赳武夫 未雨绸缪

从《诗经》用语的语言音律来看,其中四字词的大量出现为其成为现代汉语四字成语奠定了语言基础,而其叠音、讲究平仄、双声叠韵的音律特点又符合汉语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富有表现力、铿锵婉转等语音特点。

(四)《诗经》成语的文化内涵

李大农先生认为:“成语比一般语汇更能完整的表现出汉民族的文化内涵,这是由成语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首先,成语是人们长期沿用,有某种历史源流的古老词语,每一条成语从产生到定型,都要经过语言历史的多次筛选与锤炼,存活下来的成语,就像语言的活化石,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次,成语固定的结构形式与组成成分使成语具有特定的语义内涵,其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定型的词组甚至短语,比普通的词语包含的信息量更大。”2

《诗经》中的多数诗都为民间歌谣,贴近人民生活,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笔者将通过《诗经》语源成语,从汉民族的表达方式与价值观念两个方面来阐述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1.汉民族的表达方式——含蓄思维

周光庆先生曾说:“成语的语义不是由语形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由两重性质不同的符号逐层表达的。在它们的内部结构中,有两重符号:第一重符号是处于表层的语词,语词符号的能指是语形(语音文字),所指是意象;第二重符号是处于里层的意象,意象符号的能指是语象(建构性图象),所指是语义。也就是说,成语的音义结合关系中,有一种意象充当了中介符号;它具有双重符号特性。”3

魏晋哲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对《周易》中的意象进行了精

注释:

1.(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江苏:吴江沈氏世楷堂. 2.李大农(1994)成语与中国文化,《南开学报》第6期. 3.周光庆(1995)成语中介符号论,《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 15 -

辟的分析:“意以象尽,象以言著。”1也就是说,意义必须由意象来表达,而意象让词语的意义更明确。汉语成语同样具有这种“意以象尽”的特性,其使人们养成了一种特殊的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习惯,也就是人们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将其含蓄的寄予某个事物,久而久之此事物的出现就会固定代表某种思想感情。

《诗经》成语中有67%的成语借用了比喻、象征等方式,这就体现出了中国人习惯将自己认知领域中情境相关、形象相似的事物联想起来,通过对这几个事物的交汇感知来形容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感受和感情。例如:

杨柳依依,源自《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于是“杨柳”即作为离别、惜别的意象沿用至今。

桃之夭夭,源自《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此处“桃” 是“艳丽灿烂”的意象,用来歌咏婚嫁。此后“桃”就给人繁茂、绚烂的感觉。 琴瑟之好,源自《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琴瑟”都是古乐器名,由于此处是说夫妻间感情和谐,后来“琴瑟”二字就成为了夫妇的意象。

2.汉民族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的标准。价值观的确立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处于文化结构的里层,既会影响已有文化成果的取舍,又会影响新文化的创造和文化系统的发展方向。《诗经》成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如下价值观:

(1)重联系亲区别

中国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依存与联系,从家庭、家族乃至社会,都以伦常和人情为重。但是中国人缺乏明确的责任界限,从古代的“不患寡患不均”到如今的“从众”,都反映了汉民族重联系轻区别的价值观念。笔者通过对《诗经》成语的分析,发现其中正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念。例如:

注释:

1.(魏)王弼(2011),《周易注》,上海:中华书局.

- 16 -

死生契阔,源自《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毛传:“契阔,勤劳也。”1郑玄笺:“从军之士,与其伍约,死也生也相与处勤劳之中。”2后世有人认为“契为合,阔为离”,即泛指人生所必经的生离死别聚散离合等遭遇。杨合鸣先生结合陆德明、余冠英等人的观点,认为“契阔”是偏义副词,偏向“契”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意为“与子约言:死生在一起。”3这些解释虽不尽相同,但都表明汉民族“重整体依存联系”的价值观念。

瓶罄罍耻,源自《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严粲《诗辑:“瓶小喻子,罍大喻父母。瓶汲水以注于罍,犹子之养父母。瓶罄竭,则罍无所资。为罍之耻,犹子穷困,则贻亲之羞也。”4原文表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后比喻相互依存,一方受损另一方深以为愧。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种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价值观念。“天”泛指宇宙自然及其运行规律。原始先民一方面敬畏“天”,认为天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必须按照天意做事;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的能力,认为人可以努力奋斗追求生活的美好。“天人合一”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天与人并重,人要遵守客观自然规律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此便可与自然和谐相处。

《诗经》产生于周初至春秋中,此时隶属奴隶社会,华夏文明发展的早期。“原始先民的心智发展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思维主体和客体还不能明确区分,在人和外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渗关系。在原始先民眼里,自然万物就和自己一样,拥有活泼的灵魂、意志和情感,能够和人进行神秘的交往。因此,原始先民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奇异色彩和生命活力的世界。”5先民在生产劳动中与自然亲密接触,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周围环境。《诗经》成语中有很多都蕴含着人对自然的感情。

注释:

1.(汉)毛公;郑玄《毛诗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 (汉)毛公;郑玄《毛诗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杨合鸣(2002)《<诗经>疑难词语辨析》,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 4.(宋)严粲《诗辑》,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

5.袁行霈(2005)《中国文学史(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7 -